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藏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如来藏譬之海。秘藏宝钥下曰:「藏海息七转之波,蕴落断六贼之害。」吽字义曰:「藏海常住,七波推转。」
怀海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之仪式。称为百丈清规,为一宗之洪范。元和九年寂,寿九十五。见宋高僧传四十,传灯录六。
【佛学常见辞汇】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的仪式,称为百丈清规。
识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藏识之海也,称真如为如来藏识,真如随缘而起诸法,如海之波涛,故曰识海。楞伽经一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佛学常见辞汇】
真如是如来藏识,真如因随缘而起诸法,好像大海掀起波涛一样,所以叫做识海。
愿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菩萨之愿事深广,譬如海也。江总诗曰:「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八十华严经六曰:「显示一切大愿海。」万善同归集六曰:「超三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往生要集上本曰:「闻一实道,入普贤之愿海。」
【佛学常见辞汇】
(喻)菩萨的誓愿深广如海。
难度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谓生死海也。生死之海,深广难渡也。六十华严经五曰:「已度难度海。」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宝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功德之宝珠,甚多无数,不可测量,喻之以海。海土论偈曰:「功德大宝海。」
宝海梵志
【佛学大辞典】
(本生)释迦如来之前身也。(参见:无诤念王)
观佛三昧海经六譬
【佛学大辞典】
(名数)示念佛三昧之胜德以六譬:一,长者阎浮檀那紫金之喻。二,王宝印之喻。三,长者如意珠之喻。四,仙人善况之喻。五,力士髻珠之喻。六,劫末金刚山之喻。见往生要集下末。
觉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觉性甚深湛然,譬如海也。楞严经六曰:「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长水疏曰:「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续入藏经明神宗序曰:「假筏迷津,施航觉海。」【又】谓佛教也,佛以觉悟为宗。言海者,喻其教义之深广也。卢思道文曰:「投心觉海,束意玄门。」
【佛学常见辞汇】
1。(喻)觉性深广如海。2。佛教以觉悟为宗,故称誉佛教的教义深广犹如大海。
观佛三昧海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译。以观佛之相好及其功德为教者。海者譬三昧之功德深广也。
毗卢性海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毗卢遮那华译为遍一切处,法性遍一切处,好像无涯的大海。
华藏世界海
【佛学次第统编】
华藏世界海,有一百一十一之香水海。
入海算沙
【俗语佛源】
佛法深广难测,喻为「法海」、「义海」等。经中又常以「恒河沙」比喻极多的数目。原来当年释迦佛常在恒河流域说法,即指河岸沙滩为譬喻。如说到无数世界时,即形象化地称为「恒河沙数世界」。又如《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有幼童聚沙为戏,习「算沙法门」,获得「工巧神通」。佛经卷帙浩繁,义理深奥。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绕来绕去,分别计较,而不融会悟入,就难以获得实益。正如唐·玄觉《永嘉證道歌》所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又如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谓:「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后亦有用作褒义,喻学力精勤。如清·钱谦益《宋文宪护法录序》:「文宪三阅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李明权)
泥牛入海
【俗语佛源】
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称「春牛」。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至立春日绝早,用红绿鞭击之以迎春,并预示春耕之早晚。如唐·卢肇在谪连州时书《春牛榜子书》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用达春牛!」刘蒙又有诗句云:「村妇祈蚕分面茧,老农佔岁说泥牛」,这是以迎春牛乞丰年的一种风俗。但泥牛入海一词,乃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八:「洞山(良介)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五灯会元·元日禅师》说:「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无名氏)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俗语佛源】
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著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法华经·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例如元曲《来生债》谓:「兀那世间的人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