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洪涯、洪厓先生。传说中远古时仙人。一说即黄帝之臣伶伦。或说尧时已三千岁,居西山洪崖,有炼丹井。井上有石坛,坛北里许有五舂臼,坛南二里有鸾冈,相传为先生炼丹捣药及乘鸾憩息故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楚人。工诗,与张祜齐名。失意游侠江淮间,曾作《侠士诗》,一时传诵人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吴、楚间人。排行六。与张祜为友。久客扬州,喜于青楼倡肆题诗,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门前冷落,倡妓无不畏其嘲谑。娶扬州雍氏女为妻,夫妇甚睦。崔涯恃才傲物,呼妻父为雍老。雍久之不能堪,仗剑呼女出,逼令出家为尼。崔涯不得已,为赋诗以诀。后官至汜水令。生平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辞雍氏》、《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传》附。《全唐诗》存崔涯诗10首。《别妻》、《侠士》二诗最为脍炙人口。《全唐诗续拾》补诗1句。
唐诗汇评
崔涯,生年年不详,吴楚人。失意游江淮,自命侠士。能诗,与张枯齐名。《全唐诗》存诗八首。

作品评论

《云溪友议》
崔涯者,吴楚之狂生也,与张祜齐名,每题一诗于倡肆,无不诵之于衢路。誉之,则车马继来;毁之,则杯盘失错。
唐才子传
同时崔涯亦工诗,与祜齐名,颇自放行乐。或乘兴北里,每题诗倡肆,誉之则声价顿增,毁之则车马扫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太原人,字广津。德宗贞元进士,登宏辞科。初为蓝田尉,召充翰林学士,拜右拾遗。宪宗元和初贬虢州司马。后累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时任剑南东川节度使,后又任盐铁转运使、江南榷茶使等。文宗时进封代国公,拜司空,加开府仪同三司,仍兼领江南榷茶使。收淄、青等州铜铁冶赋税,罢京畿榷酒钱,变茶法为官采官卖。涯博学好古,能为文,家书数万卷。甘露之变时,涯为相,不预李训等谋,被宦官仇士良等冤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3?—835 字广津,排行二十。郡望太原(今属山西),籍贯未详。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十八年中博学宏辞科,释褐蓝田尉。宪宗元和年间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等职,十一年(816)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三年罢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为太常卿。四年为吏部尚书领诸道盐铁转运使,进右仆射,封代郡公。七年再次入相。九年于“甘露之变”中被杀。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涯博学好古,文有雅思。家聚图书万卷,多藏法书名画。其诗“风韵遒然,殊超意表”(《唐才子传》卷五)。《全唐诗》存诗1卷,内《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一首,实乃王起诗,见《唐摭言》卷三。《全唐诗续拾》补1首。
唐诗汇评
王涯(约765-839),字广津,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又登宏辞科,授蓝田尉。贞元末,召为翰林学士,拜右拾遗。元和三年,自起居舍人眨虢州司马,移袁州刺史。入为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复入翰林,累迁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十一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入为户部尚书、盐铁转运使。宝历二年,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七年,复为相,“甘露事变”中合家被害。涯博学善诗文,尤精《大玄》。元和中与令狐楚、张仲素同在朝,诗歌唱和,编为《三舍人集》,今存。有《王涯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八
涯字广津。太原人。贞元八年进士。又举宏词。累擢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中转工部侍郎。封清源县男。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相。守兵部侍郎。文宗朝为左仆射。以本官复同平章事。封代国公。拜司空。加开府仪同三司。李训谋诛宦官。事败。仇士良鞫涯。笞令手书自诬同谋诛。昭宗天复初大赦。明其冤。追复爵位。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王)涯博学好占,能为文,以辞艺登科。
