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6,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典故(续上)
徐衍入海
学海
银海雁飞
虞海
珠沉海
子瞻居海岛
典故
徐衍入海

相关人物
徐衍


《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
「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閒。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东汉·服虔注:「周之末世人。」唐·颜师古注:「负石者,欲速沉也。」

例句

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李贺 箜篌引

典故
相关人物
何休


《拾遗记》卷六〈后汉〉
何休木讷多智,《三坟》、《五典》,阴阳算术,河洛谶纬,及远年古谚,历代图籍,莫不咸诵也。门徒有问者,则为注记,而口不能说。作《左氏膏肓》、《公羊废疾》、《榖梁墨守》,谓之「三阙」。言理幽微,非知机藏往,不可通焉。及郑康成锋起而攻之,求学者不远千里,嬴粮而至,如细流之赴巨海。京师谓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

例句

词锋倚天剑,学海驾云涛。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桂枝新下月中仙,学海词锋誉蔼然。 张贲 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韵

典故
银海雁飞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例句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杜甫 骊山

典故 
虞海


《淮南子》卷三《天文训》
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太平御览》卷三
《淮南子》曰:薄于虞泉,是谓黄昏。

例句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崙虞泉入马蹄。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沉。 权德舆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一

尺波应万假,虞海载沿洄。 钱起 中书遇雨

典故
珠沉海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三〈蛮夷四·拘弥国〉~3980~
顺宗即位年,拘弥之国贡却火雀,一雌一雄,履水珠,常坚冰,变昼草。其却火雀,纯黑,大小类燕,其声清亮,不并寻常禽鸟,置于烈火中,而火自散。上嘉其异,遂盛于火精笼,悬于寝殿,夜则宫人并蜡炬烧之,终不能损其毛羽。履水珠,色黑类铁,大如鸡卵。其上鳞皴,其中有窍。云将入江海,可长行洪波之上下。上始不谓之实,遂命善游者,以五色丝贯之,系之于左臂。毒龙畏之,遣入龙池,其人则步骤于波上,若在平地,亦潜于水中,良久复出,而遍体略无沾湿。上奇之,因以禦馔赐使人。至长庆中,嫔禦试弄于海池上,遂化为异龙,入于池内。俄而云烟暴起,不复追讨矣。常坚冰,云其国有大凝山,其中有冰,千年不释。及至京师,洁冷如故,虽盛暑赫日,终不消。嚼之,即与中国冰冻无异。变昼草,类芭蕉,可长数尺,而一茎千叶,树之则百步内昏黑如夜。始藏于百宝匣,其上缄以胡画。及上见而怒曰:「背明向暗,此草何足贵也。」命并匣焚之于使前。使初不为乐,及退,谓鸿胪曰:「本国以变昼为异,今皇帝以向暗为非,可谓明德矣。」
典故
子瞻居海岛

相关人物
苏轼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列传〉~086~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國語辭典》:学海(學海)  拼音:xué hǎi
1.为学当效法大海,日进不已。汉。扬雄《法言。学术》:「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2.形容学问的广大无穷,亦用以指学术界。唐。崔珏 哭李商隐诗:「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乾。」宋。陆游〈答发解进士启〉:「将鸿渐于天庭,姑龙骧于学海。」
3.称学问渊博的人。晋。王嘉《拾遗记》卷六:「京师谓康成为经神,何休为学海。」
《漢語大詞典》:虞泉
见“ 虞渊 ”。
《國語辭典》:虞渊(虞淵)  拼音:yú yuān
传说日落栖止之处。《淮南子。天文》:「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清。陈曾寿 菩萨蛮。浮天渺渺江流去词:「寒日隐虞渊,虞渊若个边?」也称为「禺渊」、「禺谷」、「隅谷」。
分類:虞渊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