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4,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惊神泣鬼
惊天地泣鬼神
沬泣
抿泣
膋泣
龙髯攀泣
龙阳泣鱼
柳泣花啼
僧常慜(号 咷悲泣 )
刘玉(字 玉真、一泣 )
解体健(字 大生 庙号 泣 )
词典(续上)
鲛人泣珠惊神泣鬼
惊天地泣鬼神
沬泣
抿泣
膋泣
龙髯攀泣
龙阳泣鱼
柳泣花啼
佛类词典
僧泣多毗奈耶
其它辞典
王嗣(字 承宗 号 呼涕泣 )僧常慜(号 咷悲泣 )
刘玉(字 玉真、一泣 )
解体健(字 大生 庙号 泣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犍为资中人,字承宗。举孝廉,稍迁西安围督、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招抚羌胡,待以恩信,北境得以宁静。姜维北征,羌胡辄出马牛粮谷以为军资。迁镇军。从维北征,中流矢卒。戎夷送葬者数千人,号呼涕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并州人。出家后,修净土业,发誓愿生极乐。后游京洛,写《般若经》逾万卷。寻南游江表,附舶南渡,至诃陵国,复往末罗瑜国。欲诣中印度,渡海时商舶倾复而死,时年五十余。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常慜禅师者。并州人也。自落发投簪披缁释素。精勤匪懈念诵无歇。常发大誓愿生极乐。所作净业称念佛名。福基既广数难详悉。后游京洛专崇斯业。幽诚冥兆有所感徵。遂愿写般若经满于万卷。冀得远诣西方礼如来所行圣迹。以此胜福回向愿生。遂诣阙上书请于诸州教化抄写般若。且心所至也天必从之。乃蒙授墨敕。南游江表。敬写般若。以报天泽。要心既满。遂至海滨附舶南征往诃陵国。从此附舶往末罗瑜国。复从此国欲诣中天。然所附商舶载物既重。解缆未远起忽沧波。不经半日遂便沈没。当没之时商人争上小舶互相战斗。其舶主既有信心。高声唱言师来上舶。常慜曰。可载馀人我不去也。所以然者。若轻生为物顺菩提心。亡己济人斯大士行。于是合掌西方称弥陀佛。念念之顷舶沈身没。声尽而终。春秋五十馀矣。有弟子一人。不知何许人也。号咷悲泣。亦念西方与之俱没。其得济之人具陈斯事耳。 伤曰。悼矣伟人。为物流身。明同水镜。贵等和珍。涅而不黑。磨而不磷。投躯慧巘。养智芳津。在自国而弘自业。适他土而作他因。觏将沈之险难。决于己而亡亲在物。常慜子其寡邻。秽体散鲸波以取灭。净愿诣安养而流神。道乎不昧。德也宁堙。布慈光之赫赫。竟尘劫而新新。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玉,东莞(今属广东)人。宗从弟。端宗景炎末避乱乡曲。宋亡,隐居不仕。事见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四。全粤诗·卷四三
刘玉,字玉真。东莞人。学士刘继曾之子,刘宗之从弟。宋景炎间,熊飞勤王兵败,玉避乱乡曲。入元不仕。自以家世仕宋,不忘故君,酒酣赋诗,一字一泣。所作《赠内》一律,世传诵之。清郭文炳康熙二十八年《东莞县志》卷一二有传。诗一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解体健(1620年2月10日—17世纪),字大生,陕西西安府同州韩城县人。解体健幼年时父亲患病,他就在村社各庙号泣,祈求代替父亲生病,后来母亲也逝世,由兄嫂养育,事兄如父亲一样,顺治二年(1645年)中举人,三年(1646年)联捷进士,先在刑部观政,后获授武强知县,四年(1647年)改任龙阳知县,在两地均有政绩。
《韵府拾遗 缉韵》:膋泣
任士林感雉鸣赋猩血染而膋泣象齿几而身靡
《漢語大詞典》:龙髯(龍髯)
亦作“ 龙髥 ”。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清 叶方蔼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髥恨不廻。”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而 文宗 显皇帝 ,復为 英 法 联军所迫,北狩 热河 , 鼎湖 一去,龙髯不返。”
(2).帝王之须。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3).喻松叶;松。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清 叶方蔼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髥恨不廻。”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而 文宗 显皇帝 ,復为 英 法 联军所迫,北狩 热河 , 鼎湖 一去,龙髯不返。”
(2).帝王之须。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3).喻松叶;松。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漢語大詞典》:龙阳泣鱼(龍陽泣魚)
《战国策·魏策四》:“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餘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遂以“龙阳泣鱼”为失宠之典。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妾蒙主上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主上恩移宠衰,使妾有 龙阳 泣鱼之悲, 班姬 题扇之怨,奈何?”
分類:失宠
僧泣多毗奈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译曰略教。世尊临涅槃略说随方毗尼之教也。见有部百一羯磨十。梵Sam%ks!ipta-vinaya。
(术语)译曰略教。世尊临涅槃略说随方毗尼之教也。见有部百一羯磨十。梵Sam%ks!ipta-vin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