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淹渍(淹漬)
(1).浸泡,淹浸。《诗·小雅·信南山》“是剥是菹” 汉 郑玄 笺:“天子剥削淹渍以为菹。”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又前开 黄河 ,引水向 棣州 ,费亿兆功,百姓苦其淹渍。”
(2).引申为濡染。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若是未能深晓,且须广以文字淹渍,久久之间,自然成熟。”
分類:浸泡濡染
《漢語大詞典》:淹明
渊博通达。宋书·刘勔传:“思怀亮粹,体业淹明。”
《漢語大詞典》:淹消
谓消磨时日。 元 范康 《竹叶舟》第四折:“我吃的是千家饭化半瓢,我穿的是百纳衣化一套,似这等麤衣澹饭且淹消。” 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我则愁腌日月没柴没米怎生熬,觅不的粗衣淡饭且淹消。”
分類:消磨时日
《漢語大詞典》:淹息
停歇;停留。 汉 王褒 《九怀·危俊》:“望太一兮淹息,紆余轡兮自休。” 唐 陆贽 《三进量移官状》:“荏苒淹息,復经半年。”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日夜遨游淹息其间。”
分類:停歇停留
《漢語大詞典》:淹枉
长期冤屈。《宋书·明帝纪》:“若狱犴淹枉,伤民害教者,具以事闻。”
分類:长期冤屈
《漢語大詞典》:淹弘
渊深广大。 南朝 梁 任昉 《追封衡阳王桂阳王诏》:“亡弟 畅 风标秀物,器体淹弘。”
《漢語大詞典》:淹济(淹濟)
渊深美好。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引 晋明帝 《北讨诏》:“尚书 广陵公 眕 ,宏量淹济,识谋经通。” 南朝 梁 江淹 《柳仆射为南兖州诏》:“业体淹济,思情通敏。”梁书·张弘策传:“其情理清贞,器识淹济。”
《漢語大詞典》:淹沈
(1).沉溺。 汉 枚乘 《七发》:“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2).渊深。 清 毛岳 《赠奉直大夫福建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始编修君问学淹沉,穿并奥賾,凡有所考覈解駮,都不纂述,輒注于简,或写别纸附之,蓄书十数万卷。”
分類:渊深沉溺
《漢語大詞典》:淹广(淹廣)
渊博。梁书·王茂传:“识度淹广,器宇凝正。”
分類:渊博
《漢語大詞典》:淹和
宽和。周书·辛庆之传:“志量淹和,有儒者风度,特为当时所重。”北史·艺术传下·褚该:“ 该 性淹和,不自矜尚,但有请之者,皆为尽其艺术。”
分類:宽和
《漢語大詞典》:淹困
久困;长期困留。 明 王玉峰《焚香记·军情》:“只为前科未遂功名志,淹困於斯不得归。”
分類:长期
《国语辞典》:淹死  拼音:yān sǐ
溺死。《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就有疾风暴雨,平地水深三尺,把人民要淹死无数。」《红楼梦》第三三回:「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
分类:淹死溺死
《漢語大詞典》:废淹(廢淹)
指被废黜已久的贤者。国语·晋语七:“逮鰥寡,振废淹。” 韦昭 注:“振,起也。淹,久也。谓本贤人,以小罪久见废,起用之也。”
分類:废黜贤者
《漢語大詞典》:遽淹
迅速而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斯五人遥见 如来 ,互相谓曰:‘ 一切义成 ,彼来者是。岁月遽淹,圣果不证,心期已退,故寻吾徒。宜各默然,勿起迎礼。’”
分類:迅速
《漢語大詞典》:淹溺
指溺水。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其小儿或罹汤火,或遭淹溺,究与失足堕坑坠井者等,岂得以自尽律之乎?”
分類: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