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6,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金渊
渊客
宏渊
神渊
丹渊
渊献
羽渊
渊嘿
渊塞
坠渊
回渊
渊流
紫渊
渊玄
渊识
《骈字类编》:金渊(金渊)
南北朝 江淹 悼室人诗十首 其十 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
《漢語大詞典》:渊客(淵客)
(1).船夫。文选·张协〈七命〉:“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李善 注:“渊客,习水者也。”
(2).鲛人。古代神话中的人鱼。文选·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綃,渊客慷慨而泣珠。” 李善 注引 刘逵 曰:“俗传鮫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綃。綃者,竹孚俞也。鮫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
《漢語大詞典》:宏渊(宏淵)
宏深。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一:“ 元朗 贯综深博,文词粹精,其所论撰,伟丽宏渊,自足名世。”
《漢語大詞典》:神渊(神淵)
深渊。《韩诗外传》卷十:“ 东海 有勇士曰 菑丘訢 ,以勇猛闻於天下,遇神渊,曰:‘饮马。’”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八:“观游龙於神渊,聆鸣凤於高冈。”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渊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分類:深渊
《漢語大詞典》:丹渊(丹淵)
(1).相传为 尧 子 丹朱 的封地。汉书·律历志下:“﹝ 唐帝 ﹞让天下於 虞 ,使子 朱 处於 丹渊 为诸侯。”
(2).传说中的水名。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日没 不周 西,月出 丹渊 中。”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乘綵霞於 西海 ,駟行雨於 丹渊 。” 清 钱谦益 《曾湖浴日》诗:“浴日晴波漾六时, 丹渊 若木影参差。”
《漢語大詞典》:渊献(淵獻)
(1).即大渊献。亥年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 郝懿行 义疏:“大渊献者,《占经》引 李巡 云:‘言万物落於亥,大小深藏屈近阳,故曰渊献。渊,藏也;献,近也。’按:近当作迎。”
(2).代称十二支中“亥”。 宋 曾巩 《水灾》:“ 周世宗 尝使 竇儼 论水沴所兴。 儼 以谓阴阳者水火之本,阴之主始於渊献。”参见“ 大渊献 ”。
《漢語大詞典》:大渊献(大淵獻)
亥年的别称。古以太岁在天宫运转的方向纪年。太岁指向亥宫之年称大渊献。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后亦用作十二支中“亥”的别称。史记·历书:“尚章大渊献二年,闰十三。” 司马贞 索隐:“尚章,癸也,尔雅作‘昭阳’也。” 张守节 正义:“二年,癸亥岁也。”
《漢語大詞典》:羽渊(羽淵)
池潭名。传说 鲧 死后化黄熊处。《左传·昭公七年》:“昔 尧 殛 鯀 于 羽山 ,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 羽渊 。” 宋 刘克庄 《江西诗派小序·三洪》:“﹝ 玉父 ﹞有《怀驹父诗》云:‘欣逢白鹤归华表,更想黄龙出 羽渊 。’” 清 方苞 《徐诒孙哀辞》:“余始寓书,告以君子之遭变也,在审其身之所处。 鯀 之殛也, 禹 未尝身殉于 羽渊 。”参见“ 羽山 ”。
《國語辭典》:羽山  拼音:yǔ shān
山名。舜殛鲧之处。有二说:(1)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北。(2)在山东省烟台市辖蓬莱市。
分類:羽山山名
《漢語大詞典》:渊嘿(淵嘿)
见“ 渊默 ”。
《國語辭典》:渊默(淵默)  拼音:yuān mò
沉静不多话。《庄子。在宥》:「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文选。陆倕。石阙铭》:「渊默之容,无改于行阵。」
《國語辭典》:渊塞(淵塞)  拼音:yuān sè
思虑深远而笃实。《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聪明渊塞,著在图谶。」《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衡仲达,秉心渊塞。媚兹一人,临难不惑。」
分類:深远诚实
《國語辭典》:塞渊(塞淵)  拼音:sè yuān
笃厚诚实,思虑深远的样子。《诗经。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汉书。卷一○○。叙传下》:「安世温良,塞渊其德。」
《漢語大詞典》:坠渊(墜淵)
落入深渊。谓使陷入困境或受害。 清 赵翼 《浮论》诗:“浮论无稽概可删,坠渊加膝相回环。”《花月痕》第六回:“我们本是凭人搬弄的,爱之加膝,不爱之便要坠渊,又有什么凭据可説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回渊(迴淵)
回曲的深水。文选·左思〈吴都赋〉:“剖巨蚌於回渊,濯明月於涟漪。” 吕向 注:“回渊,深渊也。”文选·左思〈魏都赋〉:“回渊漼,积水深。” 吕向 注:“回,曲。”
亦作“廻渊”。
(1).回曲的深水。《文选·张协〈杂诗〉之九》:“重基可拟志,廻渊可比心。” 刘良 注:“廻渊,深渊也。其清而深,可以比心也。”
(2).犹回旋。 晋 潘岳 《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
分類:回曲回旋
《漢語大詞典》:渊流(淵流)
(1).犹源流。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问者莫或测其渊流,求者未有觉其短乏,是则深矣,何必洞河而沦海乎!”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显默之际,窅然难穷;渊流浩瀁,莫测其端矣。”宋书·律历志序:“渊流浩漫,非孤学所尽;足蹇途遥,岂短策能运。” 明 李贽 《王龙溪先生告文》:“今观先生渊流更长,悠也久也,何可当哉!”
(2).渊水。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炽火烈於室庐,掊宝玩於渊流。” 唐 元结 《说楚何荒王赋上》:“忽为渊流,瀛瀛油油。”
分類:渊水源流
《漢語大詞典》:紫渊(紫淵)
(1).水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紫渊 径其北。” 张守节 正义:“山海经云:‘ 紫渊水 出 根耆之山 ,西流注 河 。’ 文颖 云:‘ 西河 穀罗县 有 紫泽 ,在县北,於 长安 为北。’”
(2).深渊。文选·张协〈七命〉:“挂归翮於青霄之表,出华鳞於紫渊之里。” 吕向 注:“紫渊,谓其深色然也。”
分類:水名深渊
《漢語大詞典》:渊玄(淵玄)
深邃;深奥。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於熙文考,天授弘造。渊玄其深,巍峩其高。”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向常侍》:“ 向秀 甘澹薄,深心託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清 方文 《启一子建作连理图赠予赋此答之》:“ 子建 乃为羣从长,灵心惠识通渊玄。”
分類:深邃深奥
《國語辭典》:渊识(淵識)  拼音:yuān shì
见识深远。《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至于博学渊识,文章绝伦。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唐。沈既济《任氏传》:「向使渊识之士,必能揉变化之理。」
分類:识见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