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腺细胞(腺細胞)  拼音:xiàn xì bāo
皮膜组织的细胞之一,能制造或分泌液体或气体。
《漢語大詞典》:硝基苯
化学式c6h5no2。淡黄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气味。蒸气有毒。不溶于水、酸、碱,溶于乙醇、乙醚、苯。化学性质活泼,能被还原成重氮盐、偶氮苯等。由苯经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用作生产苯胺的原料。
《国语辞典》:硝酸  拼音:xiāo suān
一种强酸。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能腐蚀木质及金属。触人皮肤,则剧痛并产生黄斑。也称为「硝镪水」。
《國語辭典》:香蕉水  拼音:xiāng jiāo shuǐ
一种无色具香蕉味的中性液体。参见「香蕉油」条。
《国语辞典》:黏涎答答  拼音:nián xian dā dā
答答,液体滴落的声音。黏涎答答形容湿湿黏黏的样子。《西游记》第三九回:「你看他眼泪汪汪,黏涎答答的,哭将起来。」
《国语辞典》:喷射推进(喷射推进)  拼音:pēn shè tuī jìn
载具(例如飞机、轮船等)对某一方向喷射流体(气体或液体),利用其产生的反作用力,而朝反方向推进。参见「反作用力」条。
《国语辞典》:盆倾瓮倒(盆倾瓮倒)  拼音:pén qīng wèng dǎo
盆瓮都倾倒过来。形容水、酒等液体急速下泻。《歧路灯》第五八回:「众人盆倾瓮倒向口中乱灌,都有半酣光景,定要珍珠串唱曲子。」
《国语辞典》:流体力学(流体力学)  拼音:liú tǐ lì xué
研究作用在静止或流动的气体、液体各种力的科学。如流动、热传、压缩、扩散及波动等性质。类别有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水力学、气体力学等。
《国语辞典》:三氯乙烯  拼音:sān lǜ yǐ xī
分子式ClHC=CCl2,一种无色、不可燃的毒性液体。由四氯乙烯和石灰水共热产生。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工业上做为油脂、涂料等的溶剂。
《国语辞典》:人工血液  拼音:rén gōng xiě yè
以人工制造,具有类似血液功能的运输液体。其最大功能为可取代红血球中的血红素携带气及二氧化碳。可在真血因血型、抗原等不符且又急需的情况下作应急之用。目前以氟碳系列为最广泛的使用材料。
《国语辞典》:虹吸作用  拼音:hóng xī zuò yòng
利用水压差异,使高处的液体经由两端长短不同的倒U形弯管,流入低处容器,称为「虹吸作用」。此器材称为虹吸管,使用时,管内须先充满液体。也称为「虹吸现象」。
《国语辞典》:工程塑胶(工程塑胶)  拼音:gōng chéng sù jiāo
将液体或气体中混合的杂物,经过高效率分离膜加以分离、精炼而成的塑胶制品。以高效率分离膜、导电性高分子、高结晶高分子三种为材料。代表性工程塑胶有聚醯胺、聚碳酸酯等。
《国语辞典》:工业废污(工业废污)  拼音:gōng yè fèi wū
工业制造或生产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开发时所产生的气体、液体、固体等废弃物的总称。
《国语辞典》:化学战剂(化学战剂)  拼音:huà xué zhàn jì
在战场上使用的能产生毒害、遮蔽、纵火及信号等效应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等化学物质。
《国语辞典》:连通管原理(连通管原理)  拼音:lián tōng guǎn yuán lǐ
利用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所盛液体的密度乘以高度的原理,将数个形状不同的容器底部相通,注入定量的水,由于各容器底部压力相等,所以各容器的水的高度相等,此原理称为「连通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