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长生不灭(长生不灭)  拼音:cháng shēng bù miè
生命长久存在,形体永不消灭。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你二人跟我出家,长生不灭。」
《国语辞典》:拥兵玩寇(拥兵玩寇)  拼音:yǒng bīng wán kòu
掌有军队却不能将敌人消灭。《清史稿。卷三一四。策楞等传》论曰:「策楞辈拥兵玩寇,其病正坐此。」
《国语辞典》:揃平  拼音:jiǎn píng
消灭、敉平。《魏书。卷八八。良吏传。明亮传》:「卿欲为朕拓定江表,揃平萧衍,揃平拓定,非勇武莫可。」
分类:消灭
《国语辞典》:除恶扶善(除恶扶善)  拼音:chú è fú shàn
消灭奸恶之徒,扶持良善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四:「虽非真仙的派,却是专一除恶扶善,功行透了的。」
《国语辞典》:灭音器(灭音器)  拼音:miè yīn qì
可消灭声音的器具。如在枪上装设灭音器,开枪时枪声就很小。
《國語辭典》:负薪救火(負薪救火)  拼音:fù xīn jiù huǒ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以致虽有心消除灾祸,反使祸害扩大。《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也作「抱薪救焚」。
《國語辭典》:干掉(幹掉)  拼音:gàn diào
消灭掉、清除掉。如:「武侠剧里的大坏蛋终于被干掉了,真是大快人心!」
分類:除掉消灭
《國語辭典》:风中秉烛(風中秉燭)  拼音:fēng zhōng bǐng zhú
风中之烛易灭。比喻随时可能死亡。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也作「风中之烛」。
《國語辭典》:风捲残云(風捲殘雲)  拼音:fēng juǎn cán yún
比喻一下子消失乾净。《孤本元明杂剧。聚兽牌。第三折》:「觑贼兵有如无物,恰便似风捲残云。」《发财秘诀》第九回:「不一会狼吞虎嚼,风捲残云般吃个罄尽。」也作「风卷残雪」、「风卷残云」。
《漢語大詞典》:风捲残云
比喻一下子消灭得干干净净。《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其餘小军一刀一个,便似风捲残云,从头杀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又叫了一盘炒麵,他也就不客气,风捲残云的喫起来。”
《漢語大詞典》:法律事实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漢語大詞典》:击溃战(擊潰戰)
战争中只把敌人打散,而不能消灭其全部或部分。在战略上说,击溃战效果差,不能解决问题。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三章第三节:“很明显的,正确地规定战略方向,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反对击溃战。” 邢野 《儿童团》第三幕:“闹不好,很大可能弄个击溃战,打不痛敌人。”
《國語辭典》:残渣馀孽(殘渣餘孽)  拼音:cán zhā yú niè
未被剿灭、铲除的坏人。如:「乱党虽经过多次围剿,仍有些残渣馀孽窜逃各地。」
《國語辭典》:抱薪救火  拼音:bào xīn jiù huǒ
抱著木柴去救火。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以致虽有心消弭祸害,却反使祸害扩大。《淮南子。说山》:「止言以言,止事以事,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而救火。」《史记。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也作「抱薪救焚」、「负薪救火」。
《漢語大詞典》:锄剃
1.锄地除草。引申为铲除、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