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字西洲。出家嘉禾龙洲寺。曾以诗中式,领袖天下禅林。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正念,字西洲,秀水三塔寺僧。世宗朝以诗中式,拜僧录左街讲师。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夏颧,字叔度,号雪洲,江阴长泾习礼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人,字伯海。性喜游,足迹遍五岳。工画山水小景,笔墨具灵秀气。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5—1462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德遵,号芳洲。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户部侍郎,再进尚书。土木堡之变后,与兵部尚书于谦合谋,御也先。景泰中进华盖殿大学士。循居政地久,熟悉政事,刚果能断,进言多采之。英宗复辟,以循顺景帝意,改立景帝子为太子,杖之百,谪戍铁岭卫。石亨等败,循上疏自讼,释为民。有《东行百咏集句》、《芳州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德遵,泰和人。永乐乙未赐进士第一,除翰林修撰累官户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天顺初戍铁岭寻放还有芳洲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循字德遵,太和人。永乐乙未第一人及第,除翰林修撰。洪熙改元,进侍讲。宣德初,进侍讲学士。正统中,进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典机务,旋造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景泰中,进少保,历文渊阁、华盖殿大学士。英宗复辟,谪戍铁岭,寻放还。有《芳洲集》十卷。 (《蹇斋琐缀录》:宣庙最好词章,选南扬与陈芳洲二先生日直南宫应制,南杨思迟,陈思敏。一日,代御制《寿星赞》,陈援笔赞云:「渺南极兮一星,灿祥光兮八弦。兆皇家兮永龄,我怀思兮治平。赖忠贞兮弼成,宜寿域兮同升。」南杨以指圈画「寿域」二字,欲易而未就。时中官促进甚急,曰:「先生有则改,无则罢。」遂取去。赐内阁,问二杨先生曰:「『寿域』」二字如何?」西杨应曰:「八荒开寿域。」中官还诘南杨曰:「『八荒开寿域』,此句诗如何?」南杨曰:「好诗!」 中官曰:「先指『寿域』为未好,何也?」南杨默然。少顷,陈退食,遇西杨于端门。西杨语陈曰:「适赐《寿星赞》甚佳,必大手笔也。」陈唯唯。后正统间,朝钟一日不受杵,命内阁制祠钟文。南杨入室中翻旧稿不得,太监侯久,促陈芳洲曰:「先生何不作?」陈乃白南杨曰:「旧无此稿,先生第口占我写。」南杨乃起一语,陈遂续成之。)
维基
陈循(1385年—1462年),字德遵,号芳洲,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景泰年间重臣。官至华盖殿大学士。陈循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十二年甲午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状元,授修撰。历事永乐、景泰五朝,宣德初直南宫,进侍讲学士,进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1444)入文渊阁典机务。第二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蒙古族瓦剌部俘虏,京师大震。有人主张南迁。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高声道:“欲迁者可斩!”陈循说:“于侍郎言是。”支持于谦。一些朝臣拥立郕王(景帝)即皇帝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而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夺门之变”后,英宗复位,由于石亨等指控大臣于谦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天顺五年(1461年),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一五
梁惠(一四一八——一四九〇),字宗泽,号鹤洲。新会县(今属广东)人。明代宗景泰七年(一四五六)举人,任梧州府教授,署苍梧县令。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一、民国《开平县志》卷三二。

人物简介

维基
胡荣(1425年—?),字希仁,号东洲,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人,军籍。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十七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百四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四名。历官户科给事中、广东按察司提学佥事,成化十一年四月升浙江提学副使。二十年五月复拜福建按察司副使,弘治元年七月升广西右参政。著有《道器图》、《东洲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靖之,号方洲。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擢都给事中。言京卫武职,人员既众,又多老弱,宜严加考核。格不行。宪宗时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以病免归。致仕后家居三十年,累荐不起。工书画,能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集》。
