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五,德宗时人,始与苻载、杨衡栖青城山以司业,一曰与杨衡、苻载、崔群隐庐山,号山中四友。屡试不第,以布衣终。事迹散见《国史补》卷下、《唐摭言》卷一〇、《北梦琐言》卷五、《太平广记》卷二五五引《卢氏杂说》。《全唐诗》存诗2首,而《塞上闻笛》乃高适诗误入者。
唐诗汇评
宋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德宗时人。始与符载、杨衡栖青城山以习业,后屡试不第,布衣以终。《全唐诗》存诗二首,其《塞上闻笛》乃高适诗误入者。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宋济老于词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落宫韵,抚膺曰:“宋五坦率矣!”由此大著。后礼部上甲乙名,明皇先问曰:“宋五坦率否?”或曰:“有客讥宋济曰:‘白袍何纷纷?’答曰:‘为朱袍、紫袍纷纷耳。’”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代宗、德宗时人。曾入北庭节度使幕府。北庭陷蕃前后,被吐蕃所俘。敦煌遗书伯三八一二收其诗14首,多为陷蕃前后作,诗意伤感凄凉。事迹据其诗推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德宗贞元间人。二十一年(805)在台州,送日僧最澄归国。最澄《显戒论缘起》卷上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衡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德宗贞元间,为河阳节度押衙。十五年,拜河阳节度使。二十一年,受代。
房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房融孙。德宗贞元十三年,自前滁州刺史拜容管经略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810 【介绍】: 唐幽州昌平人,字济。刘怦子。游学京师,第进士。德宗贞元元年,嗣父为节度使,累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宪宗元和四年,以讨王承宗功,进中书令。济之出,以长子刘绲摄留务,次子刘总为行营都知兵马使,济病甚,总与左右亲近毒死之。谥庄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全唐诗》收其《出塞曲》1首,此诗又收于刘湾名下。按《中兴间气集》卷下收此诗为刘湾作,可从。刘济或系刘湾之误。又《中兴间气集》选诗迄于代宗大历末年(779),此诗即为刘济所作,亦恐与宪宗元和初卒于卢龙节度任之刘济别是一人。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济字济。幽州卢龙军节度副大使怦子。第进士。嗣节度。贞元中累迁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顺宗立。检校司徒。元。和初加侍中兼中书令。济疾。次子总酖杀济。年五十四。赠太师。谥庄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登进士第,有长者名。德宗贞元末为福建观察使,徙浙西。为政简易。寻出为华州刺史,入为秘书监。以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九十余。谥温。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5 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排行二十。代宗大历九年(774)登进士第。累迁仓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婺州刺史。德宗贞元二十年(804)任福建观察使。宪宗元和二年(807)徙浙东观察使,十月征拜右散骑常侍、四年出任华州刺史,六年入为秘书监,寻以工部尚书致仕。敬宗宝历元年(825)卒,谥温。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
济禅师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唐禅僧。嗣石头希迁。后住澧州大同院。曾访庞蕴谈禅。《五灯会元》卷五有传,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9 【介绍】: 唐河东人。穆宗长庆元年,官易州刺史。朱克融据幽州叛,公济破其军于白石岭。二年,迁定州刺史、义武军节度使。累进检校司空,封上谷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817 【介绍】: 唐沧州清池人。吴少阳子。宪宗元和九年因袭位不遂,自领军务,纵兵屠舞阳,焚叶县,掠鲁山、襄城,威胁洛阳。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其割据地蔡州为唐将李愬袭破,被俘,斩于长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6 【介绍】: 唐僧。