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消 → 销消”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血糖  拼音:xiě táng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糖类食物消化后的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是细胞主要的养分来源。人体血糖浓度通常都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会转成肝糖储存于肝脏,过低则会促进肝糖的分解,以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空腹血糖过高或过低时都可能造成疾病。
《国语辞典》:滞胃(滞胃)  拼音:zhì wèi
停留在胃中不消化。
《国语辞典》:奶积(奶积)  拼音:nǎi jī
1.小儿消化不良症。因哺乳不当而引起乳食不消化,停滞腹中。症状是睡卧不宁,全身发热,其吐物多为未消化的乳片,腹部胀热,大便酸臭,消瘦等。也称为「乳积」、「乳滞」。
2.女性乳房中的良性硬结。中医指为郁怒伤肝、气滞痰凝而成,或冲任失调所致。也称为「乳癖」。
《国语辞典》:排遗(排遗)  拼音:pái yí
特指生物把体内不能利用或未消化的物质排出。如动物由大肠经肛门排出粪便等。
《国语辞典》:捕虫植物(捕虫植物)  拼音:bǔ chóng zhí wù
可捕捉昆虫而消化、吸收其养分的植物。为一种显花植物,其叶呈种种变态,为捕小动物之具,且能溶解动物体以为养料。
《国语辞典》:带嗉貂挂(带嗉貂挂)  拼音:dài sù diāo guà
嗉,动物消化器的一部分,上接食物,下连砂囊。带嗉貂挂指貂皮带有喉部皮毛者,是清代大臣最尊贵的礼服,非奉特赐,不得穿用。
《国语辞典》:遛食儿(遛食儿)  拼音:liù shí ér
饭后散步,以助消化。如:「吃饱了,遛食儿去。」
分类:散步消化
《国语辞典》:烂头寸(烂头寸)  拼音:làn tóu cùn
银行没有办法运用消化的閒置资金。当银行实际的放款准备金,扣除法定须缴交中央银行的放款准备金后,剩下的并未加以运用,而完全没有收益,即称为「烂头寸」。
《国语辞典》:消化腔  拼音:xiāo huà qiāng
腔肠动物的体腔,具有消化功用,故称为「消化腔」。
《国语辞典》:消化液  拼音:xiāo huà yè
消化食物的液体。如唾液、胃液等。
《国语辞典》:阿米巴痢疾  拼音:ā mǐ bā lì jí
病名。为阿米巴原虫在消化肠道中寄生而引起的痢疾。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大便带血和黏液。
《漢語大詞典》:胆管(膽管)
输送胆汁的管道。消化食物时,储存在胆囊里的胆汁通过它流入十二指肠。
《國語辭典》:存食  拼音:cún shí
吃的东西不消化,停留在肠胃里。《红楼梦》第二○回:「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也称为「停食」。
《國語辭典》:黏膜  拼音:nián mò
是生物体内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位于口腔、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及生殖器等器官里面的一层薄膜,内有神经和血管,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功能。
《漢語大詞典》:腻滞(膩滯)
(1).滞涩,不流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无意处虽鏤金错采,终觉腻滞可厌。”
(2).指油腻而不易消化的食物。《廿载繁华梦》第十回:“ 马氏 身子平素是最孱弱的,差不多十天之内,倒有八九天身子不大舒畅,稍吃些腻滞,就乘机发起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