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四
禅师洪諲者。襄水人也。传失其氏(或云生于扈氏)。隐于衡岳之三生藏。有湘阴男子。邦称右族。来游福严。即諲室。见諲气貌闲靖。一钵挂壁。莫能亲疏之。倾爱之忘去。谓曰。师宁甘长客于人。亦欲住山乎。我家神鼎之下。邻寺吾世植福之地。久无住持者。可俱往。諲笑曰诺。乃以己马驮諲还。諲至。设鱼鼓粥饭。如诸方。一年而成丛席。十年而有众三十辈。僧契嵩少时游焉。諲坐堂上。受其展。指庭下两小瓮。咤曰。汝来乃其时寺。今年始有酱食矣。明日将粥。一力挟筐。取物投僧钵中。嵩睨上下。有即咀嚼者。有置之自若者。嵩袖之下堂出。以观皆碎饼饵。问诸耆老。曰此寺自来不煮粥。脱有檀越请应供。諲次第拨僧赴之。祝令𢹂乾残者。归纳库下。碎焙之。均而分俵。以当面也。堂头言。汝来适丁其时。良然。嵩大惊。有木床一。夜则諲坐其上。三十辈者环之。听其诲语。諲曰。洞山颂曰。贪瞋痴。太无知。果赖今朝捉得伊。行即打。坐即槌。分付心王子细推。无量劫来不解脱。问汝三人知不知。古人与么道。神鼎即不然。贪瞋痴。实无知。十二时中任从伊。行即往。坐即随。分付心王无可为。无量劫来元解脱。何须更问知不知。又尝曰。无量劫来赁屋住。至今不识主人公。借问诸人还识主人公也未。良久云。若有人问神鼎。向伊道作么作么。又云。不得作主人公话会参。智度寺沙门本延。谒諲夜语。还谓郡将曰。諲公所谓。本色老宿。惜陆沈山中。郡以礼请开法。諲辞免不得已曰。山僧年十八游方。亦无正意参禅。只欲往东京。听一两本经论。以答平生。何期行到汝州。忽值风发吹上首山。见个老和尚。劈头槌一槌。当时浃背汗流。礼却三拜。如今思量。悔不当初。束缚送去首山后。却归乡井。古寺闲房。任运过时。岂不快哉。虽然如是。官不容针。私通车马。今日有一炷香。也要对众烧却。供养此老。只是汝州土宜。乃升座问答罢。又曰。斋会已具。僧俗已集。问答已毕。佛法成办。只将此善。上祝 今上皇帝圣寿无疆。便下座。道俗欢呼。以为未始见也。于是諲声名普闻。僧问。鸟窠侍者。欲往诸方。学习佛法去。鸟窠但吹布毛。便悟去。如何。諲曰。此事即知。此人久积净业。旷劫修行。方能了解。乃拈布毛举似。复吹之曰。会么。不得辜负老僧。良久曰。我在首山。与汾阳师兄。曾如此说。汾阳作偈曰。侍者初心慕胜缘。辞师拟去学参禅。鸟窠知是根机熟。吹毛当下得心安。看他吐露。终是作家。又曾同作拄杖子偈。昭曰。一条拄杖刺蝎。劲直螺纹爆节。寻常肩上横担。大地乾坤挑斡。𭣟开懵钝顽痴。打破伶俐尖黠。如今卓在面前。诸方作么拈掇。我即不与么道。僧曰。愿闻和尚偈。偈曰。得处不在高峰。亦非浅溪深壑。如今幸得扶持。老病是为依托。僧问。有问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答曰。我不将小意对阇梨。諲曰。若有问神鼎。但向道。此一问岂是小意。会么。首山大似担水河头卖。神鼎只解就窝里打。良久曰。相见不扬眉。君东我亦西。有时示众曰。雨下阶头湿。晴乾又没泥。姨姨娘姊妹。嫂嫂阿哥妻。若与么会得。犹是长连床上粥饭僧。作么生道得一句。作个出格道人。有么。良久云。适来有一人。为蛇𦘕足。踣跳上梵天。𡎺著帝释鼻孔。帝释恶发。雨似盆倾。诸人还觉袈裟湿么。有僧自汾州来(传是举道者)。諲倚拄杖曰。一朵峰峦上。独树不成林时如何。僧曰。水分江树浅。远涧碧泉深。又问。作么生是回互之机。僧曰。盲人无眼。又问曰。我在众时。不会汾阳一偈。上座久在法席。必然明了。僧曰。请和尚举看。諲曰。鹅王飞鸟去。马头岭上住。天高盖不得。大家总上路作么。僧举起坐具曰。万年松在祝融峰。諲曰。不要上座答话。试说看。僧曰。忽忆少年曾览照。十分光彩脸边红。即拂衣去。諲曰。弄巧成拙。僧请益首山答佛话。諲作偈曰。新妇骑驴阿家牵。谁后复谁先。张三与李四。拱手贺尧年。从上诸圣。总皆然。起坐忪𢥃没两般。有问又须向伊道。新妇骑驴阿家牵。乃又曰。虽然如此。犹未尽首山大意。进曰。如何尽首山大意。諲曰。天长地久。日月齐明。又作偈曰。长安甚乐到人稀(千圣同源)。到者方知不是归(方可较些子)。直道迥超凡圣外(有人不肯在)。犹是曹溪第二机(青霄有路)。郴州道俗。即山迎请。住王莽山。不赴。僧问。佛不违众生之愿。为甚有请不赴。諲曰。莫错怪老僧好。有偈曰。