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深禅定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禅定乐受相应者。四禅中下之三禅也,其中第三禅称曰离喜妙乐,身心共为纯一妙乐,谓之禅定乐之最第一。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大梵天赞佛之偈曰:「我等所往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故。」
深总持
【佛学大辞典】
(术语)深妙之总持也,梵语陀罗尼Dha%ran!i,译作总持。有四种。(参见:总持)
【佛学常见辞汇】
深妙的总持。总持即陀罗尼(咒)。
深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总称诠诸法实相深理之大乘修多罗藏。安乐集上曰:「大乘深藏,名义尘沙。」
瑜伽降三世极深密法门
【佛学大辞典】
(经名)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极深密法门之略名。
解脱深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固执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也。大集经十三不可说菩萨品曰:「善男子!譬如有人坠堕深坑,是人不能自利利他,声闻缘觉亦复如是。堕解脱坑,不能自利及以利他。」
【佛学常见辞汇】
谓只求自己解脱的人,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德行,犹如坠落在深坑之中。
解深密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卷,唐玄奘译。此为法相宗所依之本经,有前后总别四译。第一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名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又一卷,名相续解脱如来所随顺处了义经。二者对于唐译为地波罗蜜品第七与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之二品。二元魏菩提留支译,五卷,名深密解脱经。与唐译对分胜义谛相品第二之一品,而作四品。第三梁真谛译。一卷,名佛说解节经。虽有四品。而即唐译之胜义谛相品一品。第四唐译既解深密经也。唯识演秘三末曰:「此经梵本名曰珊地涅暮折那Sandhinirmocana,涅暮折那,此翻名解。珊地之声含于三义:一诸物相续,二骨节相连,三深密之义。西方土俗呼三种并名珊地。(中略)前后译人各取一义以立经题,皆不相违。然据经旨,解深密名理为胜矣。」一经有八品,解说阿赖耶识深密者。见阅藏知津六。
实谛甚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甚深之一。(参见:甚深)
甚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之幽妙谓之深,深之极谓之甚。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曰:「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探玄记十一曰:「超情曰深,深极曰甚。」
一门深入
【俗语佛源】
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此说本于《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原来,佛在楞严会上问大家,你们各用什么方法(门,法门)證得「圆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分别介绍了各自證道的经验。例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一门深入」,而證到「圆通」。佛家认为。深入一个法门可以證知一切法门,如唐代善导说:「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大日经疏》卷一)「一门深入」的结果,是获得清净解脱。(李明权)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三藏法数】
(出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等经云:若书写陀罗尼,置佛像中、塔中、杵中,或书在幢上、纸素竹帛等上,有众生得睹视者,或身手触者,或顶戴之者;乃至书于钟鼓铃铎之上,有闻声者,纵有五无间罪,悉皆灭尽;鬼神天魔悉皆驰散,无能侵害也。(五无间者,一趣果无间、二受苦无间、三时无间、四命无间、五形无间也。)
〔三、除身心病,增长福慧门〕,圣六字陀罗尼等经云:行人持诵陀罗尼,能除种种身心病苦,及一切贪瞋痴心,自然消灭。凡所出言,人皆信受。一切经论并世间典籍,自然通晓。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增长一切福慧也。
〔四、凡所求事,皆不思议门〕,观自在仪轨等经,皆说行人欲求所愿成就时,用四种物,一者弓箭及数珠、袈裟等,二者雌黄等种种药物,三者河岸上土作狮子、孔雀等禽兽之形,四者或塑画雕刻佛、菩萨、明王等像,置于坛中,如法诵咒,若得火焰出时,或手执,或涂身等,即得飞腾虚空,游诸世界,供养诸佛,随心所乐,悉皆成就,不可思议也。
〔五、利乐有情,救脱幽灵门〕,大宝楼阁等经,皆说若有众生,得见持咒人身者,或闻语音者,或影中过者,尽灭十恶五逆之罪,来世生诸佛国。又无垢净光等经,皆说若人广造恶业,死堕三涂,得持咒人,称亡人名字,专心诵尊胜随求等咒,亡者即离恶趣,生于天上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也。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三涂者,刀涂、血涂、火涂也。)
〔六、是诸佛母,教行本源门〕,楼阁经云:真言是诸佛之母,成佛种子。若无真言,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又三藏教尽从陀罗尼所出。又仪轨经云:唵字即是无相法界,无相法界全是真言。是知真言总含万行,即三藏之本源也。(三藏教者,即经藏、律藏、论藏也。)
〔七、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谓一切四众,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易于诵习,不假备通教典,所以曼荼罗疏云:念如来之神咒,心心暗契如来心;讽菩萨之密言,愿愿冥符菩萨愿。何生死之不逃?何涅槃而不得?又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诵持陀罗尼者,是无畏藏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也。(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八、令凡同佛,如来归命门〕,大悲心陀罗尼经云:诵持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龙闻者,皆是清净法音。又偈云:譬如灵丹药,点铁成金宝,诵持陀罗尼,变凡作贤圣。又佛顶偈云:十方世界诸如来,护念归念受持者。是也。
〔九、具自他力,现成菩提门〕,十住论云:一自力门,谓修六度万行等,如人陆地步行千里,其到则迟。二他力门,谓念佛等,如人水路船行千里,其到则疾。今真言中密具自他二力。又诸经中说真言行者,现世能成无上菩提。故楼阁经云:我于无量百千劫,虽行苦行,犹不得菩提。由才闻陀罗尼故,加行相应,便成正觉。是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十、诸佛如来,尚乃求学门〕,大乘庄严宝王经云:诸佛亦求神咒,何况凡夫而不持诵耶?
义甚深
【三藏法数】
义甚深者,谓如来所證种智,性义微妙不可思议也。
实体甚深
【三藏法数】
实体甚深者,谓如来所證实相理体,不空不有,非如非异,不可思议也。
内證甚深
【三藏法数】
内證甚深者,谓如来所證所得一切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不可思议也。
无上甚深
【三藏法数】
无上甚深者,谓如来所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思议也。(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深满音
【三藏法数】
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
深信因果,知佛不灭
【三藏法数】
所作为因,感报为果。谓若信因果不虚,则无造恶之过;若知法身常住,则无断灭之见。是即忏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