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支楞  拼音:zhī leng
1.竖立。如:「他支楞著耳朵,细听隔房的动静。」也作「支棱」。
2.拟声词。形容琴弦、金属的清脆响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今日扑通的瓶坠井,支楞的琴断弦。」
《國語辭典》:松脆(鬆脆)  拼音:sōng cuì
酥松香脆。如:「这饼乾松脆可口,十分好吃。」
《漢語大詞典》:玉裂
形容歌声清脆。 唐 杜牧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诗:“玉裂歌声断,霞飘舞带收。” 清 钱谦益 《春夜听歌赠秀姬》:“一声迸騞娇歌发,玉裂珠跳不自繇。”
分類:歌声清脆
《漢語大詞典》:铿铮(鏗錚)
象声词。多形容金石琴瑟等清脆之声。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舞歌》:“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
《國語辭典》:憀亮  拼音:liáo liàng
声音清澈而响亮。《文选。嵇康。琴赋》:「进御君子,新声憀亮,何其伟也。」《文选。成公绥。啸赋》:「喟仰抃而抗首,嘈长引而憀亮。」也作「嘹亮」、「嘹喨」。
《漢語大詞典》:频伽鸟(頻伽鳥)
鸟名。迦陵频伽的省称。此鸟鸣声清脆悦耳。佛经谓常在极乐净土。旧唐书·宪宗纪下:“ 訶陵国 遣使献 僧祗 僮及五色鸚鵡、频伽鸟并异香名宝。”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 大历 中, 訶陵 使者三至。 元和 八年,献 僧祇 奴四、五色鸚鵡、频伽鸟等。”亦省称“ 频伽 ”。 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呈陆务观》诗之十一:“忽有仙禽发奇响,频伽来自 普陀山 。” 清 曹寅 《白杜鹃漫赋》诗之一:“频伽队里修长命,鸚鵡朝中感寄生。” 汪洋 《病中感事》:“倚仗狂吟天地窄, 白莲峯 上听频伽。”
《國語辭典》:飘眇(飄眇)  拼音:piāo miǎo
1.高远隐约的样子。也作「缥缈」。
2.声音清扬而长。《文选。成公绥。啸赋》:「横郁鸣而滔涸,冽飘眇而清昶。」也作「缥缈」。
《漢語大詞典》:清铎(清鐸)
谓清脆的铃铎声。建塔常四角悬铎,风吹发出清响,故称。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千层塔高耸侵云,半空中时闻清鐸。”
《国语辞典》:铮铮然(铮铮然)  拼音:zhēng zhēng rán
形容声音铿锵清脆。唐。白居易《琵琶行。序》:「闻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國語辭典》:榧子  拼音:fěi zi
1.裸子植物红豆杉科「榧树」、「香榧」的种实,形如橄榄,肉在壳内,可以制油;炒熟亦芳香可食。
2.用拇指和中指相捻,发出清脆的声音,称为「打榧子」,有向人戏谑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邹大爷,榧子儿你嗒嗒!他府里『不点蜡烛,倒点油灯。』」《红楼梦》第二六回:「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漢語大詞典》:啸鸣
呼啸
清脆而悠长的声音
《漢語大詞典》:枪枪(鎗鎗)
行列整齐貌。鎗,通“ 蹌 ”。荀子·大略:“朝廷之美,济济鎗鎗。” 杨倞 注:“鎗与蹌同……鎗鎗,有行列貌。”
分類:行列整齐
《漢語大詞典》:脆爽
酥脆爽口。例如:饼干脆爽可口。
清脆爽朗。例如:脆爽地回答。
《漢語大詞典》:脆生生
(1).松脆。多指食物。 刘真 《小藤篓的故事》三:“我一面咬了一口那脆生生的红枣,一面想:‘下次再捞红枣,我也找一根长棍子来。’”
(2).清脆悦耳。多指声音。 端木蕻良 《朱刀子》:“说着他丢了十块花边在桌子上,银元发出脆生生的响声。” 杨朔 《北线》十七:“通讯员 小张 用脆生生的嗓子问道:‘你怎么知道呢?’”《人民日报》1982.11.22:“不要说花色妩媚好看,单是听这脆生生的名儿,就已使人心醉神迷了。”
《國語辭典》:柳琴  拼音:liǔ qín
乐器名,弹拨乐器。形似琵琶而略小,通体长约六十五公分。早期为二弦、三弦,今有四轸,四弦,一般为二十四品位,亦有增加到廿八品位,按半音排列。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是柳琴戏、泗州戏和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亦用于常州丝弦。近年成为民族乐团的高音乐器,开始出现独奏曲和协奏曲。也称为「柳叶琴」、「土琵琶」、「小琵琶」、「金刚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