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00,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等流果
三种等流果
等流相续
等流习气
顺流
胜流真如
爱流
达磨流支
道流
道观双流
微细流注
预流向
预流果
远离所灭流
佛类词典(续上)
等流身等流果
三种等流果
等流相续
等流习气
顺流
胜流真如
爱流
达磨流支
道流
道观双流
微细流注
预流向
预流果
远离所灭流
等流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变化,现与人天诸畜同类之形也,如曼荼罗中,外金刚部之诸众及观音之三十三身是也。
(术语)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变化,现与人天诸畜同类之形也,如曼荼罗中,外金刚部之诸众及观音之三十三身是也。
等流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果之一。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也。例如从前念之不善心生后念之不善心或不善业也。果性似因性而流出,故云等流果。又等流为等同流类之义,因果之性同类,故云等流。旧译谓之习果。对于因,则六因中由同类因与遍行因而生者曰等流果。唯识论二曰:「等流果,果似因故。」俱舍论六曰:「等流果,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谓似同类遍行二因。」唯识述记二末曰:「等谓相似,流谓流类。」
【三藏法数】
等即同等,流即流类。谓诸众生,由修不善,故乐住不善,则不善之业转多。若修善法,故乐住善法,则善法增长。果随业转,业与果同,业果相似,是名等流果。
(术语)五果之一。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也。例如从前念之不善心生后念之不善心或不善业也。果性似因性而流出,故云等流果。又等流为等同流类之义,因果之性同类,故云等流。旧译谓之习果。对于因,则六因中由同类因与遍行因而生者曰等流果。唯识论二曰:「等流果,果似因故。」俱舍论六曰:「等流果,似自因法,名等流果。谓似同类遍行二因。」唯识述记二末曰:「等谓相似,流谓流类。」
【三藏法数】
等即同等,流即流类。谓诸众生,由修不善,故乐住不善,则不善之业转多。若修善法,故乐住善法,则善法增长。果随业转,业与果同,业果相似,是名等流果。
三种等流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分别等流果为三种: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而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前世杀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实为异熟果,然以前后短命之义相似,故假名为等流果者。三、分位等流果,如眼识之于声境乃至意识之于法境,皆为第八识所生之果,而眼识与色境乃至意识与法境,各所缘能缘关连而二者之分位同者。
(名数)分别等流果为三种:一、真等流果,如上所言以善性恶性无记性为因而引善恶无记同类之果者。二、假等流果,如前世杀生令他短命,故今世感自身之短命,是实为异熟果,然以前后短命之义相似,故假名为等流果者。三、分位等流果,如眼识之于声境乃至意识之于法境,皆为第八识所生之果,而眼识与色境乃至意识与法境,各所缘能缘关连而二者之分位同者。
等流相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类者不变更其性质而相续为一类也。
(术语)一类者不变更其性质而相续为一类也。
等流习气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种习气之一。习气又名种子,谓第八识所藏之生果功能也。等流习气为生等流果之种子。唯识述记二末曰:「自性亲因,名等流种。」
(术语)二种习气之一。习气又名种子,谓第八识所藏之生果功能也。等流习气为生等流果之种子。唯识述记二末曰:「自性亲因,名等流种。」
顺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流之一。
【三藏法数】
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脩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术语)二流之一。
【三藏法数】
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脩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胜流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真如之一。(参见: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参见:真如)
真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术语)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语出于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皆同体异名也。唯识述记二本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探玄记八曰:「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教行信證證卷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如来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杂阿含经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净众生,离忧悲,得真如法。」
【佛学常见辞汇】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学次第统编】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谓真如之体,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谓真如之法,从本已来,性自清净,离一切相,寂灭无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变随缘二真如」又起信论疏云二真如:
一、不变真如 谓真如之体,从本已来,毕竟平等,无有变易,不可破坏,体恒清净,无一异相,故名不变真如。
二、随缘真如 谓真如之性,本无生灭,然因无明熏动,起一切相,如水因风,妄波忽动,若风止息,动相元无,故名随缘真如。
【三藏法数】
真名不伪,如名不异。谓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是名真如。
【三藏法数】
真如者,乃真实无妄之理,即法性土之体也。此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无相,土亦如是,身土虽分,体原不二,故真如为体也。
【三藏法数】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即诸佛所證真实无妄之德,以其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是为常住果。
爱流
【佛学大辞典】
(譬喻)贪爱之流。贪爱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也。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
(譬喻)贪爱之流。贪爱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也。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
