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不邪淫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戒之一。对在家之二众禁止奸他妻等不正之淫事也,若为出家戒,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淫戒。如梵网经之十戒是也。梵网经疏下曰:「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
【三藏法数】
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不淫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在家之八戒及诸出家之中皆有之,离一切之淫事也。在在家五戒中为不邪淫戒,仅禁邪淫而已。
【三藏法数】
不淫戒者,谓守礼自防,不应行欲事也。经云: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亲属,是波罗夷罪。
【三藏法数】
谓清净自守,不犯色欲,是名不淫戒。
六欲天淫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欲天皆不离淫欲,而淫相各异。(参见:四忉利交形)
四忉利交形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俱舍论十二颂六欲天淫欲之相。曰:「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此第一四王天与第二忉利天以男女交形为淫,第三夜摩天以相抱为淫,第四兜率天以执手为淫,第五乐变化天以相笑为淫,第六他化自在天以相视为淫。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
伏淫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中阿含行欲经也,为给孤独长者,分别求财及受用之胜劣不同。非法求财,而荡然无礼,谓之淫,非色欲之谓也。
行淫
【佛学大辞典】
(杂语)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
邪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非自己之妻妾而淫之曰邪淫。五戒之一。
【三藏法数】
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淫。
【三藏法数】
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淫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欲也。圆觉经曰:「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行事钞中曰:「智论云:淫欲虽不恼众生,心心系缚,故为大罪。故律中淫欲为初。」按淫,除淫汤外,应均从女作淫。
【佛学常见辞汇】
色欲。
淫欲即是道
【佛学大辞典】
(杂语)由烦恼即菩提之理而立之言。诸法无行经下曰:「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于是三事中,有无量佛法。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智度论六引此文曰:「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无量诸佛道。」冰之性即如水,贪瞋痴三毒之性即法性真如也。是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意。止观二曰:「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中略)贪欲即菩提。(中略)佛说贪欲即是道者。佛见机宜,知一种众生,底下薄福,决不能于善中修道,极任其罪转无已。令于贪欲修习止观,极不得已故作此说。」辅行四曰:「经说欲是道者,只云道性不出于欲,亦云欲性不离于道,约理云即,约事须离。」(参见:即)
【佛学常见辞汇】
融和不二不离的意思,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
淫欲火
【佛学大辞典】
(譬喻)淫欲烧心,譬之火也。千手陀罗尼经曰:「若能称诵大悲咒,淫欲火灭,邪心除。」
淫欲病
【佛学大辞典】
(譬喻)淫欲伤身譬如病。止观九上曰:「如是想者,是淫欲病之大黄汤。」
淫汤
【佛学大辞典】
(饮食)米汤也。淫者留之义,点米粉于汤,混浊滞留,是曰淫汤。续字汇云:淫,王粲七哀诗:「何为久滞淫。」文选注留也。
淫罗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喻淫欲之捕人也。智度论十四曰:「淫罗网,人皆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恶之一。沙弥律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但干犯世间一切男女,悉名破戒。楞严载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自言淫欲非杀非偷,无有罪报。遂感身出猛火,生陷地狱。世人因欲,杀身亡家。出俗为僧,岂得更犯。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故经云:淫泆而生,不如贞洁而死。噫,可不戒欤。」等不等观杂录一曰:「经中淫字多从女旁,专指男女事也。今人欲依说文改从氵旁,书中淫字训义甚多,放也、溢也、甚也、邪也,经中专指男女事,故从女为妥。」
【三藏法数】
淫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著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淫火
【佛学大辞典】
(譬喻)淫欲之热情,譬如火也。止观七上曰:「皆以不净为初门,悉治淫火。」智度论十四曰:「淫火内发,自烧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