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若人解了如斯意。大地众生无不彻。諲德腊俱高。丛林尊仰之。如古赵州。同曰神鼎。闲书壁作偈曰。寿报七十六。千足与万足。若问西来意。彼此莫相触。何付嘱。报你张三李四叔。山又青水又绿。殁时年八十馀。諲少年时。与耆宿数人。游湘中。一僧举论宗乘。颇博敏。会野饭山店供办。而僧论说不已。諲曰。上人言三界惟心万法惟识。惟识惟心。眼声耳色。何人之语。僧曰。法眼大师偈也。諲曰。其义如何。对曰。惟心故根境不相到。惟识故声色摐然。諲曰。舌味是根境否。对曰是。諲以箸挟菜置口中。含胡而言。曰何谓相入耶。坐者相顾大惊。莫能加答。諲曰。路涂之乐。终未到家。见解入微。不名见道。参须实参。悟须实悟。阎罗大王。不怕多语。 赞曰。不欲争虚气于形迹之间。唯务收实效于言意之表者。憃叟论也。予观神鼎。殆庶几。无愧此言。得道时未壮。隐于南岳二十年。乃领住持事。又二十年。方开堂说法。然皆缘起于他。寔非己意。譬如夜月行空。任运而去至。于甘枯淡。以遂夙志。依林樾以终天年。可以追媲其师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洪諲者。生扈氏。襄水人。自受首山印记。隐衡岳三生藏。有湘阴男子来游。即师室见师。气貌闲静。一钵挂壁。莫能亲疏。爱之忘去。谓曰。师宁甘长客于人。亦欲住山乎。家神鼎下邻寺。乃吾世植福之地。久无住持者。可俱往。师笑曰。喏。乃以己马驮师还。十年始成丛席。一朽床为说法座。甘枯淡。无伦比。僧契嵩。少时游焉。师坐堂上受其展。指庭下两小瓮。诧曰汝来。乃其时。寺始有酱食矣。明日将粥。一力挟筐。取物投僧钵中。嵩睨上下。有即呾嚼者。有置之自若者。嵩袖之下堂。出以观。皆碎饼饵。问诸耆老。曰。此寺自来不煮粥。脱有檀越请应供。諲次第拨僧赴之。祝令𢹂乾残者。归纳库下。碎焙之。均而分俵。以当面也。堂头言汝来。适丁其时。良然。嵩大惊止此。已见諲老平生尔。他具灯录。 系曰。颂古自汾阳始。观其颂布毛公案。曰。侍者初心慕胜缘。辞师拟去学参禅。鸟窠知是根机熟。吹毛当下获心安。与胡僧金锡光偈。看他吐露。终是作家。真寔宗师一拈一举。皆从性中流出。殊不以攒华叠锦为贵也。
释洪准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读诵篇
洪准禅师。桂林人。从南禅师游有年。天资纯至。未尝忤物。闻人之善。如出诸己。喜气津津。生眉宇间。闻人之恶。必合掌扣空。若追悔者。见者莫不笑之。而其真诚如此。终始一如。暮年不领院事。寓迹于寒溪寺。寿已逾八十矣。平生日夕无他营。为眠食之馀。惟吟梵音。赞观世音而已。临终时。门人弟子皆赴檀越。惟一仆夫在。师携磬坐土地祠前。诵孔雀经一遍告别。即安坐瞑目。三日不倾。乡民来观者堵立。师忽开目而笑。使坐于地。有顷门弟子还。师呼立其右。握手如炊熟久。寂然视之去矣。神色不变。颊红如生。道路塑其像龛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余洪道,号梅檐,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与俞文豹同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03 【介绍】: 宋升州上元人,字惟清。五岁能诗,未冠著有《龆年集》。南唐李煜时举进士,有声于时。入宋,登太宗雍熙二年进士第。累迁比部员外郎,知郴、舒二州。真宗咸平二年直史馆,奉命使荆湖按视民事,条奏利病甚众。以才干凡五受命使西北议边要。后坐事削籍流儋州,会赦移惠州,至化州卒。有文集。
全宋诗
洪湛(九六三~一○○三),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南唐进士,归宋,又举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为归德军节度推官。入直史馆。端拱中历知容、郴、舒诸州。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复直史馆,出使荆湖,还,判三司磨勘司,同知贡举。五年,使陕西,因贡举受贿事连累,中途召还,削籍流儋州。六年,移惠州,未至,卒,年四十一。未弱冠时即著《龆年集》十卷,《新安志》卷六谓其有集十五卷,均佚。《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九七
