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泾塘(泾塘)
宋史河渠志运港在泾塘向里二十里比之新泾水势稍缓若就此筑堰决可永久
《骈字类编》:南泾(南泾)
唐 陆龟蒙 南泾渔父 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问其所以渔,对我真蹈道。
《骈字类编》:泾灞(泾灞)
唐 吕温 登少陵原望秦中诸川太原王至德妙用有水术因用感叹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骈字类编》:泾桥(泾桥)
汉书何并传初邛成太后外家王氏贵而侍中王林卿通轻侠倾京师后坐法免宾客愈盛归长陵上冢因留饮连日并恐其犯法自造门上谒谓林卿曰冢閒单外君宜以时归林卿曰诺先是林卿杀婢婿埋冢舍并具知之以非已时又见其新免故不发举欲无令留界中而已即且遣吏奉谒传送林卿素骄惭于宾客并度其为变储兵马以待之林卿既去北渡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叱吏断头持还县所剥鼓置都亭下署曰故侍中王林卿坐杀人埋冢舍使奴剥寺门鼓吏民惊骇
《骈字类编》:泾洛(泾洛)
史记匈奴传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骈字类编》:泾俗(泾俗)
唐书朱忠亮传朱忠亮字仁辅宪宗立加御史大夫泾州将杨琦谋拒诏为乱方集诸校计事屋坏琦压死乃授忠亮泾原四镇节度使泾俗旧多卖子忠亮以财赎免者前后数百
《漢語大詞典》:四泾(四涇)
指 江 、 河 、 淮 、 济 四水。管子·轻重戊:“疏三江,凿五湖,道四涇之水。” 郭沫若 等集校:“‘四涇之水’即四经水,亦即四瀆也。”参见“ 四瀆 ”。
《國語辭典》:四渎(四瀆)  拼音:sì dú
古代江、淮、河、济诸水的总称。见《尔雅。释水》。江、淮、河、济古时皆独流入海,今淮夺于运河,济夺于黄河,四渎仅存其二。
《骈字类编》:泾谷(泾谷)
山海经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
《骈字类编》:泾关(泾关)
唐 皎然 送韦秀才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骈字类编》:泾竭(泾竭)
郭璞九钟赞峣颓泾竭麟斗日薄九钟将鸣凌霜乃落
《國語辭典》:浊泾清渭(濁涇清渭)  拼音:zhuó jīng qīng wèi
比喻明辨是非,判别善恶。参见「清渭浊泾」条。唐。杜甫 秋雨叹诗:「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分類:泾水渭水
《國語辭典》:泾渭分明(涇渭分明)  拼音:jīng wèi fēn míng
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界限分明。语本《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后比喻是非好坏区别得非常清楚。《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分類:二水清浊
《漢語大詞典》:渭浊泾清(渭濁涇清)
泾水 清, 渭水 浊。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 沈砺 《咏史》:“ 渭 浊 涇 清本异流,当涂符讖趁时收。”参见“ 涇渭 ”。
《國語辭典》:泾渭(涇渭)  拼音:jīng wèi
泾水和渭水。泾水发源于六盘山,流经黄土区,挟带大量泥砂;渭水发源于秦岭,所经为崖壁陡峻的山谷,河水清澈。后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下不同。《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泾渭同波,薰犹共器。」
分類:泾水渭水
《漢語大詞典》:洋泾浜(洋涇浜)
旧时 上海 租界地名。该地 华 人洋人杂处,语言混杂,一些人以不纯正的英语跟 英 美 人交谈(语法依据汉语,词语来自英语),这种英语被讥称为“洋涇浜”英语。亦泛指不规范使用的外语。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上上下下都能讲几句‘洋泾浜’的 俄国 话-- 哈尔滨 人叫做毛子话。” 叶君健 《曙光》十四:“此人作为过去 上海 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一个巡捕头,虽然能讲几句洋泾浜英语,但不认识英文字。”
《漢語大詞典》:洋泾话(洋涇話)
指洋泾浜外语。多指英语。《文明小史》第五五回:“ 云绅 打着洋涇话説了三个字,是‘康密兴’, 楚涛 不等他説完,接着説了‘也斯’两字,头也不回的去了。”
分類:外语英语
《分类字锦》:移屯泾阳(移屯泾阳)
旧唐书郭子仪传吐蕃寇泾州诏子仪以步骑三万自河中移屯泾阳
分类:屯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