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虚饰(虚飾)
(1).虚假不实;浮夸、粉饰。《后汉书·殇帝纪》:“閒者郡国或有水灾,妨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灾害。”《北齐书·后主幼主纪论》:“玄象告变,传位元子,名号虽殊,政犹己出,迹有虚饰,事非宪典,聪明临下,何易可诬。”《东周列国志》第一○三回:“汝乃造谤,污衊乘舆,为此灭门之事,尚自巧言虚饰,摇惑军心。拿住之时,碎尸万段!”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这过误,在内是因为太要虚饰,在外是因为太依附或利用了先驱。”
(2).犹浮文,浮华。《周书·文帝纪下》:“﹝ 太祖 ﹞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恒以反风俗、復古始为心。”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尽管国事如焚,诸事从简,但是今日毕竟是正旦受朝,所以皇家的虚饰派头仍然同往年一样。”
(3).过分褒奖。饰,奖饰。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愜,物谁谓宜?”
(4).犹虚构。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小説至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靡不备具本原,掩其虚饰。”
(2).犹浮文,浮华。《周书·文帝纪下》:“﹝ 太祖 ﹞性好朴素,不尚虚饰,恒以反风俗、復古始为心。”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尽管国事如焚,诸事从简,但是今日毕竟是正旦受朝,所以皇家的虚饰派头仍然同往年一样。”
(3).过分褒奖。饰,奖饰。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愜,物谁谓宜?”
(4).犹虚构。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小説至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靡不备具本原,掩其虚饰。”
《漢語大詞典》:浮词(浮詞)
(1).虚饰浮夸的言词。《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詔书,禁人上书言圣,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 唐 白居易 《论于頔所进歌舞人事宜状》:“内足以辩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词。”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听了这一谜的浮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敷衍凑拍,满纸浮词。”
(2).指应酬之言。《再生缘》卷七九:“尔娘亲,一派浮词虚爱惜,应酬全是为夫家。”
(3).多休累赘的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昔夫子断 唐 虞 以下迄於 周 ,翦截浮词,撮其机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 沈约 、 魏收 诸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得也,其浮词简也;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2).指应酬之言。《再生缘》卷七九:“尔娘亲,一派浮词虚爱惜,应酬全是为夫家。”
(3).多休累赘的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昔夫子断 唐 虞 以下迄於 周 ,翦截浮词,撮其机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 沈约 、 魏收 诸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得也,其浮词简也;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漢語大詞典》:游词(遊詞)
(1).浮夸的言辞。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若乃前事已往,后来追证,课彼虚説,成此游词。”《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天子幼冲,宰相遯荒,詔令皆出诸公之口,岂得以游词相拒!” 鲁迅 《书信集·致陶亢德》:“此书殆皆游词琐语,不足存,而竟以出版者,无非为了彼既禁遏,我偏印行,赌气而已,离著作之道远甚。”
(2).轻薄的言辞。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有二青衣,双鬟若鸦,素面如玉,迎舟而笑。 汉阳 讶之,而调以游词,又大笑,返走入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 茅盾 《一个女性》四:“以前少年们在背后私谈,还敢对于她有些不敬的游词,但现在则‘ 琼华 ’成为神圣的化身。”
见“ 游辞 ”。
(2).轻薄的言辞。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许汉阳》:“有二青衣,双鬟若鸦,素面如玉,迎舟而笑。 汉阳 讶之,而调以游词,又大笑,返走入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 茅盾 《一个女性》四:“以前少年们在背后私谈,还敢对于她有些不敬的游词,但现在则‘ 琼华 ’成为神圣的化身。”
见“ 游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