达磨流支
【佛学大辞典】
(人名)Dharmaruoi,沙门名。译曰法希。见续高僧传一。又国王名。译曰法爱。见弥勒上生经疏上。
(人名)Dharmaruoi,沙门名。译曰法希。见续高僧传一。又国王名。译曰法爱。见弥勒上生经疏上。
道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学道者流,禅道者流也。临济录曰:「道流祇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
(术语)学道者流,禅道者流也。临济录曰:「道流祇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
道观双流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修空观,同时出假观,化道众生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道观)
(术语)自修空观,同时出假观,化道众生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道观)
微细流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妄识之微细生灭迁流也。为阿赖耶识之相。
(术语)谓妄识之微细生灭迁流也。为阿赖耶识之相。
预流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向之一。预流果之因道也。(参见:预流果)
【佛学常见辞汇】
四向之一。(参见:四向)
(术语)四向之一。预流果之因道也。(参见:预流果)
【佛学常见辞汇】
四向之一。(参见:四向)
四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流向。为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是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三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义同前。四阿罗汉向,译曰不生,新旧皆就梵名谓之阿罗汉向。为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之位。(参见:子果)
【佛学常见辞汇】
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参见:四向四果)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并法华玄义)
〔一、须陀洹向〕,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谓此人将入须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初果也。
〔二、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三、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三果也。
〔四、阿罗汉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此人将入阿罗汉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四果也。
(名数)一须陀洹向,旧译曰入流,又曰逆流,新译为预流向。为断见道十五心间三界见惑之位。是为向须陀洹果之因位,故曰向。二斯陀含向,译曰一来。因之新就译名谓之一来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之位。向义同前。三阿那含向,旧译曰不来,新云不还向。为断欲界九品修惑中后三品之位。向义同前。四阿罗汉向,译曰不生,新旧皆就梵名谓之阿罗汉向。为断色界无色界一切修惑之位。(参见:子果)
【佛学常见辞汇】
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参见:四向四果)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并法华玄义)
〔一、须陀洹向〕,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谓此人将入须陀洹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初果也。
〔二、斯陀含向〕,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此人将入斯陀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二果也。
〔三、阿那含向〕,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三果也。
〔四、阿罗汉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此人将入阿罗汉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四果也。
预流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a%panna,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谓之逆流向,又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道,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證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俱舍论二十三曰:「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
【佛学常见辞汇】
四果之一。(参见:四果)
(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一。旧称须陀洹。译曰逆流,入流。新称窣路多阿半那Srota-a%panna,声闻乘之人,断三界之见惑已,方违逆生死瀑流之位。谓之逆流果。预流之流,圣道之流也。断三界之见惑已,方预参于圣者之流,谓之预流果。是为声闻乘最初之圣果,故称为初果。向此果者在断见惑之见道十五心间,谓之逆流向,又曰预流向,即预流果之因道,预流向为见道位,预流果为修道位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预流,梵言窣路多阿半那,此言预流。一切圣道说为流,能相续流向涅槃故。初證圣果,创参胜列,故名预流。预及也,参预也,旧言须陀洹者讹也。或言逆流,或言入流,亦云至流,皆一也。」俱舍论二十三曰:「预流者,诸无漏道总名为流,由此为因趣涅槃故。」
【佛学常见辞汇】
四果之一。(参见:四果)
四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a%panna phala,巴Sota%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a%ga%mi,阿那含果Anga%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馀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馀,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罗汉。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a%panna phala,巴Sota%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a%ga%mi,阿那含果Anga%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馀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馀,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罗汉。
