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浓 → 穠浓”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顽碧(頑碧)
浓重的青绿色。 宋 余靖 《游大峒山》诗:“不逢 巢 由 高, 箕山 亦顽碧。”
《国语辞典》:浓茶(浓茶)  拼音:nóng chá
味道浓重醇厚的茶水。如:「吃过多油腻的食物,可以喝浓茶解腻。」《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老爷擦过脸,又有一个家人递上一杯浓茶,一口一口的喝完了,不觉精神陡长,说话的声音也宏亮了。」
《漢語大詞典》:鲜浓(鮮濃)
亦作“ 鲜穠 ”。亦作“ 鲜醲 ”。 犹言鲜艳浓重。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贾岛:“一日, 宣宗 微行至寺,闻鐘楼上有吟声,遂登,於 岛 案上取卷览之。 岛 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醲自足,何会此耶?’” 元 杨载 《寄沉少微金华山隐居》诗:“蘅兰争酷烈,桃李角鲜穠。” 清 顾禄 清嘉录·珠兰茉莉花市:“零红碎緑,五色鲜浓,四时照映於市,不独此二花也。” 鲁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造物主﹞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穠。”
分類:鲜艳浓重
《漢語大詞典》:雾沉沉
指很浓重的雾气。例如:雾沉沉的山谷。
分類:浓重雾气
《漢語大詞典》:溢露
(1).浓重的露水。 晋 张协 《七命》之一:“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2).指感情的外露。 谷风 《加勒比海上的黄昏》:“这时候首相好比听到一声晴天霹雳,虽然首相知道,在面对下属时应该怎样抑制他的溢露,才最有礼貌。”
《國語辭典》:胡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所发出的类似狐骚的气味。也称为「狐臭」。
《國語辭典》:狐臭  拼音:hú chòu
患者腋窝、乳晕、脐及外阴等汗腺的分泌物,会发出类似狐骚的气味,故称为「狐臭」。与种族及遗传有关,多自青春期始。严重时,可以手术去除狐臭源头的汗腺。也称为「胡臭」、「狐臊」、「狐骚」、「狐骚臭」、「腋臭」、「愠羝」。
《漢語大詞典》:酣色
浓重的颜色。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豉熟擎出,粒粒可数,而香气酣色殊味,迥与常别。”
分類:浓重颜色
《漢語大詞典》:丰郁(豐郁)
浓重苍翠。 清 焦循 《假山石赋》:“廓拓其张,丰郁其色,茂密之木,翠填阴塞。”
分類:浓重苍翠
《國語辭典》:浓烈(濃烈)  拼音:nóng liè
浓重强烈。多用于形容气味、色彩、感情等。如:「香气浓烈」、「感情浓烈」、「打开酒瓶,一股浓烈的酒味马上飘散开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五。谷之四。烧酒》:「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漢語大詞典》:嗡鼻
亦称“ 嗡鼻头 ”。 指发音时鼻音浓重。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七:“一为嗡鼻,这是软腭过分紧张,大部音波须从鼻孔传出的原故。”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个嗡鼻头的声音忽然唱起来。”
《漢語大詞典》:嗡鼻音
鼻音浓重的声音。 郭沫若 《行路难》四:“老妈子一口的嗡鼻音,使他联想起梅毒第三期的患者。”
《漢語大詞典》:瞎灯灭火(瞎燈滅火)
形容夜色浓重或没有一点亮光。《捻军歌谣·听老毛子啦清兵》:“阴天涝雨刮大风,瞎灯灭火屋子空,闺女媳妇牛棚坐,专听老毛子啦 清 兵。”亦作“ 瞎灯黑火 ”。《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漢語大詞典》:低调照片
色调浓重的照片。画面大部分是深暗色调,给人以沉稳、刚毅等感觉;但并不排斥采用少量的亮色调,画龙点睛的一抹亮色能使作品陡然生辉。拍摄时常用侧面光或逆光,适合表现以黑色为基调的题材。
《漢語大詞典》:明酽(明釅)
鲜明浓重。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名迹》:“ 北宋 院本画,用笔工緻,傅色明釅,规模神气,逼似 唐 人。”
分類:鲜明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