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杨渊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工部郎中。建炎二年(1128)任吉州知州。建炎三年(1129)11月弃城去。
裴渊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三年(1129)任泰州知州,6月,以其众至行在,诏隶韩世忠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叔临。南渡后寓居巴陵,讲学极盛。上蔡之传,始自胡安国入衡湘,朱震振之荆门,渊稍晚出,亦其一宗。
周渊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三
周渊,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中大夫周谔之子。绍兴元年官从事郎。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富阳人,字彦渊。徽宗崇宁二年进士,又中大观三年弘词科。宣和初,提举广东市舶,居官廉直。高宗绍兴中,除比部郎,辞秦桧联姻之请。屡拒桧子受学,遂请外,持宪闽部。晚年谓贪与痴已绝,唯嗔未尽去,因榜其室曰“去嗔”。卒年七十七。有《去嗔居士集》。
全宋诗
李鼗,字彦渊,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大观三年(一一○九)又举宏词科。宣和初提举广东市舶。高宗绍兴间除比部郎中,迁将作监。以不附秦桧,出知福建、江东等路州府,累奉祠。卒年七十七。有《去嗔居士集》,已佚。《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3—1154 【介绍】: 宋永康军导江人,字行父。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任州县官二十年。以张浚荐,召试馆职,历著作佐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秦桧力主和议,诸臣多上书谏止,如渊为桧谋控制台谏,使尽击去之,桧大喜,即擢御史中丞。在任挤赵鼎,恶吕本中,逐刘大中、王庶,排斥打击主抗金者。后奉祠卒。
全宋诗
勾龙如渊(一○九三~一一五四),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灌县东)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登上舍第。沉浮州县二十年,以张浚荐,召试馆职。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除秘书省校书郎。历著作佐郎、尚书祠部员外郎兼权礼部、起居舍人。八年,兼给事中、同知贡举,除中书舍人兼侍读、兼直学士院。擢试御史中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三)。九年,罢(同上书卷一二六)。十年,为左朝请郎、敷文阁待制(同上书卷三八)。二十四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七),年六十二。勾龙如渊翼秦桧,主和议,为史所非。《宋史》卷三八○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三
句龙如渊(一○九三——一一五四),字行父,永康军导江(今四川都江堰东)人。政和八年登上舍第,沉浮州县二十年。绍兴六年除秘书省校书郎,历祠部员外郎兼礼部、起居舍人。八年除中书舍人兼侍读,兼直学士院,试御史中丞。尝附秦桧主和议,挤赵鼎、吕本中,逐刘大中、王庶。后因与施庭臣忿争,并罢。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绍兴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二。著有《退朝录》、《杂著》一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七,《宋史》卷三八○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渊(?~一一五三),住潭州道林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大沩月庵善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事见《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今录诗二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五
渊禅师者。失其里氏。木讷寡文。为人无竞。尝点胸自警曰。参方须具择法眼。不然。踏碎铁鞋。何益哉。是时吴楚法席。以物色相胜。独大沩月庵果公峭甚。室中惟置一方木榻。兀坐如铁橛。霜雪不释。每诫知事。不可以软语诱人。学流见辄引去。惟渊坚依决择。每受诃责。株立弗避。月庵每切齿熟视而休。有檀家入山求法。月庵因起谓众曰。奚仲造车一百幅。拈却两头除却轴。蓦打圆相曰。切莫错认定盘星渊。于此尽脱廉纤。后出世潭州道林。法嗣月庵。月庵嗣开福宁。宁入五祖演禅师之炉鞴。故渊为演克肖之孙也。同出月庵之门。有八人。各化一方。独渊瞿然。以卑自牧。群贤竞起。成褫之故。道林声价甚迈。穷谷琏尝曰。道林颔下有逆鳞。不可撄他。有僧挺身曰。便撄时如何。琏曰。横尸万里。僧传语道林。渊曰。穷谷瞎秃错下名言。僧请别置一答。渊曰。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于是禅流往来。馨炙其语。僧问曰。雪峰一问德山低头便归方丈意旨如何。渊曰。奔雷迸火。曰。岩头道其未会末后句。又作么生。渊曰。相随来也。曰。未审。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渊曰。万年松在祝融峰。曰。三年后果迁化。还端的也无。渊曰。摩尼达哩吽癹吒。渊令不易出。出则风行草偃。而便懒之毙。靡然易向。然复不驰刺檀家。日以锄钁为佛事。普请归。忽拈拄杖。告众曰。离却色声言语。道将一句。来众无对。渊曰。动静色声外。时人不肯对。世间出世间。毕竟是谁会。言讫倚杖。当轩庄立而逝。 赞曰。余读东山演祖语录。则青山白云。开遮自在。嗣后尊宿肖之者几几。岂碧潭明月。捞摝方知乎。今拣道林数语。颇类之。不可不传之也。然月庵恣于孤硬。而道林继之。青阳解冻矣。万类不获荣。愿者未之有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显仁太后季弟。钦宗靖康末,官至拱卫大夫。高宗即位,迁亲卫大夫。性暴横,不循法度。太后自金还,将入境,乃封平乐郡王,迎太后归,即令致仕。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袁州安置。数年复故职,累迁太保、太傅。
