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33,分9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波澜
波光
凌波
绿波
清波
金波
波浪
伏波
恩波
春波
海波
碧波
微波
江波
波心
《國語辭典》:波澜(波瀾)  拼音:bō lán
1.波浪、波涛。《文选。刘桢。杂诗》:「安得肃肃羽,从尔浮波澜。」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比喻世事或人心的起伏变化。《晋。陆机。君子行》:「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3.比喻文章气势壮阔。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唐。方干 越中逢孙百篇诗:「上才乘酒到山阴,日日成篇字字金;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國語辭典》:波光  拼音:bō guāng
水波反映的光影。明。李流芳〈游西山小记〉:「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明。谭元春〈再游乌龙潭记〉:「电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作金银珠贝影,良久乃已。」
《國語辭典》:凌波  拼音:líng bō
1.上下起伏的波澜。晋。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娇。」
2.踏浪行进。《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宋书。卷七四。列传。臧质》:「仆训卒利兵,凌波电进。沈镇军、萧安南接舳连旌,首尾风合。」
3.步履飘逸轻盈。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漢語大詞典》:绿波
(1).绿色水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清潭远涨,緑波凝浄。” 唐 唐彦谦 《鸂鶒》诗:“一宿南塘烟雨时,好风摇动緑波微。” 清 姚范 《方颂椒山居记》:“苍巖崒嵂,緑波澹淡。” 朱自清 《威尼斯》:“在 圣马克 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2).比喻风吹绿草之状。 元 钱惟善 《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诗:“緑波草色连天远,不是寻常送别愁。”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芳草緑波吹不尽,只隔遥山。”
《漢語大詞典》:清波
(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
(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國語辭典》:金波  拼音:jīn bō
1.月光。亦指月。《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宋。苏轼 洞仙歌。冰肌玉骨词:「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2.映著月光的金色水波。南朝梁。武帝〈如炎〉诗:「金波扬素沫,银浪翻绿萍。」
3.酒。形容其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故称为「金波」。元。张养浩〈普天乐。画船开套〉:「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
《國語辭典》:波浪  拼音:bō làng
1.水面高低起伏的现象。
2.面容、面貌。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风套。二煞〉:「老保儿强把身躯纽,切驾的波浪上堆著霜雪,把关子的栲门上似告油。」
3.风趣。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我是寨儿中风月的元戎将,善吟咏会波浪,能撰梨园新乐章。」元。戴善甫《风光好》第二折:「一刬地疏狂,千般的波浪。诸馀的事行,难道是不理会惜玉怜香。」
《國語辭典》:伏波  拼音:fú bō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宋。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
《國語辭典》:恩波  拼音:ēn bō
恩泽。唐。岑参〈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诗:「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分類:帝王恩泽
《漢語大詞典》:春波
(1).春水的波澜。 南朝 宋 谢灵运 《孝感赋》:“荑柔叶於枯木,起春波於寒川。” 唐 张泌 《春晚谣》:“ 萧关 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2).指春水。 唐 杜牧 《送张判官归兼谒鄂州大夫》诗:“江雨春波阔,园林客梦催。” 宋 王安石 《元珍送緑石砚》诗:“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冷庐杂识·瑀华妹引 清 陆瑀华 《过蠡泽》诗:“桥边烟影淡无痕,桥外春波緑到门。”
分類:春水波澜
《國語辭典》:海波  拼音:hǎi bō
海浪。如:「海波汹涌」。唐。方干 题睦州乌龙山禅居诗:「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
《國語辭典》:碧波  拼音:bì bō
浮现在澄澈水面上的波纹。如:「远山含笑,春水碧波映小桥。」
《國語辭典》:微波  拼音:wéi bō
一种波长介于零点三公尺和千分之一公尺之间的电磁波。具有方向性及高频率。在通信、气象、天文、烹调方面应用广泛。
《漢語大詞典》:江波
江水;江中波浪。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引 谯周 《益州志》:“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 宋 朱熹 《次敬夫登定王台韵》:“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虎战龙争二十秋,江波日夜自东流。” 王统照 《遗音》:“江边的风,受了水气的调和,虽是秋末冬初,尚不十分冷冽,有时吹了些树叶子落到江波上,便随着微细的波花,无踪影的流去。”
《漢語大詞典》:波心
水中央。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一塔屹於波心。”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也许是一片白云偶尔投影在大海的波心。”
分類:水中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