曹州南华人。俗姓邢。从黄檗山运禅师出家,参学诸方,不惮艰苦,行业纯一,得佛法要意。住真定临济院。卒谥慧照大禅师,后人称临济禅宗,为禅宗五大宗之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7 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末禅僧。嗣洪州黄檗希运而得禅法。宣宗大中八年(854)后,住镇州临济院,世称临济和尚。禅锋峻峭,开临济宗一派,为唐末禅门五宗之一,在五代至两宋间影响巨大。卒谥慧照禅师。其论禅之语,后人辑《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祖堂集》卷一九、《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二有传,并存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邢氏。曹州南华人。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即慕禅宗。初依希运禅师。止黄檗山。堂中第一座。勉令问话。玄问如何是祖师西来的的意。檗便打。如是三问。三遭打。遂辞黄檗。参大愚。愚问什么处来。玄云。黄檗来。愚云。黄檗有何言教。玄举前话。且问愚以遭黄檗打。过所在处。愚云。黄檗恁么老婆心。为汝得彻困。汝犹不知。反从我觅过耶。玄于是大悟云。元来佛法无多子。愚因揕其衣领。诘之云。适来汝尚不知其过。而今又道佛法无多子。汝见个什么如此。玄无语。但筑愚肋下三举而已。愚拓开云。汝师黄檗。非干我事。玄即走见黄檗。檗云。尿床鬼子。来来去去作么。玄云。只为老婆心切。檗云。大愚饶舌。待见与他一顿。玄云。说什么待见。即今便是。遂鼓檗一掌。檗笑云。者风颠汉。敢来这里捋虎须。参堂去。 玄一日辞黄檗。檗云。什么处去。玄云。不是河南。即是河北。檗枮柱杖便打。玄捉住柱杖云。者老汉莫盲枷瞎棒。已后错打人去在。檗唤侍者。把将柱杖拂子来。玄唤侍者。把将火来。檗云不然。但将去。汝后坐断天下人舌头在。玄还乡党。俯徇请人之请。住子城南临济禅苑。上堂云。汝等诸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向面门出入。汝若不识。但问老僧。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玄便打云。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 上堂。夫为法者。不避丧身命。我在先师处。三度吃棒。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顿。谁为我下得手。时有僧云。某甲下得手。玄与柱杖。其僧拟接。玄便打。咸通七年丙戌四月十日将示灭。乃集嗣法诸徒。说偈曰。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如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偈毕坐逝。谥慧照。塔号澄灵。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义玄。俗姓邢。曹州南华人也。参学诸方不惮艰苦。因见黄檗山运禅师。鸣啄同时了然通彻。乃北归乡土。俯徇赵人之请。住子城南临济焉。罢唱经论之徒皆亲堂室示人心要。颇与德山相类。以咸通七年丙戌岁四月十日示灭。敕谥慧照大师。塔号澄虚。言教颇行于世。今恒阳号临济禅宗焉。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七
禅师名通玄。生程氏。其先郢州长寿人也。幼依郢之仁王寺沙门惠超。超阴察之。外纯深。中颖悟。超奇之。为落发受具。即游洛中。听毗尼部。弃去至武陵。谒德山鉴禅师。鉴时已腊高。门风益峻。门下未有遘之者。而鉴独以玄为奇。然玄不大彻透。辞去至高安。谒价禅师。价与语喜。抚之曰。掌有神珠。白昼示人。人且按剑。况玄夜乎。子可贵也。玄曰。但不识珠者耳。倘识之亦无昼夜。价称之以为俊士。价殁庐于塔旁三年。而学者来。依从日盛。玄曰。大平时世。饥餐困卧复有何事。吾本无事。汝与么来相寻。是无事生事。无事生事。道人所忌。何不各自歇去。中和初。拜辞其塔。北游久之。南还寓止豫章。南平钟王执弟子礼。北面而师事之。玄厌城居。思超放山林。王为买末山。建精舍。号隆济。以延之。学者风靡而至。或问。自心他心。得相见否。玄曰。自己尚不见。他人何可观。又问。罪福之性。如何了达。得无同异。玄曰。絺绤不禦寒。又尝问僧。近自何处来。曰闽岭。玄曰远涉不易。曰不难。动步便到。玄曰。有不动步者么。僧云有。玄曰争得到此间。其僧不能对。玄以杖逐之。玄谓门弟子曰。佛意祖意。如手展握。先师安立五位。发明云岩宗旨。譬如神医冶病。其药只是寻常用者。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但学者机思不妙。唯寻九转灵丹。云能起死。是大不然。法华经有化城一品。佛祖密说。熟读分明。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言垂成者。言一小劫。言十小劫者。是染污是断绝。又曰。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花。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常击天鼓。其馀诸天。作天伎乐。