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洗浴
洗澡。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丹阳 宣騫 母,年八十矣,亦因洗浴,化为黿。”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汤在这里,盆在这里,请爬下去洗浴。” 鲁迅 《花边文学·水性》:“天气接连的大热了近二十天,看 上海 报,几乎每天都有下河洗浴,淹死了人的记载。”参见“ 洗澡 ”。
分類:洗浴洗澡
《國語辭典》:洗澡  拼音:xǐ zǎo
用水洗身。《西游记》第一回:「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红楼梦》第二五回:「林黛玉信步便往怡红院中来,只见几个丫头舀水,都在回廊上围著看画眉洗澡呢!」
《漢語大詞典》:盥澡
洗浴。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他纔闻佳报,就把孽身躯向盆中盥澡,又谁知那锦添花神难免俗,暗趋炎鬼也呵脬。”
分類:洗浴
《漢語大詞典》:淬浴
洗浴。周礼·春官·鬯人“凡王之齐事,共其秬鬯” 汉 郑玄 注:“给淬浴。” 贾公彦 疏:“以鬯为洗浴……使之香美也。”
分類:洗浴
《國語辭典》:出浴  拼音:chū yù
沐浴完毕,离开浴池时。如:「这幅美人出浴图,是他最近完成的力作。」宋・陆游〈晚兴〉诗:「小蹇追凉处,轻衫出浴初。」《水浒传・第二二回》:「说罢,便请宋江弟兄两个洗浴。随即将出两套衣服、巾帻、丝鞋、净袜,教宋江弟兄两个换了出浴的旧衣裳。」
分類:洗浴完毕
《漢語大詞典》:坐汤(坐湯)
谓在温泉洗浴。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辞青》:“都人结伴呼从,於 西山 一带看红叶,或於 汤泉 坐汤,谓菊花水可以却疾。”
分類:温泉洗浴
《国语辞典》:冷浴  拼音:lěng yù
以约摄氏二十度的冷水洗浴。浴后用乾毛巾摩擦皮肤,直至发红为止。可达到强化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神经机能等健身目的。
《国语辞典》:冷水浴  拼音:lěng shuǐ yù
以冷水洗浴。浴后可用乾毛巾摩擦皮肤,直到其发红为止。可达到强化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神经机能等健身目的。
《漢語大詞典》:渜濯
给尸体洗浴过的温水。仪礼·士丧礼:“渜濯弃于坎。” 郑玄 注:“沐浴餘潘水、巾櫛、浴衣,亦并弃之。古文渜作缘, 荆 沔 之间语。” 贾公彦 疏:“潘水既经温煮,名之为渜;已将沐浴,谓之为濯。已沐浴讫,餘潘水弃于坎。”
温室洗浴众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洗浴之功德。
洗浴五利
【佛学次第统编】
十诵律云洗浴五利: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
一、除垢 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秽悉皆除去也。
二、身清净 身清净者,谓澡浴身体,垢秽既除,则身体清净也。
三、除寒冷 除寒冷者,谓澡浴身体,则清净和畅,一切寒冷自除也。
四、除身中风 除身中风者,谓澡浴身体,得无寒冷,则风邪等病自除也。
五、得安稳 得安稳者,谓澡浴身体,既无风邪,则四支自得安稳也。
五利──洗浴五利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
十诵律云: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梵语舍卫,华言丰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耆域,华言能活。)
〔一、除垢〕,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秽悉皆除去也。
〔二、身清净〕,身清净者,谓澡浴身体,垢秽既除,则身体清净也。
〔三、除寒冷〕,除寒冷者,谓澡浴身体,则清净和畅,一切寒冷自除也。
〔四、除身中风〕,除身中风者,谓澡浴身体,得无寒冷,则风邪等病自除也。
〔五、得安隐〕,得安隐者,谓澡浴身体,既无风邪,则四支自得安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