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溪涸
韦肇金剑出匣赋若耶之溪涸赤董之山开 徐照白下诗见山米下
《骈字类编》:泽涸(泽涸)
潜虚见山童下
《骈字类编》:源涸
梁武帝论寻其德音讨其风俗尚根浅易拔源涸难深祸乱相仍盖其宜矣
《漢語大詞典》:焦涸
干枯;枯竭。 南朝 梁 陶弘景 《请雨词》:“顷亢旱积旬,苗稼焦涸,远近嗷嗷,瞻天雀息。” 南唐 李建勋 《春雪》诗:“莫道便为桑麦药,亦胜焦涸到春寒。” 明 李东阳 《吕梁洪二十韵》:“冬乾苦焦涸,夏潦愁泱漭。”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三》:“况复脑如是冥冥,耳如是薨薨,情感如是焦涸,心绪如是不宁。”
分類:干枯枯竭
《漢語大詞典》:竭涸
干涸无水。文选·木华〈海赋〉:“掎拔五岳,竭涸九州。” 李善 注:“掎拔竭涸,言水既除,掎拔而出,竭涸而乾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杜预 亦云, 时 水 于 乐安 枝流,旱则竭涸,为 春秋 之 乾时 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於后涨则奔突,水缩则竭涸。”
分類:干涸
《漢語大詞典》:涸冱(涸沍)
冰冻。 唐 王泠然《苏合山赋》:“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 唐 裴度 《律中黄钟赋》:“外去涸沍之节,内见发生之理。” 唐 陈至 《荐冰》诗:“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
分類:冰冻
《骈字类编》:鱼涸(鱼涸)
道生旨变瓦砾于金丹改容仪于玉液造化由已修行在身鱼纵涸而从波骨虽枯而再肉
《骈字类编》:川涸
晋语见山崩下逝应璩侍郎曹长思诗夫皮朽者毛落川涸者鱼 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自然之数岂有恨哉
《漢語大詞典》:涸辙鲋(涸轍鮒)
见“ 涸辙之鮒 ”。
《國語辭典》:涸辙之鲋(涸轍之鮒)  拼音:hé chè zhī fù
辙,车轮辗地所留下的痕迹。鲋,鲫鱼。在乾枯车辙中的鲫鱼所需要的只是斗升的水,如果拖延时间远去西江取水,则不过是空口白话,无法解决问题。典出《庄子。外物》。后比喻陷处困境,急需救援的人或物。宋。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鲋,臣子坐观,亦何心哉?」也作「涸辙枯鱼」、「涸辙穷鳞」、「涸辙穷鱼」、「涸辙之枯」、「涸辙之鱼」。
分類:鲋鱼
《骈字类编》:冬涸
宋史食货志河冬涸舟卒亦还营至春复集名曰放冻卒得番休逃亡者少汴船不涉江路无风波沉溺之患
《骈字类编》:半涸
宋 苏轼 渚宫 沙泉半涸草堂在,破窗无纸风飔飔。
《漢語大詞典》:困涸
犹匮乏。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今本部灾荒,物力困涸。”
分類:匮乏
《漢語大詞典》:穷涸(窮涸)
枯竭;干涸。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核其所自出,又非 仲尼 之门也,其回遹而不度,穷涸而无源。” 唐 李峤 《为百寮贺恩制表》:“使枯朽之干,向秋而更荣;穷涸之鳞,在辙而能跃。”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分類:枯竭干涸
《漢語大詞典》:凝涸
犹冻结。新唐书·历志三上:“坎以阴包阳,故自北正,微阳动於下,升而未达,极於二月,凝涸之气消,坎运终焉。”
分類:冻结
《漢語大詞典》:渴涸
干燥。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一表》:“加之肺腑渴涸,眼目眊昏,去秋以来,所苦益增。”
分類: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