沧海遗珠
张宁(1426-1498)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工书画,能诗。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集》。
槜李诗系·卷九
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人(或云海宁人,误。)七岁题画龙,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景泰甲戌登进士,受知于少保谦、姚尚书夔,授礼科给事中。内阁陈循、王文以子不得举,中伤考官,宁疏言其失大臣体,又疏请裁止曹、石陈乞等事,闻者竦然。天顺中,奉使朝鲜,馈遗一无所受。朝鲜为树亭曰却金,陪臣朴元亨从游太平馆,宁赋百韵诗,朴随手和之,殊不相下。宁得溪流才白春前雪,柳折新黄夜半风。朴乃阁笔曰:不能和矣。升都给事中。宪宗朝首劝经筵,又荐起王竑、李秉,诸大臣不悦。太后生辰,设斋醮,礼官敛大臣金钱祈福,宁言不可。给事中王徽等劾内阁李贤,宁又合六科申救,人益忌之,出知汀州。未几乞归,家居三十年,日杜门以琴书自娱。放志山水,䌽舟蜡屐,随意所之,兴至成文,呼笔立就。性喜绘事,特饶姿逸,然不轻与人点染。没后无子,有二妾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著有方洲集。是时风雅寝微,宁力为振起。厥后董许朱陈辈出,武原诗学所以独盛于他邑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甲戌进士,除礼科给事中,出为汀州知府。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诗谈》:海盐张靖之,高雅得唐调。《艺苑卮言》:张靖之如小棹急流,一瞬而过,无复雅观。 《国雅》:靖之纵调骋情,颇称作者。其《采莲》《昭君》,风力丹彩俱备,堪以陶写幽心。至「林叶经霜尽,河冰近午开」,是前贤末振语。殷璠所谓意新理惬,斯得之。 《紫桃轩杂缀》:张黄门靖之负海内重名,与时不能俯仰,拂衣早退,性喜绘事,不轻与人点染。馀少时曾见其《海天落照》、《石梁飞瀑》二帧,极诡丽奇伟之观。近又见李白看庐山瀑布图》,泉壑树石,纵横森布,一唐帽红衫人,仰面掀须,豪态溢出,知其有倾河倒峡之气郁盘于胸也。抑先生假以自寓乎? 《无声诗史》:张晴之诗思敏捷,工人物山水。 《静志居诗话》:黄门致仕归,筑方洲草堂于海澨,叠石为山,上有峰曰「苍玉」、曰「拄颊」、曰「小飞来岩」、曰「宿雨」、曰「滴露洞」、曰「归云坡」、曰「兰雪岫」、曰「茶烟峤」、曰「咏月誉」、曰「卓笔泉」、曰「洗砚池」、曰「英山」,皆刂于石,而通目之曰「一笑山」。家居三十年,歌诗画笔与云东逸史齐称。暮年无子,有二婢子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有司以闻,诏旌为「双节」。释明秀诗云:「交剪云鬟报主恩,镜台花落洗头盆。同心誓死方洲上,霜月寥寥夜照门。」一时和者甚众。黄门尝过杭州,泼墨写《目关飞鸿手挥五弦图》,纵横潦草,侍婢笑之。题诗云:「闲寻败笔作图画,小鬟侍立笑欲倒。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所云小鬟殆即寒香、晚翠乎? 田按:靖之成化中以给事中使朝鲜,有《赠朴判书》诗云:「朝鲜贤臣朴判书,老成风雅非凡儒。缑山玉笙凤凰侣,弱流铁网珊瑚株。鸭绿江头始相见,雅度清谈便依恋。曲池春水晓同吟,驿路东风夜共燕。」判书名元亨,朝鲜陪臣充馆伴者也。靖之游太平馆赋七言长律六十韵,朴随和之,殊不相下。靖之得「溪流残白春前雪,柳拆新黄夜半风」之句,朴搁笔曰:「不能属和矣!」靖之对客挥毫,惊动远裔,马工不如枚速矣!)
维基
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明英宗夺门复辟后,曹吉祥、石亨窃政,事关礼部者,张宁均朝中裁损,英宗遂知。当时朝鲜王朝与相邻的毛怜卫仇杀,诏令张宁同都指挥武忠调解。升礼科都给事中。因救王徽而得罪给事中李贤,出为福建汀州府知府,有政绩。以病免归。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复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480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四
泰字亨父,太仓人。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修撰。有《沧洲集》十二卷。 (《升庵集》:张亨父诗句清拔,名于一时。其《正月十六日》诗云:「长安元夕少灯光,此夜欢娱觉更忙。十里东风吹翠袖,九门银烛照红妆。虹桥禦陌争春步,云阁谁家晚香?醉著吟鞭急归去,老夫当避少年狂。」其手书稿,慎于先师李文正公处见之。 《南濠诗话》:张修撰亨父工于诗,尝岁晚与翰林诸公联句有云「生事残年话,风流后辈誇」,竟以是月卒,亦诗谶也。 田按:亨父才华烂漫,与陆鼎仪、陆文量号「吴中三凤」。馆选时,刘文安为院长,语某吉士云:「古诗、律诗各右体裁,与亨父叩其妙可也。」其为老辈推重若此。)
维基
张泰(1436年—1480年),字亨父,号沧洲,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文学家。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年(1460年)庚辰科会试中副榜,八年(1464年)甲申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成化十六年(1480年)升翰林院修撰,踰月得暴病卒。
