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想想
考虑。例如:让我想想。
思考一下。例如:想想他们的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像,设想,用祈使语气暗示惊讶。例如:想想看吧。
引起注意(如对某一观点)例如:想想我们的狼狈局面吧。
《国语辞典》:作秀  拼音:zuò xiù
1.秀为英语show的音译。意指表演、演出。作秀指演艺人员登台表演。如:「这位影视红星在南部作秀期间,场场爆满。」
2.在公开场合亮相,企图引起注意或出风头。如:「有些政治人物特意哗众取宠,处处作秀,以博取高知名度。」
《国语辞典》:留怀(留怀)  拼音:liú huái
小心、注意。《北史。卷二七。袁式传》:「式沉靖乐道,周览书传,至于诂训仓雅,偏所留怀。」
分类:小心注意
《國語辭典》:记号(記號)  拼音:jì hào
1.标记符号。《红楼梦》第七七回:「又命将那几包不能辨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记号上来。」也作「记认」。
2.用作标记的符号。如:「他的行李都已做记号了。」也作「记认」。
《国语辞典》:偷吃  拼音:tōu chī
1.未经允许,将食物拿来吃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曰:『我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了!』」
2.避开他人注意,暗中的吃。《红楼梦》第六九回:「这样好菜好饭浪著不吃,却往园里去偷吃。」
《漢語大詞典》:慎时(慎時)
注意季节变化。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秋暮离怀》:“到京师,水土自宜;趁程途,当节饮食,慎时保体。”
《国语辞典》:不著意  拼音:bù zhuó yì
不注意。《水浒传》第一六回:「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著意,心内自恼他。」《红楼梦》第三五回:「林黛玉自不消说,平素十顿饭只好吃五顿,众人也不著意了。」
《漢語大詞典》:极听(極聽)
非常注意地听。《艺文类聚》卷十三引 晋 王珣 《孝武帝哀策文》:“帷幙空张,肴俎虚荐。极听无闻,详视罔见。”
《國語辭典》:聆听(聆聽)  拼音:líng tīng
注意听闻。如:「路过的行人都不禁驻足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國語辭典》:冷门(冷門)  拼音:lěng mén
受人漠视、乏人问津的事物或行业。如:「冷门科系」、「冷门行业」。
《漢語大詞典》:顾意(顧意)
(1).注意,在意。《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昨日 夏大人 甚是不顾意,在京不知什么人走了风。”
(2).谓照顾情意。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
《漢語大詞典》:厝怀(厝懷)
关心,注意。宋书·蔡廓传:“ 羡之 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 蔡 ,吾徒不復厝怀。’”北史·儒林传序:“其《公羊》《穀梁》二传,儒者多不厝怀。”
分類:关心注意
《漢語大詞典》:错意(錯意)
在意,注意。错,通“ 措 ”。列子·说符:“有一丈夫方将厉之, 孔子 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错意。” 杨伯峻 集释:“《治要》引‘错’作‘措’。”战国策·魏策四:“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法家之流不能创始远图,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
分類:在意注意
《漢語大詞典》:系意(係意)
留意;挂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王朗 等﹞咸与 靖 书,申陈旧好”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为身择居,犹愿中土;为主择安,岂可以不繫意於京师,而持疑於荒裔乎?”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臣鉴戒:“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 高昌 ,屡以安危繫意。”
注意,留意。南史·王彧传:“至如贱者,否泰不足以动人,存亡不足以絓数,死於沟瀆,困於涂路者,天地之间,亦復何限,人不係意耳。”
分類:留意注意
《國語辭典》:眼慢  拼音:yǎn màn
1.眼神倦怠。《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近日新荷眉低眼慢,乳涨腹高。」也作「眼谩」。
2.没留神、不注意。《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原来赵正见王秀入茶坊去揩那头巾,等他眼慢,拿在袖子里便行。」
分類:一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