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淡 → 澹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淡雅  拼音:dàn yǎ
清淡高雅。《隋书。卷四九。牛弘传》:「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红楼梦》第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
《漢語大詞典》:澹雅
淡泊高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沉鬱澹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章炳麟 《与邓实书》:“ 简文 变古,志在 桑中 ; 徐 庾 承其流化,澹雅之风,於兹沫矣。”
分類:淡泊高雅
《高级汉语词典》:韦苏州之淡雅
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他曾任苏州刺史,故称。他的诗,风格恬淡自然
《分类字锦》:澹雅沉郁(澹雅沉郁)
刘歆与扬雄求方言书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经年锐精以成此书
分类:
《漢語大詞典》:淡伫
淡雅;淡静。 宋 周邦彦 《玉团儿》词:“铅华淡竚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德奴家烛有异香:“其长女曰 蓬仙 ,其为人心怀洒落,精神淡竚,似非尘俗中人。”
分類:淡雅
《國語辭典》:冷淡  拼音:lěng dàn
1.冷落、怠慢、不亲热。《三国演义》第九九回:「丞相若不受职,拂了天子之意,又冷淡了将士之心,宜且权受。」《红楼梦》第七一回:「后来见贾母越发冷淡了他,凤姐的体面反胜自己。」
2.冷寂、清幽。宋。梅尧臣 辛著作知西京永宁诗:「冷淡鸠鸣屋,宽闲水满塘。」
《漢語大詞典》:冰姿
淡雅的姿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梅花》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金 庞铸 《梨花》诗:“縞袂清无染,冰姿淡不粧。”
分類:淡雅姿态
《漢語大詞典》:古淡
古朴淡雅。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张籍 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陇西 李涪 常侍, 福相 之子,质气古淡。”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独 云林 古淡天然, 米襄阳 后一人也。”
分類:古朴淡雅
《漢語大詞典》:素妆(素粧)
见“ 素粧 ”。
亦作“ 素妆 ”。 淡妆。谓妇女装饰打扮淡雅不浓艳。 晋 张协 《洛禊赋》:“浮素妆以蔽水,洒玄醪於中河。” 宋 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一:“素粧无珠玉饰,绰约若仙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素妆纔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瀟洒。”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咖啡馆小室尽头账台上坐着一素妆妇人,室中间站着一半老的徐娘,眉宇间隐隐还含贵倨之态,却往来招呼顾客。”
《漢語大詞典》:淡素
淡雅朴素。 宋 毛滂 《玉楼春·红梅》词:“当日岭头相见处,玉骨冰肌元淡素。” 丁西林 《一只马蜂》:“ 吉老太太 ,年约五十余岁,身材细小,体质强健,淡素服装,非常的清洁。”
分類:淡雅朴素
《國語辭典》:薄媚  拼音:bó mèi
1.姿态清雅妩媚。唐。陆龟蒙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风怜薄媚留香与,月会深情借艳开。」宋。杜安世 鹊桥仙。别离情绪词:「妖娆薄媚,不禁抛摆,渐觉肌肤瘦悴。」
2.唐代教坊的曲调,含大曲十首。燕乐大曲、南宋大曲亦有薄媚。唐。刘禹锡〈曹刚〉诗:「一听曹刚弹薄媚,人生不合出京城。」
《漢語大詞典》:吴装(吴裝)
亦作“吴粧”。
(1).指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 唐 吴道子 的人物画,故名。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吴生设色:“尝观( 吴道子 )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而傅彩简澹……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 吴 装。”
(2).形容色彩淡雅者。 宋 洪适 《海棠花二绝》之一:“雨濯吴粧腻,风催 蜀 锦裁。”
《漢語大詞典》:疏朗
亦作“疎朗”。亦作“踈朗”。
(1).开阔清亮。多形容眉目清秀。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 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鬚长四尺,甚有威望。”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邈哉 崔生 ,体正心直。天骨踈朗,墙宇高嶷。忠存轨迹,义形风色。”晋书·王敦传:“ 敦 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旧唐书·良吏传下·张知謇:“仪质瓌伟,眉目疏朗,晓于玄理,清介自守。”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美人眉宇定疏朗,才许縹緲而娉姈。”
(2).俊爽;爽朗。晋书·桓玄传:“及长,形貌瓌奇,风神疏朗,博综艺术,善属文。”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疎朗者语畅,沉着者语深。”
(3).指文气豪放。 缪荃荪 《宋元词四十家序》:“其论 南 宋 词人, 姜 张 并举……又论 长公 疏朗, 稼轩 沉雄。”
(4).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又有瑟瑟幕……轻明虚薄,无以为比,向空张之,则疎朗之纹,如碧丝之贯真珠,虽大雨暴降,不能溼溺,云以鮫人瑞香膏傅之故也。”一本作“踈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堂三楹横其前,下临絶壁。其堂窗櫺疎朗,如浮坐云端,可称幽爽。”
(5).淡雅清朗。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 鲍楷 ﹞画山水不用稿,疏朗秀润,得古人意。”
《國語辭典》:清澹  拼音:qīng dàn
1.恬淡寡欲。《晋书。卷四十四。华表传》:「表以苦节垂名,司徒李胤、司隶王宏等并叹美表清澹退静。」也作「清淡」。
2.没有油水、不富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元来京里部官清澹,见是武官来见,想是有些油水的,不到得作难,就叫相请。」也作「清淡」。
《漢語大詞典》:疏韵(疏韻)
淡雅的韵致。 唐 白居易 《秋凉闲卧》诗:“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唐 白居易 《庭松》诗:“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分類:淡雅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