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陋亡
腐烂消失。 汉 王充 论衡·实知:“沟有流澌,泽有枯骨,髮首陋亡,肌肉腐絶,使人询之,能知其农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
分類:腐烂消失
《漢語大詞典》:幽散
隐约地消失或消散。文选·繁钦〈与魏文帝笺〉:“大不抗越,细不幽散。” 张铣 注:“幽散,絶也。” 晋 成公绥 《啸赋》:“时幽散而将絶,中矫厉而慨慷。”
《漢語大詞典》:歇微
衰退消失。后汉书·崔琦传:“无恃常好,色有歇微;无怙常幸,爱有陵迟。”
分類:衰退消失
《漢語大詞典》:隐灭(隱滅)
隐没消失。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酒佣﹞知道并不要添酒添菜,便鬼一般地隐灭了。”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前面》九:“在黎明之前的深夜里,繁星已渐渐的隐灭了。”
分類:隐没消失
《漢語大詞典》:稀绝(稀絶)
消失脱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穆天子》《竹书》山海经,皆埋緼岁久,编韦稀絶,书策落次,难以缉缀,后人假合,多差意远。”
分類:消失脱落
《漢語大詞典》:雾水(霧水)
(1).雨水。南齐书·五行志:“人君不祷祀,简宗庙,废祭祀,逆天时,则雾水暴出,川水逆溢,坏邑軼乡,沉溺民人,故曰水不润下。”
(2).雾气。喻极易消失的事物。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五章:“ 金枝 是懂事的,有胆有识的,也算是知心的了,但到底雾水之缘,风一吹就会散,也就不敢透露。”
《漢語大詞典》:余势(餘勢)
(1).充足的力量。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军藴餘势,袭利乘权。”
(2).未完全消失的势头。 郭沫若 《豕蹄·司马迁发愤》:“念到这儿,他赶快把笔提了起来,趁着自己的愤慨的余势,写出了下面的几句。”
《國語辭典》:吸收  拼音:xī shōu
吸取、接收。如:「吸收养分」、「物价上涨所增加的成本,由店家自行吸收,不提高售价。」
《漢語大詞典》:余醉(餘醉)
未尽消失的醉意。 清 魏源 《月夜访黄修存寓舍》诗:“谈深觉夜长,衣寒恃餘醉。”
《漢語大詞典》:郁灭(鬱滅)
犹鬱没。消失。 南朝 宋 颜延之 《释达性论》:“生害繁惨,天理鬱灭。”
分類:消失
《国语辞典》:后像(后像)  拼音:hòu xiàng
视觉刺激消失后,其产生的影像暂存的现象。后像保留时间的长短和刺激强度呈正比。可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前者与原刺激的明度或色彩相似,后者的明度则与原刺激相反,且色彩互补。
《漢語大詞典》:沉滓
沉淀物;沉在水中的渣滓。也喻消失的落后腐朽的事物和反动思潮或势力。例如:《沉滓的泛起》——鲁迅
《國語辭典》:溶化  拼音:róng huà
物质在液体中分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那舱面的土包一齐湿透了,慢慢的溶化起来。」
《漢語大詞典》:阒灭(闃滅)
亦作“閴灭”。 消失,不复存在。 清 黄景仁 《禹碑》诗:“ 陈仓 已有石鼓出, 燕山 復见 商 鼎移。此碑安见竟闃灭,再刻岂必多差池。”
《漢語大詞典》:沦澌(淪澌)
消失至尽。明史·列女传序:“然至性所存,伦常所係,正气之不至於沦澌。” 清 唐甄 潜书·除党:“始轻之,渐远之,徐废之,岁月之间,并其丑类沦澌而销亡矣。”
分類: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