远离所灭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流)
【三藏法数】
谓第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而于见、思之惑断尽无馀,则能远离三界,不复流转,故云远离所灭流。(四果,即阿罗汉果也。)
(术语)(参见:七流)
【三藏法数】
谓第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而于见、思之惑断尽无馀,则能远离三界,不复流转,故云远离所灭流。(四果,即阿罗汉果也。)
七流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见思之二惑使众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谛所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谛,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所灭流,二果三果之人,修四谛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三、远离所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谛之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馀。四、数事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事之法为空寂。五、舍所灭事,第四果之人,以数事为空,所空之法既无,则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则一味平等。六、护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尽而證无学,恐已于所證有退失,善加守护,使见思之习气不再起。七、制伏所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缚已断,色身之果缚犹有之,故制伏见思之习气而不使起。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三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见谛所灭流〕,谓初果之人,见真谛理,能断欲界见惑;因灭此惑,不流转欲界,故云见谛所灭流。(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二、修道所灭流〕,谓第二果、第三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能断欲界思惑,因灭此惑,不为欲界漂流。故云修道所灭流。(二果,即斯陀含果;三果,即阿那含果也。)
〔三、远离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而于见、思之惑断尽无馀,则能远离三界,不复流转,故云远离所灭流。(四果,即阿罗汉果也。)
〔四、数事所灭流〕,数事,即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也。谓第四果之人,能观五蕴等法皆悉空寂;而见、思之惑俱尽,不复流转三界。故云数事所灭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五、舍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已空五蕴等法。所空之法既无,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一味平等,證于无学,不复流转三界,故云舍所灭流。(无学者,谓阿罗汉见、思惑尽,无法可学也。)
〔六、护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见、思惑尽,而證无学,于己所證,恐有退失,善加守护,令见、思习气更不再起,不复流转三界。故云护所灭流。(见、思习气,谓见、思惑之馀习气分也。)
〔七、制伏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见、思惑缚已断,色身果缚犹在,应须制伏,令见、思习气永不复起,三界流转即得止息。故云制伏所灭流。(缚,犹束系也。谓由色身所系,不得自在也。)
(名数)见思之二惑使众生漂流而流转,华严孔目章说七流:一、见谛所灭流,初果之人见真谛,而断欲界之见惑。二、修道所灭流,二果三果之人,修四谛之观,而断欲界之见惑。三、远离所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谛之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馀。四、数事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数事之法为空寂。五、舍所灭事,第四果之人,以数事为空,所空之法既无,则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则一味平等。六、护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尽而證无学,恐已于所證有退失,善加守护,使见思之习气不再起。七、制伏所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缚已断,色身之果缚犹有之,故制伏见思之习气而不使起。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流者,即见、思二惑也。此惑能漂流众生,入生死海故也。谓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法,能断见、思之惑,而不流转三界,故有七流之义焉。(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也。四果者,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见谛所灭流〕,谓初果之人,见真谛理,能断欲界见惑;因灭此惑,不流转欲界,故云见谛所灭流。(初果,即须陀洹果也。)
〔二、修道所灭流〕,谓第二果、第三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能断欲界思惑,因灭此惑,不为欲界漂流。故云修道所灭流。(二果,即斯陀含果;三果,即阿那含果也。)
〔三、远离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因修四谛之观,而于见、思之惑断尽无馀,则能远离三界,不复流转,故云远离所灭流。(四果,即阿罗汉果也。)
〔四、数事所灭流〕,数事,即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也。谓第四果之人,能观五蕴等法皆悉空寂;而见、思之惑俱尽,不复流转三界。故云数事所灭流。(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五、舍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已空五蕴等法。所空之法既无,能空之心亦舍,能所两亡,无憎无爱,一味平等,證于无学,不复流转三界,故云舍所灭流。(无学者,谓阿罗汉见、思惑尽,无法可学也。)
〔六、护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见、思惑尽,而證无学,于己所證,恐有退失,善加守护,令见、思习气更不再起,不复流转三界。故云护所灭流。(见、思习气,谓见、思惑之馀习气分也。)
〔七、制伏所灭流〕,谓第四果之人,见、思惑缚已断,色身果缚犹在,应须制伏,令见、思习气永不复起,三界流转即得止息。故云制伏所灭流。(缚,犹束系也。谓由色身所系,不得自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