罗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9—1508 【介绍】: 明湖广益阳人,字时泰,号南洲。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使两广,以清廉干练著称。迁山东佥事,转四川副使,皆有善政。历江西按察使,仕终贵州参政。
维基
罗安(1439年—1508年),字时泰,号南洲,湖广长沙府益阳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成化四年(1468年)戊子科湖广乡试第八十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三百三十五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十八名。授户部主事,二十三年丁未擢山东按察佥事,弘治六年癸丑(1493年)迁四川按察副使,十三年陟江西按察使,十五年改贵州右参政,明年乞休,不俟命归,阅五年,正德三年戊辰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20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成化二年进士。工诗善画,官至右都御史,后辞官附宁王朱宸濠。正德间,宸濠谋反事败,被杀。有《世史积疑》。
维基
李士实(1443年—1519年),字若虚,号白洲,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成化初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正德末年,因参与宁王之乱被处决。江西乡试第七十四名。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以按察副使提学浙江。累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弘治十三年(1500年)升刑部右侍郎。正德间,官至右都御史,管都察院事。正德八年致仕。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叛,李士实是主要谋士之一。宁王兵败,李士实被擒伏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0—1516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志仁,号麟洲。杨守陈子。成化十一年进士。历仕湖广、山东副使。弘治七年河决张秋,宦官李兴等以治河为名,威虐百姓,絷辱按察使。茂元上疏乞召还李兴等,反为兴等诬陷下狱。山东父老遮道诉茂元冤。旋得言者交章救,谪长沙同知。后迁广西参政,正德中刘瑾索贿不予,勒令致仕。谨诛,起复,官终刑部侍郎。
甬上耆旧诗·卷十二
字志仁。生能视烈日,久不眩。六岁所读书,一过即诵。客或指铜炉使作破题,应声曰:范金以为体,然火以为用。及长,策名俱高等。授刑部曹,善执法。尚书林公聪倚以为重,凡事关会鞫,俱使兼理,人称为掌三法司。同曹主事杨仕伟以事忤汪直,诬坐受贿,徵其赃。仕伟廉不能输,同曹敛手莫敢顾,公独为代输,且手署曰:刑部主事杨茂元俸银十两。直见之,诧曰:此人大好胆气。仕伟遂得白。出虑江南囚多,释冤狱。后曹录其论,奏为式,由郎中迁湖广副使。弘治二年,改山东,适河决张秋,公乃陈三事各一疏合上。其一言天下事任专则功成,官多则民扰。今河决张秋,事诚至急。皇上既命都御史刘大夏来治,复遣太监李兴、总兵平江伯陈锐同治之。以张秋方掌地,而三大臣群聚于此,费用万亿,此可寒心。臣闻各官初至,祭大河之神,天气阴晦,帛久不然。及将焚,忽结为人形,面目毕具,万人惊骇。此神明特垂警戒。乞朝廷将太监总兵取回,独用大夏。盖大夏不妄费财,不携妻子,不惮劳苦。若朝廷专其任,重其权,自可责以成功。且水阴象也,欲消其变,宜严宫禁,重边防。近闻后戚家威权太盛,其假名号横行河道间,不可胜数,乞稍裁抑。况运道未通,外敌不知,国家有十年之积,恐生觊觎。宜严加堤备,庶使地变可消。后又陈治河诸策,乞命廷臣会议。其二言:近闻明旨,访求天下画工赴京供奉。臣谓自皇上御极,收用名贤,罢传奉之官,塞宝石之门,绝四方贡献,出奇禽异兽于外。时俱谓尧、舜复生。今甫七八年,而明诏及此,使人得窥圣心所向,此魏徵所以献十渐于太宗也。乞皇上挽初心,却小僻,收涣汗于既颁,天下幸甚。其三言:山东连年旱涝相仍,差科繁童,民至不能堪。近又差都知监右监丞李全前来镇守,加派供给,将何所出?况朝廷设官,可谓极备,不知此镇守复理何事?乞皇上即将李全取回,以苏民困。三事前后数千言,后家愤甚。兴锐亦指疏中焚帛数语,斥为妖言。诏遣锦衣百户胡节槛系如京。所至民遮路哭,节马至不前。及陛见,公挺身跪,不伏。上大怒,命系锦衣狱。而胡节独入,与诸中官泣白公冤,且具言遮道状。诸中官俱心动,为之解。上亦察其忠,谪同知长沙。其后河治一如公所策。论者谓公三事疏与文懿讲学听政疏义相表里,而剀切过之,若公可谓不负君父者也。公在官,数以疾乞身,不许,历迁广西参政。时逆瑾擅命使御史出查盘取赂,人谓公若以千金馈御史可免祸。公曰:千金非盗官帑,则下剥民脂。以此自救,是畏无妄之灾,而显犯有名之律,某誓死不为也。瑾遂勒公致仕。公以书寄子曰:昔求之不得,今不求而得之,喜可知矣。即日买舟归里。瑾诛,起迁副都御史,抚贵州,讨平篁子坪诸苗。再晋南刑部侍郎,卒于官。公为人强介独立,见义辄赴,毅然不可回。性孝友天至志成,文懿所未行。拓始祖及五世祖墓地,树碑益田。从弟二人早孤,以文懿所授田分给之,抚恤终其身。值大父母、父母讳辰,必斋素,尽日往吊。有丧者之家,虽数十里不烦其饮食。诸嘉言行,不能尽载。所著有麟洲稿。
维基