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馀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过十小劫者。偏正回互之旨也。祖师曰。藉教悟宗者。夫岂不然哉。伪唐乾宁三年二月十七日。晨兴诫其徒曰。无虚度光阴。无虚消信施。既已出家。唯道是履。名大丈夫。于是寂然在定。至三月二十日乃化。阅世六十有三。坐四十有二夏。 赞曰。岩头曰。但识纲宗。本无寔法。玄言语。忌十成。不欲断绝。机忌触犯。不欲染污者纲宗。也至引法华以證成。明佛祖之密说。泮然无疑。藉教以悟宗。夫岂虚语哉。余至九峰。拜其塔。碑已断坏。不可识。有木碑书。其略如此耳。今其宗枝。皆不及玄所示纲宗。何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5 【介绍】: 唐扬州江都人,字东济。李溪子。有俊才,尤以文学称,一时公卿子弟无能及者。应举时以《明易先生书》、《答明易先生书》行卷,为时所激赏。昭宗乾宁二年,与父同为王行瑜所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 字东济,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宰相李溪子。有俊才。昭宗乾宁二年(895),父子同为王行瑜所杀。后行瑜被诛,诏赠沇礼部员外郎。事迹散见《北梦琐言》卷七、《旧唐书》卷一五七、《新唐书》卷一四六及《宰相世系表二》。沇文学渊奥,当时公相子弟无能及之者。其应举时之行卷《明易先生书》、《答明易先生书》颇为时人所称赏。《全唐诗》存诗6首。
成及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钱塘人,字弘济。性笃厚,为乡里所重。唐僖宗乾符中,代闻人宇隶八都之一,为靖江都将。都将刘汉宏作乱,从钱镠讨平有功,镠拜团练使,及为副使。累官保大彰义等军节度使。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1 俗姓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末禅僧。19岁出家,22岁时至嵩山受戒。后嗣沩山慧寂。武宗会昌间被迫还俗。宣宗大中初仍为僧,住吴兴西峰院。自懿宗咸通六年(865)起,改住杭州径山院,世称径山和尚。僖宗中和三年(883),赐紫袈裟。昭宗景福二年(893),赐号法济大师。卒谥归寂大师。《祖堂集》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二均有传。前二书录存洪諲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族吴氏。吴兴人。年才十九。礼无上大师于开元寺出家。至二十二。往嵩山会善寺登具。仅七日。能尽习诵大比丘戒。遂究毗尼。研经论。已而归省无上。无上曰。汝于二六时中。将何报答四恩三有。諲怃然。三日不能食。无上因其愤悱。而发明之。遽有證入。于是遍参云岩沩山。而器质盖已成矣。会昌之变。人皆悲泣叹惋。諲独否。乃曰。大丈夫当此厄运。岂非命耶。命因有不可免者。复何作此儿女子态乎。会长沙信士罗晏。愿奉安于家供养。阅二年之久。执宾礼。如一日。大中既复昌法祚。还居乡里之西峰院。咸通六年。登径山省觐。明年无上大师入灭。众请諲嗣主寺门。学者之来。视无上时。盖十倍不翅。黄巢之乱。其偏帅领卒千馀人。入山见諲。宴坐不起。帅怒以剑挥之。剑不著諲。而著床者再。諲颜色不动。帅异之。因再拜有所施而去。 僧问。掩息如灰时如何。答犹是他家公干。问公干后如何。答耕人田不种。问毕竟如何。答禾熟不临场。僖宗皇帝。诏赐院乾符镇国额。景福二年。吴越王尚父钱氏。奏赐号法济大师。光化四年九月十八日。辞众以逝。丧事所费。皆出吴越府。禅林荣之。初王家天目之石鉴山。贫甚。諲偶见于军戍中。遽屏左右。握手耳语曰。宜自爱。他日贵极。当无忌佛法。是以王敬事之。终其身。 上首弟子。庐山栖贤寂公。临川义直功臣院令达。达尤杰伟。两浙被其化。卒谥归寂。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次馀杭径山院释洪諲。俗姓吴。吴兴人也。年才十九于开元寺礼无上大师出家落饰。精加佛事罔怠巾瓶。二十二遣往嵩岳会善寺受满足律仪。俾诵大比丘戒。匝七日念终。遂习毗尼寻传经讲。自谓为僧有逸群事业。而归礼本师。曰汝于十二时中将何报答四恩三有。諲闻斯诘怃然失措。三日忘食。本师却招诱提耳方明本事。如是往还云岳次沩山。各为切磋。蔚成匠手。俄而会昌中例遭黜退。众人悲泣者。惋叹者。諲晏如也。曰大丈夫钟此厄会。岂非命也。夫何作儿女之情乎。时于长沙。遇信士罗晏。召居家供施。盖諲执白衣比丘法初无差失。涉于二载若门宾焉。大中初除灭法之律。乃复厥议。还故乡西峰院。至咸通六年上径山觐本师。明年无上大师迁神。众请諲嗣其法位。始唯百许僧。后盈千数。于时四众共居肃然无过。僖宗皇帝赐院额曰乾符镇国。中和三年仍赐紫袈裟。景福二年吴越国王尚父钱氏奏举登赐法济大师。光化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辞众而卒。霅溪戚长史写貌。武肃王为真赞传法弟子庐山栖贤寺寂公。临川义直。功臣院令达。达于两浙大行道化。卒谥归寂大师焉。初諲有先见之明。武肃王家居石鉴山。及就戍应募为军。諲一见握手。屏左右而谓之曰。好自爱他日贵极当与佛法为主。后累立战功为杭牧。故奏署諲师号。见必拜跪。檀施丰厚异于常数。终时执丧礼念微时之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