全宋文·卷三九一四
韦渊(?——一一五三),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高宗母显仁太后季弟。靖康末,官至拱卫大夫、忠州防禦使。高宗即位,迁亲卫大夫、知东上閤门事。禀性暴横,帝虑其有过,难于行法,遂迁福建路副总管,渊引疾丐祠。太后自金还,乃封平乐郡王,令逆于境上,从后归,即令致仕。以诋毁太后,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袁州安置。数年复故职,累迁太保、太傅。绍兴二十三年卒,赠太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五,《宋史》卷四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龙泉人,字仲渊。以孝谨闻名。高宗建炎、绍兴间父母先后去世,墓侧皆生芝数本,时以为祥瑞。
张宗元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六
张宗元(?——一一五九),字渊道,唐州方城(今河南方城)人。建炎中任太常博士。张浚为宣抚处置使,辟为本司主管机宜文字。绍兴中历右司员外郎,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权兵部侍郎,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七年,为秦桧所忌,落职奉祠。后复为兵部侍郎。十一年,知平江府,次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静江府。十八年,奉祠。二十二年起知福州,次年知洪州。二十五年又以与张浚通问罢,与祠。二十九年卒。见《中兴小纪》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八、八○、八五、九五、一一○、一一三、一一四、一三八、一四一、一五七、一六三、一六四、一六九、一八三,《容斋随笔》卷一三,《桂故》卷五,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0—1161 【介绍】: 即宋钦宗。徽宗长子。大观二年封定王,政和五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金兵入侵时即位。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被迫起用抗战派李纲,击退金兵。但仍屡向金屈辱求和,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次年,金兵陷汴京,与徽宗及后妃等被俘北去,在位一年又四月。北宋亡。高宗绍兴中,死于金五国城。
全宋诗
钦宗赵桓(一一○○~一一六一),徽宗长子。哲宗元符三年生。初名亶,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更名烜,又改今名。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立为皇太子。六年,纳妃朱氏。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二月受禅即位,改元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金人南下;闰十一月,汴京陷。二年三月,金人立张邦昌为楚帝,胁徽、钦二帝及二后等北行。五月,康王即位于南京,是为高宗,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绍兴三十一年五月,讣闻;七月,上尊谥曰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事见《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
全宋文·卷四二一三
宗钦宗赵桓(一一○○——一一五六),徽宗长子。初名亶,封韩国公,建中靖国元年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二月更名烜,十一月改今名。大观二年进封定王,政和三年加太保,五年立为皇太子,七年,受禅。时金兵入侵,起用李纲等抵禦金军。后向金求和,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靖康元年十一月东京沦陷,许割河北、河东。二年二月,与徽宗等被俘北去。金主亮正隆元年(宋绍兴二十六年)六月卒于五国城,年五十七。绍兴三十一年追上庙号曰钦宗。在位一年又四月,年号靖康。见《宋史》卷二三《钦宗纪》,《金史》卷五《海陵王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3 【介绍】: 金真定藁城人,字宗之。补尚书省令史。熙宗天会十四年赐进士。累官平州路转运使,知泰安军。海陵正隆末山东抗金武装纷起,伯渊守备甚固,济南得以无事。后以山东东路转运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新津人,字子渊。高宗绍兴元年,以文艺类试有司第一。历官提点潼州刑狱。有《山谷内集注》、《后山诗注》、《精华录》。
全宋文·卷四六六八
任渊,字子渊,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绍兴十五年四川类试第一,绍兴末尝知双流县,累官至潼川府路提刑。著有《山谷诗注》(存)、《后山诗注》(存)、《沂庵集》等。见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之渊,无为(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中与王刚中有交,事见清道光《乐平县志》卷七、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仲困。博览书传。善书法。家养一鹤引为伴侣,读书鼓琴。怡然自适达三十馀年。真宗大中祥符中举遗逸,献《跛鳖传》以自见,请托于道家,朝廷赐以羽衣。十余年后卒。
全宋诗
赵宗万,一作万宗(《云溪居士集》卷二九《越州跛鳌先生赵万宗传》),字仲渊,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读书鼓琴,怡然自适者三十馀年。真宗大中祥符中举遗逸,时年六十二(同上书),以老辞,献《跛鳌传》以自见。后十馀年卒。事见《宝庆会稽续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