杨茂元(1450年—1516年),字志仁,号麟洲,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礼部尚书杨守陈之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登乙未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刑部郎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出为湖广按察使副使,改山东副使。弘治七年(1494年)治理黄河决口,因与中官对抗被弹劾,明孝宗下诏逮捕。当地百姓遮道诉节,乞求归还。朝议上,杨茂元坚持不跪,明孝宗大怒,置之入诏狱。当地百姓多次诉冤,加上言官论救,改为长沙同知,之后谢病归还。数年后,起用为安庆府知府,升广西左参政。正德四年(1509年)刘瑾派监察御史孙迪索贿不成,被勒令致仕。刘瑾被诛杀后,起任为云南左布政使,再以右副都御史担任贵州巡抚,改负责南京都察院,官至刑部右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时营建殿房甚多,所费巨万,储屡上书切谏。又请早立储君,不报。宁王朱宸濠叛,帝自南征,储等扈从。群小欲导帝游浙西、江汉。储等跪谏行宫门外,乃许不日还京。世宗即位,被劾乞归。卒年七十七,谥文康。有《郁洲遗稿》。
全粤诗·卷一四七
梁储(一四五三—一五二七年),字叔厚,号郁州。顺德人。明宪宗成化十年(一四七四)举于乡,十四年会试第一,廷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进侍讲洗马,掌翰林院学士。迁吏部右侍郎,进尚书,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卒赐太师,谥文康。有《郁洲遗稿》十卷。《明史》卷一九〇、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有传。梁储诗一卷,以嘉靖四十五年刊本《郁洲遗稿》(又名《梁文康公文集》)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年顺德梁氏丝轮堂刊本《郁洲遗稿》(简称丝轮堂刊本)、四库全书本《郁洲遗稿》(简称四库本)。
明诗纪事·丙签·卷七
储字叔厚,广东顺德人。戍化戊戌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洗马、学士、少詹,擢吏部侍郎,进尚书,以事降侍郎。寻复职,加太子少保,调南吏部。召还,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屡加少傅、太子太傅、少师、太子太师,进建极殿大学士,再进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康。有《郁洲遗稿》十卷。
维基
梁储(1451年—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广东顺德县(今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石肯村巷口坊)人,官至内阁首辅。成化、弘治年间景泰二年(1451年),梁储生于南海( 今属佛山市南海区 ) 石肯村巷口坊,师从陈白沙门下。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会试第一名,传胪二甲第一名(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翰林院编修、经局校书。弘治四年,进翰林院侍讲。改太子洗马,在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后登基为明武宗)。之后负责册封安南,拒绝馈赠。久之,升翰林学士,同修会典,迁少詹事,拜吏部右侍郎。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寅参加乡试,梁储对其文章颇为赞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5—1534 【介绍】: 明扬州府仪真人,字公献。成化二十年进士,累官江西右布政。宁王朱宸濠不法,诸司多为所制,瓒独不屈,以治行晋应天府尹。历山东巡抚,官终南京兵部右侍郎,嘉靖元年致仕归。有《雪洲文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八
瓒字公献,仪真人。成化甲辰进士,授南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四川参议。历浙江参政,江西、湖广布政使,召拜应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迁南兵部侍郎。有《雪洲集》十四卷。 (《四库总目》:瓒诗多伉厉之响。)
维基
黄瓒(1455年—1524年),字公献,号雪洲,南直隶扬州府仪真县人。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二甲第八十二名进士。初任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父丧归家。服阕,复任旧职,升南京户部郎中。弘治十五年(1502年)二月升四川右参议,督办松潘等地。母丧丁忧,补四川左参议,分守保宁。正德四年(1509年)十一月调浙江右参政,七年八月升江西右布政使,九年正月迁湖广左布政使。十年二月转应天府府尹,十二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十三年五月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正德十六年六月应诏自陈乞致仕,许之。卒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享年七十。四年二月赐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