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牵马渡桥(牵马渡桥)
唐求 涂次偶作 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
分类:羁旅
《漢語大詞典》:汽车渡船
用于运送汽车的渡船。主要分为:(1)端靠式。甲板呈首尾相同的长方形,两端设有吊架和带绞链的跳板,供汽车自行上下;(2)侧靠式。船宽较大,汽车可由两舷侧通过码头上的跳板上下。
《分类字锦》:七百渡梯
水经注释法显曰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境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岨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下有水名新头河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傍梯者凡度七百渡梯已蹑县絙过河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九译所绝
分类:数目
《國語辭典》:普渡众生(普渡眾生)  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佛教用语。指以一种广大、无分别的慈悲心,引导一切众生超越烦恼的生死流,到达解脱境界。《红楼梦》第二五回:「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也作「普度众生」。
分類:普渡众生
《漢語大詞典》:泥马渡江(泥馬渡江)
相传 靖康 之变, 康王 ( 高宗 赵构 )质于 金 ,与 金 太子同射。 康王 三矢俱中, 金 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 康王 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 崔府君庙 中,梦神人曰:“ 金 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 康王 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 宋 辛弃疾 南渡录。 高宗 泥马渡 江 , 宋 元 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康王 泥马渡 江 ,弃了 汴京 ,偏安一隅,改元 建炎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 高宗 泥马渡 江 ,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高宗泥马渡江之讹:“ 宋高宗 初至 杭州 ,即命立 崔府君庙 ,以示灵异,於是精忠小説遂有泥马渡 江 之説。”
分類:高宗
《分类字锦》:市埭桁渡
梁武帝令所在条陈民患诏凡远近分置内外条流四方所立屯传邸冶市埭桁渡有不便于民者各连条上以舒民患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设渡(設渡)
置备渡船。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第三节为未到家者设渡也。若不急去问渡,有没於苦海而已,安能乐?”
分類:置备渡船
《國語辭典》:让渡(讓渡)  拼音:ràng dù
凡以自己的财产权,移转与他人,不问有无报偿,皆称为「让渡」。
分類:让出移转
《漢語大詞典》:三兽渡(三獸渡)
见“ 三兽渡河 ”。
《漢語大詞典》:三兽渡河(三獸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 恒河 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恒河 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唐 李邕 《大相国碑》:“若天若人,或贤或达,虽万牙出地,而三兽渡河,使不闻者闻,未悟者悟,岂虚也哉!”亦省作“ 三兽渡 ”。 清 陈先贞 《戊申生日示两儿》诗:“漫怜三兽渡,闲作五禽嬉。”
《漢語大詞典》:三兽渡河(三獸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 恒河 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恒河 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后泛指修行。 唐 李邕 《大相国碑》:“若天若人,或贤或达,虽万牙出地,而三兽渡河,使不闻者闻,未悟者悟,岂虚也哉!”亦省作“ 三兽渡 ”。 清 陈先贞 《戊申生日示两儿》诗:“漫怜三兽渡,闲作五禽嬉。”
《漢語大詞典》:僦渡
谓雇船而渡。南齐书·萧坦之传:“ 坦之 科头著褌逾墙走,从 东冶 僦渡南渡,间道还臺。”
分類:雇船
《國語辭典》:截头渡(截頭渡)  拼音:jié tóu dù
没有渡船的渡口。元。范康《竹叶舟》第三折:「来到此间,是一个截头渡了。怎生得一只船来渡我过去才好。」
分類:渡船渡口
《国语辞典》: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 àn dù chén cāng
比喻以明显、不相干的行动吸引对方的注意,而私下采取其他行动以达成原来目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元曲选。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分类字锦》:木罂渡河(木罂渡河)
史记淮阴侯传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渡河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注徐广曰缶一作缶服虔曰以木押缚罂缶以渡韦昭曰以木为器如罂缶以渡军无船且尚密也
《分类字锦》:木罂渡军(木罂渡军)
史记淮阴侯传汉王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分类: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