唐才子传
(王涯)博学工文,尤多雅思……善为诗、风韵遒然,殊超意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文宗开成中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十一年,为京兆府参军,主京兆府试。京兆尹张毅夫诬以解送举人有私,奏贬澧州司户。后获昭雪,官至侍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文宗开成中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十一年(857),为京兆府参军,主府试。京兆尹张毅夫诬以解送举人有私,奏贬澧州司户,后获洗雪。官终侍郎。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全唐诗》存诗1首。
郑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荥阳人。文宗大和七年,自左补阙充翰林学士。九年,罢学士。武宗会昌三年,为兵部侍郎。六年,为尚书左丞。宣宗大中三年,为东川节度使,攻取扶州,修文川谷路,诏褒之。九年,自吏部侍郎出为义武节度使。十一年,改宣武节度使。懿宗咸通二年,自御史大夫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同平章事。累封荥阳郡公。四年,为东都留守。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涯。太和朝官司勋员外郎。
宋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宣宗大中时,官右千牛卫大将军。十一年,为安南宣慰使,即授安南都护、御史中丞、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又改容州刺史、容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汉阳人。善属文。贾似道宣抚江淮,逼令其撰露檄,宁死不从,为似道所杀。其母闻之亦投江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居宜兴,放旷林泉。相传尝携一瓷瓶与众同舟渡,饮醉大吐,众逐之登岸,忽跳入瓶中不见,众皆惊骇,号为瓶隐。
杨涯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元年(1086)任衢州知州。
王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熙十六年(1189)任成都府利州陕西等路提举茶事兼陕西等路提举买马监牧公事。
赵涯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四二○
赵涯,字伯泳,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嘉定七年登进士第。历永州推官、宗正寺簿、提辖文思院,擢监察御史,除右正言、起居舍人,累迁工部侍郎。嘉熙中知泉州、提举福建市舶,再知宁国府。著有《春秋集说》。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三二,《西山文集》卷一七,《蒙斋集》卷八,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汉阳人,字万顷。贾似道为宣抚时,延为客。元军围武昌,似道乞和,师退又作露布报捷。斥似道□利欺上,终被杀。
全宋诗
汪涯,字万顷,汉阳(今湖北武汉)人。理宗宝祐末贾似道为两淮宣抚大使时延为客,开庆初贾以称臣、纳币退元兵,涯拒书露布献功,触怒贾似道被害。事见《谷音》卷上。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永。字无涯。非幻其号。信安浮石乡吴氏子。初娠。父梦明果长老肩舆至门。诞之夕复然。因名之曰原僧。信向坚定。初识字。日课金刚经一卷。父以宿因。俾入乌石山。从杰峰愚公为僧。初入门。峰问。何处来。师答云。虚空无向背。峰随指寺钟俾作颂。即口占偈云。百鍊炉中滚出来。虚空元不惹尘埃。如今挂在人头上。撞著洪音遍九垓。时年十二。峰大器之。即令祝发居座下。躬服劳勚弗懈。积久凝滞澌尽。游刃肯綮。所向无碍。遂受印可。永乐丁亥初。太宗文皇帝。有事于长陵。廷臣有言。师精于地理学者。徵至。入对称旨意大加宴赉。即授钦天监五官灵台郎。赐七品服。俾莅其事。事毕。将大用之。师恳求愿复为僧。遂擢僧录司右阐教。住南京碧峰寺。未几。俾住持灵谷寺。恩遇益隆。庚子闰正月二十八日示寂。时朝廷。方于灵谷建大斋。礼官董其事甚严。师独若不经意。其徒怪问之。师笑曰。自家有一大事。甚紧无暇他及。至是沐浴更衣。敷坐榻上。二僧捧纸至前。把笔大书偈云。生死悠悠绝世缘。蒙恩永乐太平年。这回撒手归空去。雪霁云消月正圆。投笔而逝。同官启闻。有命停龛方丈。十又三日。再遣官致祭。颜面如生。茶毗之夕。祥烟弥布。舍利充满。师说法。简易剀切。从而归之者。如水就下。至不可遏。连主大刹。率能兴坠起废。至机锋触发。往往屈其行辈。声闻远迩。