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欲泥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淫欲之秽浊如泥也。首楞严经合论曰:「淫心烦烧,名为热恼。淫事秽浊,名为欲泥。」
无为泥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泥洹为涅槃之变音,涅槃离一切之有为造作,故曰无为。无量寿经上曰:「无为泥洹之道。」
烦恼泥
【佛学大辞典】
(譬喻)烦恼能生菩提之华,故名为泥。以与泥能生莲相类故也。维摩经佛道品曰:「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邬波提舍泥
【佛学大辞典】
(杂名)Upades/ana,译曰业声。八转声之第二。
满泥
【佛学大辞典】
(杂语)Vande,又作漫提。译曰礼拜。观自在如意轮瑜伽法要曰:「行人面于西,漫提自在王,次礼馀方佛。」一本作满泥。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满泥自在王,梵语也。唐云礼拜,自在王者无量寿佛。」
摩诃夜泥
【佛学大辞典】
(术语)Maha%ya%ne(止格),译曰大乘。见大日经疏五。
翳泥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作瑿泥耶。鹿名,三十二相之一。(参见:伊尼延)
伊尼延
【佛学大辞典】
(杂语)Ain!eya,又作伊泥延,黳尼延,翳泥耶,瑿泥耶,尼延,因尼延,伊梨延陀。鹿之梵名也。玄应音义一曰:「伊尼延,或云尼延,皆讹也。正言黳尼延耶,此鹿王名也。,音乌贤切,黳乌奚切。」同二十二曰:「瑿泥耶,乌奚切,下市耎切,鹿王名也。旧经中伊尼延,又作因尼延,亦作尼延,皆一也。」名义集三曰:「伊尼延,或伊泥延,此云金色。」
萨他泥湿伐罗
【佛学大辞典】
(地名)Sadanis/vara,国名,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四。
嚩泥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婆那)
婆那
【佛学大辞典】
(杂语)Vana,又云饭那,嚩泥。译曰林。名义集二曰:「婆那,正言饭那,此云林。」梵语杂名曰:「林,嚩泥。」
苏泥怛罗
【佛学大辞典】
(异类)Sunetra,夜叉名。译曰妙目。见大孔雀经中。
铁城泥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五天使并地狱之苦状。泥犁者地狱之梵语。
泥多佛大
【俗语佛源】
原为禅宗之语,见《景德传灯录·昙华禅师》:「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俗语用泥多佛大比喻用力多、附益众,则造就也大。如宋·王安石《重游草堂次韵》诗云:「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宋代李璧注:「泥多佛大,俚语。」(李明权)
泥牛入海
【俗语佛源】
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称「春牛」。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至立春日绝早,用红绿鞭击之以迎春,并预示春耕之早晚。如唐·卢肇在谪连州时书《春牛榜子书》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用达春牛!」刘蒙又有诗句云:「村妇祈蚕分面茧,老农佔岁说泥牛」,这是以迎春牛乞丰年的一种风俗。但泥牛入海一词,乃源于《景德传灯录》卷八:「洞山(良介)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五灯会元·元日禅师》说:「三脚驴儿跳上天,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无名氏)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俗语佛源】
泥菩萨,泥塑的菩萨像,民间多泛指泥塑的神像等。「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如《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这句俗语还有几种变式。如于逢《金沙洲》三部十七:「郭有辉病了,看来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又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十三章四:「他们心里很踌躇,答应带路吗?在这兵荒时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李明权)
五欲淤泥
【三藏法数】
谓诸凡夫贪著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沉溺污秽,如在淤泥,自非身心清净,则不能受法,是故不为转法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