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9,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深谋
竹深
深造
深明
功深
渊深
深识
寒深
深刻
苔深
深幽
深春
深戒
宏深
深期
《漢語大詞典》:深谋(深謀)
深远周密的谋划。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 狐突 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史记·货殖列传:“由此观之,贤人深谋於廊庙,论议朝廷,守信死节隐居巖穴之士设为名高者安归乎?”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古之所谓善深谋,居乎亲戚辅佐之位,则纳君於道,否则继之以死。”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有深谋者不轻言,有奇勇者不轻斗。”
《骈字类编》:竹深
元 虞集 题康里子山尚书凝春小隐六韵 竹深每听尚书履,池暖时分太液杯。
《國語辭典》:深造  拼音:shēn zào
深入精微的境界。《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今多指进一步研究进修。如:「出国深造」。
《漢語大詞典》:深明
(1).犹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羣公表 休 道术深明,宜侍帷幄。”
(2).通晓;精通。宋史·毕士安传:“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故 东汉 之文,类多深明治体之言。”滇剧《闯宫》:“本宫当今状元,天子门生,饱读诗书,深明礼义。”
《国语辞典》:功深  拼音:gōng shēn
巨大的功劳、功用。《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故以痛深衣冠,悲缠教义,岂非功深砥砺,道迈舟航?」
《國語辭典》:渊深(淵深)  拼音:yuān shēn
深厚、深远。《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尚志所上的十策,朕细看,学问渊深。这人可用为辅弼么?」
《漢語大詞典》:深识(深識)
(1).谓见识深远。 汉 班彪 《王命论》:“超然远览,渊然深识。”后汉书·杜林传:“古之明王,深识远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华 著论言龟卜可废,可谓深识之士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 海瑞 ﹞真是錚錚一汉子,但只是有些风颠,又寡深识。”
(2).指有深刻见识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长才而遇深识,则不待歷试,而相知之情已审矣。”
(3).深知,深刻了解。 明 李贽 初潭集·师友六·隐逸:“ 李德裕 称之曰:‘隐而有名,显而无事,不穷不达, 严光 之比。’非但善状 志和 ,亦且深识 严光 。”
《骈字类编》:寒深
水经注见夏结下寂庾信长孙俭神道碑铭陵田野 松径寒深
《國語辭典》:深刻  拼音:shēn kè
1.严峻刻薄。《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义纵传》:「是时赵禹、张汤以深刻为九卿矣,然其治尚宽,辅法而行。」《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顷狱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悯之。」
2.刻镂深入,难以忘怀。如:「我对她印象深刻。」
3.见解精辟透澈,含意深远。《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又言『庐陵年少,不宜镇襄阳,左仆射王暕在丧,被起为吴郡,曾无辞让』。其言深刻。」
《骈字类编》:苔深
卢照邻诗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苔杨万里和罗巨济山居十咏诗草远天无壁深 水有衣
《漢語大詞典》:深幽
(1).偏远;僻静。后汉书·张禹传:“﹝ 张禹 ﹞歷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山既深幽,草亦茂好。”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顷之至一地,室宇巍丽,极深幽雅洁。” 陈毅 《过吕梁山》诗:“林壑深幽胜 太行 ,收罗眼底不辞忙。”
(2).引申为寂寞。 宋 苏轼 《梅花》诗之二:“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3).深奥隐微。后汉书·章帝纪“博贯六艺,不舍昼夜” 唐 李贤 注:“博贯谓究极深幽耳。”
《高级汉语词典》:深春  拼音:shēn chūn
暮春
《韵府拾遗 卦韵》:深戒
宋书何尚之传清道而动帝王成则古今深戒
《漢語大詞典》:宏深
(1).宏大渊深;博大精深。《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盖闻帝制宏深,圣道奥远,苟非其才,则道不虚行,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唐 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词源迅委,振法海之波澜;义宇宏深,接禪宫之閫奥。” 元 辨才 《题安分轩·跋》:“敬观诸大老所题 安分轩 佳什,理趣宏深,立义浩博。”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其文之明,由其德之立;其德之立,宏深而正大,则其见於言自然光明而俊伟。” 清 恽敬 《楞伽经续书后》:“第八识即《楞严》‘常清净体’也。其义宏深浩渺,细极无际,大含无涯。”
(2).指宏大深沉。 梁启超 《欧洲地理大势论》:“其(斯拉夫民族)文学黯黯然,而有宏深肃括气象。”
《韵府拾遗 支韵》:深期
晋书王敦传论托鱼水之深期定金兰之密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