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渊府
魄渊
蕊渊
大渊献
洞渊
渊旷
渊思
渊靓
洪渊
云渊
渊虑
涛渊
渟渊
渊灵
渊邈
《漢語大詞典》:渊府(淵府)
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太平御览卷六○八引 晋 傅玄 傅子:“《雅》《颂》《典》《謨》,文质足以相副,翫之若近,寻之若远,浩浩焉文章之渊府也。” 晋 慧远 《〈三法度经〉序》:“《三法度经》者,盖出四《阿含》。四《阿含》则三藏之契经,十二部之渊府也。” 南朝 梁 范缜 《答曹舍人》:“郊丘明堂,乃是儒家之渊府也。”
《漢語大詞典》:魄渊(魄淵)
指月亮。魄,通“ 霸 ”。 唐 柳宗元 《天对》:“规燬魄渊,太虚是属。”
分類:
《分类字锦》:蕊渊(蕊渊)
真诰月中有蕊渊日中有琼池
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渊献(大淵獻)
亥年的别称。古以太岁在天宫运转的方向纪年。太岁指向亥宫之年称大渊献。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后亦用作十二支中“亥”的别称。史记·历书:“尚章大渊献二年,闰十三。” 司马贞 索隐:“尚章,癸也,尔雅作‘昭阳’也。” 张守节 正义:“二年,癸亥岁也。”
《骈字类编》:洞渊(洞渊)
宋史礼志见洞劫下安云笈七签见上宋明一统志洞渊延真观在吉 府安福县治北 有异人自福建来以符药疗病民感其惠立洞渊阁
《漢語大詞典》:渊旷(淵曠)
深远旷达。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虽法身常住之奥远,二諦三假之渊旷,悟道求宗於斯可足。”《魏书·徐遵明传》:“而託心渊旷,置情恬雅,处静无闷,居约不忧。”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二年:“吏部郎 王俭 , 僧绰 之子也,神彩渊旷,好学博闻。”
分類:深远旷达
《漢語大詞典》:渊思(淵思)
(1).深思。 南朝 梁 柳恽 《奉和萧子良〈登山望雷居士精舍〉》:“芳猷动渊思,抚軾履高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惟 郑钦悦 推绎铭记,异哉,渊思睿测,一至是乎!”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渊思冥想之风作,自省抒情之意苏。”
(2). 孔子 弟子 颜渊 和 原思 的并称。二人皆安贫乐道,甘居陋巷。 清 方文 《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一:“吾道归 渊 思 ,皆传陋巷居。”
《漢語大詞典》:渊靓(淵靚)
深邃沉静。 宋 杨万里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蒙斋》:“是心如维斗,万物所取正。蒙之以微云,孤光更渊靚。”
分類:深邃沉静
《國語辭典》:洪渊(洪淵)  拼音:hóng yuān
1.远大深厚。《大戴礼记。五帝德》:「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2.深广的水潭。唐。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
分類:博大渊深
《漢語大詞典》:云渊(雲淵)
(1).高空和深潭。亦以比喻施展才能的环境。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2). 汉 扬雄 与 王褒 的并称。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 秦 汉 之所极观, 渊 云之所颂叹。” 李善 注:“汉书曰: 王子渊 为《甘泉颂》。又曰: 杨子云 奏《甘泉赋》。”后因用“云渊”称以文章名世的人。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冲襟渺识,人多 江 汉 之灵,丽藻华文,代有 云 渊 之气。” 宋 苏轼 《次韵水官诗》:“ 阎子 本缝掖,畴昔慕 云 渊 。丹书偶为戏,染指初尝黿。”
《骈字类编》:渊虑(渊虑)
韦庆复凤翔鼓角楼记非大君子渊虑宏谋则兹楼从何而兴也
《骈字类编》:涛渊(涛渊)
宋 苏轼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四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漢語大詞典》:渟渊(渟淵)
聚水深潭。新唐书·杨朝晟传:“有青蛇降险下走,视其跡,水从而流, 朝晟 使筑防环之,遂为渟渊,士饮仰足,图其事以闻。”
分類:水深深潭
《骈字类编》:渊灵(渊灵)
明一统志渊灵泉在泽州高平县东一十里米山西谷有祠祷雨多应
《漢語大詞典》:渊邈(淵邈)
深远。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羲书》:“然则弘脩渊邈者,非近力所能究矣;灵变神化者,非局器所能察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俗人徒覩其外形之粗简,不能察其精神之渊邈。”《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故侍中、大司马 临川烈武王 ,体道钦明,至德渊邈。”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体睿履正,神监渊邈,道冠民宗,具赡惟允。”
分類: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