洪湛(九六三——一○○三),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幼好学,五岁能为诗。未冠,录所著《龆年集》十卷,有声。雍熙二年进士及第,解褐归德军节度推官,召还授右拾遗、直史馆。以请立太子,出知容、都、舒州。咸平二年召还,复直史馆,判三司都磨勘司,与王钦若同知贡举。后被诬削籍流儋州,咸平六年卒,年四十一。《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洪大冲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二年(1009)任康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后族,字洪宁。忠直,多智略。圣宗开泰初,补御□郎君。累官唐古部节度使。
洪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二
洪鼎,升州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湛子。大中祥符四年进士,官至度支员外郎、直史馆、盐铁判官、判吏部南曹,曾知舒州。见《宋史》卷四四一《洪湛传》,《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一○,宋庠《元宪集》卷二八《赐知舒州洪鼎敕书》。
林洪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六八
林洪范,真宗时人。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一载仁宗时有建州人林鸿范,其乡布衣徐复学《》,听鸿范说《》而忽若有得,未知是否即此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洪圣保,女。居莆田(今属福建)将军岩诵经十余载,年五十于惠安龙泉出家。仁宗皇祐间卒。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洪英(一○一二~一○七○),俗姓陈,号宝峰英禅师,邵武(今属福建)人。初依曹山雅禅师,后为黄龙南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七),南岳下十三世。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居庐山圆通寺。二年,开法于石门。迁隆兴府泐潭(同上书)。三年卒,年五十九。《禅林僧宝宝传》卷三○有传。今录偈五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十
禅师名洪英。出于陈氏。邵武人。幼警敏读书。五行俱下。父母钟爱之。使为书生。英不食。自誓恳。求出家。及成大僧。即行访道。东游至曹山。依止耆年雅公。久之辞去。登云居。眷岩壑胜绝。为终焉之计。阅华严十明论。至为真智慧无体性。不能自知无性。故为无性之性。不能自知无性。故名曰无明。华严第六地。曰不了第一义。故号曰无明。将知真智慧本无性。故不能自了。若遇了缘而了。则无明灭矣。是谓成佛要门。愿以此。法绍隆佛种。然今诸方。谁可语此。良久喜曰。有积翠老在。即日造黄檗。谒南禅师于积翠。夜语达旦。南公加敬而已。时座下龙象杂还。而英议论。尝倾四座。声名籍甚。尝游西山。遇南昌潘居士。同宿双岭。居士曰。龙潭见天皇时节。冥合孔子。英惊问何以验之。曰。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师以为如何。英笑曰。楚人以山鸡为凤。世传以为笑。不意居士。此语相类。汝擎茶来。我为汝接。汝行益来。我为汝受。汝问讯。我起手。若言是说。说个什么。若言不说。龙潭何以便悟。