亦宗门之巨擘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16 【介绍】: 明湖广茶陵人,字宾之,号西涯。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与谢迁同日登用,对时弊多所匡正。十七年,赴阙里祭孔。还,上疏言沿途所见民生困苦状。受顾命,辅佐武宗。刘瑾入司礼,东阳悒悒不得志,而常设法保全善类。正德七年,谏武宗调边将江彬等入卫,不从。乃以老病辞官。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年,清节不渝。喜奖掖后学,推挽才隽。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自明兴以来宰臣以文章领袖缙绅者,杨士奇之后,东阳而已。罢政家居,请诗文书篆者填塞户限,颇资为生活待客之费。卒谥文正。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词学图录
李东阳(1447-1516) 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荼陵人,迁籍北京。历官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文澜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居相位十五年。谥文正。以宰臣而领袖文坛。其诗开"荼陵派"。有《怀麓堂集》,词在集中。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东阳(1447~1516) 明代官员、学者。字宾之,号西涯,湖南茶陵人,生于北京。天顺八年(1464)进士(传胪),授编修,充东宫讲官。弘治七年(1494)入内阁,参预机务。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文渊阁、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为宰辅长达十五年。卒赠太师,谥文正。喜奖掖后学,推挽才隽,为“茶陵诗派”领袖。有《怀麓堂集》等。青年时代曾游览黄鹤楼,所作七古《寄题黄鹤楼简秦开府》,描绘当年登楼揽胜的情景,其后有秦金、王守仁、聂贤、邵宝、夏言等二十馀位当时高官名流与此诗唱和,迹近小型同题诗会。李东阳致仕后曾在蛇山住过,高观山龙华寺后有“东阳洞”。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宾之茶陵人正德时官少师谥文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宾之,茶陵人。天顺甲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八年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累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正有怀麓堂前后集南行北上诸槁
明诗纪事·丙签·卷一
东阳字宾之,茶陵州人。天顺甲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历左庶子,太常少卿,擢礼部侍郎,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再加少师。卒赠太师,谥文正。有《怀麓堂集》一百卷。 (《四库总目》:东阳文章为明一代大宗,自李梦阳、何景明崛起弘、正之间,倡复古学,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才学足以笼罩一世,茶陵之光焰几烬。逮北地、信阳之派转相摹拟,流弊浙深,论者乃稍稍复理东阳之传,以相撑拄。平心而论,何、李如齐桓、晋文,功烈震天下,而霸气终存。东阳如衰周弱鲁,力不足禦强横,而典章文物尚有先王之遗风。殚后来雄伟奇杰之才,终不能挤而废之,亦有由矣。 杨一清《石淙类稿》:西涯先生高才绝识,独步一时。诗文深厚雄浑,不为倔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隽永,古意独存。 《笔谈》:长沙李东阳《大韶》一奏,俗乐俱废;中兴宗匠,邈焉寡俦。 《馀冬叙录》:西涯先生晚年耽对棋酒,春不善棋,然寿付有客,未尝不与,颇以为劝。先生曰:「将何消日?」春曰。「词翰熟自天成,足娱日力,既惠后生,又垂远世。」先生笑曰:「此后生计,吾老不暇为此。」一日先生在棋酒间,有奉当道命以巨轴乞词翰者踵至。先生弗怡,大书一绝云:「莫将性命作人情,写字吟诗总害生。惟有围棋堪遗兴,客来时复两三枰。」春观之悚然,知先生前意之所在也。 《升庵集》:唐子元荐与予书,论本朝之诗,弘治间文明中天,古学焕日。艺苑则李怀麓、张沧洲为赤帜,而和之者多失于流易。 《梦蕉诗话》:弘治庚戌殿试进士,李西涯与诸老读卷,相与倡和,有云:「国有祯祥非物宝,天将吾道付儒绅,」「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星辰画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诸作中最为警句,人多诵之。 《翰林记》:弘治初,上注意讲学,遣太监戴义传示圣意,命学士李东阳等各撰诗十首,用寓启沃。