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527~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抱朴子》卷十九〈内篇·遐览〉~307~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
简释
豕亥:指因字形相近造成误解。清黄遵宪《感怀》:“读史辨豕亥,订礼分袒袭。”
例句
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刘禹锡 秋萤引
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李绅 拜三川守
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王起 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
典故
相关人物
负子渡河
虎去境
刘昆善政
治境无虎
相关人物
刘昆
《谢承后汉书》卷五〈儒林传·刘昆〉~6~
刘昆迁弘农太守。先是崤险,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而去。
刘昆迁弘农太守。先是崤险,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化大行,虎皆负子渡河而去。
《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上·刘昆〉~2550~
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帝闻而异之。
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帝闻而异之。
《古今注》卷中〈音乐〉
〈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高晨起刺船,有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河流而渡,其妻随止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怆,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之曰〈箜篌引〉。
〈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高晨起刺船,有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河流而渡,其妻随止不及,遂堕河水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怆,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妻,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焉。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之曰〈箜篌引〉。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相和歌辞·相和曲·箜篌引〉~255~
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
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悽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其声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
《漢語大詞典》:三豕
见“ 三豕涉河 ”。
《漢語大詞典》:鲁鱼(魯魚)
“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高楼红粉,仍定鲁鱼之文;辟恶生香,聊防 羽陵 之蠧。”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望气成龙虎,披文辩鲁鱼。”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唐开成石刻十二经》:“原刻残闕,为后人修改补輟,以至鲁鱼莫辨。”参见“ 鲁鱼亥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