此所谓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以世尊之辩。亦不能加此两句耳。学者但求解会。譬如以五色。图𦘕虚空。鸟窠无佛法可传授。不可默坐。闲拈布毛吹之。侍者便悟。学者乃曰。拈起布毛。全体发露。似此见解。未出教乘。其可称祖师门下客。哉九峰被人问。深山里有佛法也无。不得已曰有。及被穷诘无可有。乃曰。石头大者大。小者小。学者卜度曰。刹说众生说。三世炽然说。审如是教乘自足。何必更问祖师意旨耶。要得脱体明去。譬如眼病人。求医治之。医者但能去翳膜。不曾以光明与之。居士推床惊曰。吾忧积翠法道。未有继者。今知尽在子躬厚自爱。双岭顺禅师问。庵中老师。好问学者。并却咽喉唇吻。道取一句。首座曾道得么。英乾笑已。而有偈曰。阿家尝醋三赤喙。新妇洗面摸著鼻。道吾答话得腰裈。玄沙开书是白纸。于是顺公屈服。以为名下无虚士。有同参在石门。分座接纳。英作偈寄之曰。万锻炉中铁蒺藜。直须高价莫饶伊。横来竖去呵呵笑。一任傍人鼓是非。熙宁元年。首众僧于卢山圆通寺。学者归之如南公。明年春。南公下世。冬十月英开法于石门。又明年六月。知事纷争。止之不可。初九日谓众曰。领众不肃。正坐无德。吾有愧黄龙。呼维那。鸣钟众集。叙行脚始末曰。吾灭后火化。以骨石藏普通塔。明生死不离清众也。言卒而逝。阅世五十有九。坐四十三夏。 赞曰。英厌纷争之众。而趋死。又诫以骨石藏普通塔。其以死生为儿戏乎。晋魏舒丧其室。一恸而止。曰。吾不及庄周远甚。桓温殷浩儿时戏。温弃鞭。而浩取之。温后喜曰。吾固知浩出吾下。古人哭泣戏剧之间。自验其材如此。英叹领众不肃。而愧黄龙。自鞭不赦。可以为法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101 【介绍】: 即耶律洪基。辽代皇帝。字涅邻,契丹名查剌。兴宗子。重熙二十四年即位,改元清宁元年。清宁九年,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夺位之谋。咸雍二年,改国号契丹为辽,国号始定。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置博士、助教。然信用耶律乙辛,谗杀皇后。太康三年,废太子浚(旋亦为乙辛谋杀)。七年,始查乙辛之奸,又二年,杀之。晚年佞佛,曾一年饭僧三十六万,属部多起反抗。辽势渐衰。在位四十六年。
洪牧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五年(1072)任潮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31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字思诚。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中,为成都县簿,受命安抚雕门族乱,谕以利害,使之归服。徽宗时累迁熙河兰湟路转运使,兴鼓铸、榷酤、市易,博籴安西米,创烽火台。后以龙图阁待制致仕。
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洪中孚(一○四九——一一三一),字思诚,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神宗朝登第,试校书郎,授黄冈尉。元祐中,为成都县主簿。徽宗朝,历任提举河东常平、转运判官、副使、户部侍郎,知太原府、永兴军、成德军,真定府路安抚使。历职直龙图阁、集英殿修撰、徽猷阁直学士、显谟阁直学士。政和六年,为中贵人谭稹所劾,夺职,以中大夫、龙图阁待制致仕。绍兴元年卒,年八十三。见《新安志》卷七《洪尚书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南昌人,字鸿父。洪炎弟。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历知台州军。坐元符中上书邪,入党籍,编管江州。与兄朋、刍、炎俱以文词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