东阳拟十题,各撰七言律诗一章,曰「敬天」、曰「法祖」、曰「勤政」、曰「务学」、曰「任贤」、曰「讷谏」、曰「节用」、曰「爱民」、曰「恤刑」、曰「讲武」,上嘉纳焉。 《艺苑卮言》:李文正为古乐府,一史断耳,十不能得一。黄才伯辞不称法,顾华玉、边廷实、刘伯温法不胜辞,此四人者,十不能得三。王子衡差自质胜,十不能得四。徐昌谷虽不得叩源推委,而风调高秀,十不能得五。何、李乃饶本色,然时时已调杂之,十不能得七。于鳞字字合矣,然可谓十不失一,亦不能得八。 《弇洲读书后》:向者于李宾之拟占乐府,病其太涉议论,过尔剪抑,以为十不得一。自今观之,奇旨创造,名语叠出,纵不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间一种文字。 崔廷槐《楼溪集》:西涯乐府优于诗。 《四溟诗话》:李西涯阁老善诗,门下多词客。刘梅轩阁老忌之,闻人学诗,则叱之曰:「就作到李、杜,祇是酒徒。」李空同谓刘因噎废食是也。西涯久于相位,陆沧浪以诗讽之曰:「声名高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四友斋丛说》:李西涯当国时,其门生满朝。西涯又喜延纳奖拔,故门生或朝罢,或散衙后,即群集其家,讲艺谈文,通日彻夜,率岁中以为常。一日有一门生归省兼告养病还,西涯集同门饯之,即席赋诗。诸人中独汪石潭才最敏,诗先成,中有一联云:「千年芝草供灵药,五色流泉洗道机。」众人传玩,以为绝佳。西涯将后一句抹去,令石潭重改,众皆愕然。西涯曰:「归省与养病是二事,今两句单说养病,不及归省,便是偏枯,且又近于合盘。」众请西涯续之。西涯即援笔书曰:「五色宫袍当舞衣」。众始叹服。 《存馀堂诗话》:李文正公《怀麓续稿五月七日泰陵忌日》诗云:「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孤臣林壑馀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年年此日无穷恨,风雨潇潇独闭门。」读之使人掩卷流涕。 《诗薮》:成化以还,诗道旁落,唐人风致,几于尽隳。独文正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何、李,厥功甚伟。 王兆云《乌衣佳话》:西涯李公曾与客联句,拆敝褥中故絮以代烛。人或谓其好奇之过。馀曰不然,亦古人刻烛之遗意耳!其《次白洲留别》诗有「看花不厌伤多酒,燃絮还供未了诗」,盖纪其实也。 《国史唯疑》:李长沙云:「馀今年作《诗止诗》自戒。越两月,为鸣治、师召所督,得联句四章。鼎仪闻之,拆简告罚。乃以鸡酒往受盟,鸣治、师召以猪红三斤、蛤蜊数十为助。亨父、明仲闻亦来稽。」师召,太常音;鸣治,谢文肃铎。太平休暇,词臣共诗酒为乐,最福德事,所饮馔仅尔,俭质具见。 《列朝诗集》:文正以金钟玉衡之质,振朱弦清庙之音,含咀宫商,吐纳和雅。沨沨乎,洋洋乎,长离之和鸣,共命之交响也。 《明诗选》:陈卧子云:「文正网罗群彦,导扬风流,如帝释天人。虽无宗派,实为法门所贵。」 《池北偶谈》:海盐徐丰医《诗谈》云:「本朝诗莫盛国初,莫衰宣、正。至弘治,西涯倡之,空同、大复继之,自是作者森起,于今为烈。」当时前辈之论如此。盖空同、大复皆及西涯之门。牧斋撰《列朝诗集》乃力分左右袒。长沙、何李,界若鸿沟,后生小子竟不知源流所自,误后学不浅。 高士奇《天禄识馀》:明朝典礼中有庆成宴,每宴必传旨云「满斟酒」,又云「官人每饮乾」。故西涯李文正公诗云「坐拥日华看渐进,酒传天语饮教乾」,盖纪实也。 《明诗别裁》:永乐以后诗,茶陵起而振之,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后李、何继起,廓而大之,骎骎乎称一代之盛矣!王元美谓长沙之于何、李,犹陈涉之启汉高,此习气未除,不免抑扬太过,宜招后人主掊击也。 田按,西涯宏才硕学,汲引风流,播之声诗,洵足领袖一时,惟相业差有可议耳!)
维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县(今湖南茶陵)人,金吾左卫(今属北京市)军籍,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在北京长大,自幼即以才华之名。天顺甲申进士,正德初累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文坛领袖。卒谥文正。
傅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南安人,字汝源。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正德中督理遵化铁厂。有《铁冶志》。
维基
傅浚(15世纪—16世纪),字汝源,号石涯,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傅浚是成化十四年进士傅凯之子,弘治五年(1492年)中举人,十二年(1499年)成进士,获授户部郎中,因父亲逝世回乡,同时被刘瑾矫旨削籍。刘瑾败亡,他得起用为工部郎中,负责蕲州铁治,减免灶费三分一;转任都水司,谨慎支出、不受私请,拒绝权贵索取馀羡,被外放任山东盐运司同知,在任内去世。傅浚与其父傅凯、其子傅楫祖孙三人均中进士,在泉州府首次三世进士,傅氏府第也因此得名三进士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