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告捷
蜂媒
通风
通信
风听
沈寂
无耗
寄讯
报子
探事
息耗
闻信
报信
通音
恶耗
《國語辭典》:告捷  拼音:gào jié
1.取得胜利。如:「初战告捷,不枉费大家平日辛苦的练习。」晋。张协〈七命〉:「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
2.报告得胜的消息。如:「在拔得头筹之后,他迫不及待地以电话向家里告捷。」唐。元稹 论西戎表:「今之屯戍者则不然,众其城堡,异其师长,获一马则图功,虏一戎则告捷。」
《漢語大詞典》:蜂媒
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消息的人。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没奈何潜来花底,躬身拜启:望你做蜂媒,向花间递消息。”
《國語辭典》:通风(通風)  拼音:tōng fēng
1.使空气流通。如:「宿舍的通风设备良好。」
2.暗中透露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果有这个事,此人平日元非相识,却又关在外边,无处通风。」《红楼梦》第七四回:「等到晚上园门关了的时节,内外不通风,我们竟给他们个冷不防,带著人到各处丫头们房里搜寻。」
《國語辭典》:通信  拼音:tōng xìn
1.用书信与人互通消息。如:「自从别后,久未通信问候。」《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到了美国约克,到了香港,还时时通信给他。」
2.由一人或一地传达任何消息(语言、文字、符号、图片、映像)至另一人或一地的方法,但不包括直接晤谈。
《漢語大詞典》:风听(風聽)
(1).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臚言於市,辨祆祥於謡,考百事於朝,问谤誉於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韦昭 注:“风,采也。臚,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2).由传闻而得知的消息。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恧《緇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魏书·广陵王羽传:“然五局所司,专主刑狱,比闻诸风听,多论五局不精。”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其下或及神怪,时有目覩,不乃得之风听,而不刻意构画其事。”
《漢語大詞典》:沈寂
亦作“沉寂”。
(1).寂寞;寂静。 唐 无名氏 《薛昭传》:“汝但服之,虽死不坏,但能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疎而有风,使魂不荡空,魄不沉寂。”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天宇湛然,万籟沉寂。” 刘半农 《扬鞭集·静》:“沉寂的午夜,还是昨天午夜般的沉寂。”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一:“突然,一阵征马的长嘶划破了深夜的沉寂,仿佛在呼喊着谁。”
(2).指消息全无。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十五篇:“在敢死队出发后,一方面作着第二天清早进城的准备,一方面静候着前线上的消息,但是,消息是沉寂的。” 沙汀 《丁跛公》:“奖券并没依照规定的日期开奖。到现在已是冬天,消息反而沉寂了。”
(3).深沉落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子云 沉寂,故志隐而味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一个少年﹞学生打扮,眉目很清秀,只是神色非常的沉寂。”
《漢語大詞典》:无耗(無耗)
没有消息。 唐 李商隐 《即日》诗:“ 赤岭 久无耗, 鸿门 犹合围。”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某邑甲,久客於外,十年无耗。”
分類:消息
《漢語大詞典》:寄讯(寄訊)
传递消息。 明 袁宏道 《期苏潜夫游玉泉竟日不至》诗:“到日 天台 应寄讯,讲堂久矣待 袁生 。”
《國語辭典》:报子(報子)  拼音:bào zi
1.张贴的广告。如:「戏报子」。
2.旧时科举中试后,送报条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道:『你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也称为「报录人」、「报喜人」。
3.旧时科举考试,考取后或升官时通知亲友的报告单。也作「报单」、「报条」。
《漢語大詞典》:探事
(1).研讨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
(2).探听消息。《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又闻探事人回报,新差镇守代回 李牧 。”《水浒传》第四八回:“次日,只见探事人报来,説军师 吴学究 引将三 阮 头领,并 吕方 、 郭盛 ,带五百人马到来。”红楼梦第七三回:“接着有探事的小丫头来报説:老太太醒了。”
《國語辭典》:息耗  拼音:xí hào
1.消长。指事物的成长与亏损、兴盛与衰落。《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汉。王充《论衡。辨崇》:「家人治产,贫富息耗,寿命短长,各有远近。」
2.音讯、消息。《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家既废坏,数呼相工问息耗。」《魏书。卷六三。王肃传》:「肃还京师,世宗临东堂引见劳之,又问:『江左有何息耗?』」
《漢語大詞典》:闻信(聞信)
(1).听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晦,忽化为石。斯诚巨异,难以闻信。”
(2).听到消息。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幸女闻信,先期逸去。”
分類:消息下午
《國語辭典》:报信(報信)  拼音:bào xìn
报告信息。《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张占使人来报信,被朱温射了一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是一片本心,特地来报信。」
分類:报告消息
《漢語大詞典》:通音
传达消息,互通音讯。 郑观应 《易言·论公法》:“近百年来,轮船驶于重洋,火车驰于陆路,而电线遥接于数万里外,顷刻通音。”
《國語辭典》:恶耗(惡耗)  拼音:è hào
坏消息,常用以指亲友的死亡。如:「父亲病危的恶耗传来,他立即丢下手边工作赶到医院。」也作「噩耗」、「噩音」。
分類:消息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