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包打听(包打聽)  拼音:bāo dǎ tīng
旧时租界中巡捕房里查访案情的人。后泛指消息灵通、善探隐私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倘若找不到,只要我到上海道里一托,立刻一封信,托洋场上的官,交代了包打听,是没有找不到的。」《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他们拆姘头拆不好,所以请了包打听的夥计来,替他们判断这件公案。」也称为「包探」。
《漢語大詞典》:爆炸新闻(爆炸新聞)
令人震惊、轰动的消息。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正在心神不定的时候, 心心 告诉我一个最不愿听的爆炸新闻,把我怔住了。”
《國語辭典》:报条(報條)  拼音:bào tiáo
1.旧时升官或科举考试,考中后通告亲朋好友的报告单。《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那门上的家人早把报条接了进来,给老爷、太太、公子叩头。」也作「报单」、「报子」。
2.报丧的通知单。
《国语辞典》:递局(递局)  拼音:dì jú
传送消息。《醒世姻缘传》第四三回:「不想他在房里合那囚妇估捣,小珍哥走出门外,与禁子递了局。」
分类:传送消息
《國語辭典》:打电话(打電話)  拼音:dǎ diàn huà
利用电话机与人通话。如:「打电话联络,既方便、又省时。」
《國語辭典》:传声筒(傳聲筒)  拼音:chuán shēng tǒng
1.扩大说话声音时所用的圆锥形筒。也称为「话筒」。
2.违背客观的立场,专为特定的对象作宣传。如:「新闻媒体追求客观、公正的报导,而不应沦为附和政权机构的传声筒。」
《國語辭典》:内纤(內縴)  拼音:nèi qiàn
内线。指布置在对方内部,探听消息、进行其他活动或代为传达消息的人。相当于眼线、内奸一类的人。《红楼梦》第六一回:「单你们有内纤,难道我们就没有内纤不成?」
《國語辭典》:内线(內線)  拼音:nèi xiàn
1.在对方内部从事探听消息、通线索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有什么事情,里头我有一个至好的朋友替我做内线。」
2.内部关系。如:「人事制度不健全,才会有人走内线来谋取职位。」
3.处在敌方包围下的作战线。如:「内线作战」。
4.一个单位内的电话由总机控制,只能供内部使用,不通于外的线路。
《漢語大詞典》:频频告捷
胜利的消息连续不断传来。例如:中国体育健儿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频频告捷。
《漢語大詞典》:跑情况
战时,听到敌人即将行动的消息,事先躲出去。 管桦 《旷野上》:“一个给 石书记 送信的民兵同我们一块活动了五六天,一块吃住,钻洞子跑情况,混得很熟,想不到在这里又碰上了。”
《漢語大詞典》:跑敌情(跑敵情)
方言。战争时期,听到敌人行动消息,事先躲到野外去。 丁洪 等《真正的战士董存瑞的故事》二二:“这些天净‘跑敌情’啊,人家老爷儿们的都往外跑啊,你偏往家蹽。”
《漢語大詞典》:十里无真言
是说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
十里无真言,总是越传越玄。——黎汝青《叶秋红》
《漢語大詞典》:确耗(確耗)
确切的消息。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又省城謡言纷起,云城外九十六村之人,共谋纠合,克服城池。然亦久无确耗。” 清 夏燮 《长江设关》:“ 法国 领事亦无来 潯 确耗。”
分類:确切消息
《漢語大詞典》:确息(確息)
确切的消息。如:有些人远在海外,连亲属都不知道他的确息。
分類:确切消息
《漢語大詞典》:确音(確音)
确切的消息。 清 薛福成 《上张尚书论援护朝鲜机宜书附识》:“时则余友 黎君蒓斋 为出使大臣驻 日本 ,侦得确音,急递密电,制府得与僚吏熟筹,豫为之备,罔误机宜。”
分類:确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