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涣鳞(涣鱗)
水的波纹。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閶闔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分類:波纹
《漢語大詞典》:涟猗(漣猗)
亦作“ 涟漪 ”。 水面波纹;微波。《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晋 左思 《吴都赋》:“剖巨蚌於回渊,濯明月於涟漪。” 明 许潮 《午日吟》:“沧浪烟浄,涟漪风淡。” 冯德英 《苦菜花》第十章:“柳枝的影子映在水面上,随着那泛着涟漪的水面轻轻荡漾。”
《漢語大詞典》:黛文
黛色波纹。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沧海碧彻, 黄河 黛文。”
分類:黛色波纹
《國語辭典》:鳞沦(鱗淪)  拼音:lín lún
水面似鱼鳞般的波纹。汉。马融〈长笛赋〉:「波澜鳞沦,窊隆诡戾。」
分類:鱼鳞波纹
《漢語大詞典》:瀷淢
水面的波纹。《淮南子·本经训》:“淌游瀷淢,菱杼紾抱。” 高诱 注:“淌游瀷淢,皆文画拟象水势之貌。”
分類:水面波纹
《漢語大詞典》:潆澌(瀠澌)
波纹消失。 清 黄景仁 《舟次颍上》诗:“ 寿阳 树绵邈, 潁 尾波瀠澌。”
分類:波纹消失
《漢語大詞典》:切镂(切鏤)
镂刻,雕刻。亦形容波纹细密。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瑶翻碧瀲,光文切鏤。”
《漢語大詞典》:鱼打花(魚打花)
鱼浮游觅食时在水面激起波纹或浪花。比喻浮光掠影、不深入。《收穫》1981年第1期:“光是看看走走,那是蜻蜓点水、鱼打花,没有用。”
《漢語大詞典》:竹烟波月(竹煙波月)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喻月光下优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於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漢語大詞典》:淌游
水流波纹貌。《淮南子·本经训》:“嬴鏤雕琢,诡文回波,淌游瀷淢,菱杼紾抱。” 高诱 注:“淌游、瀷淢,皆文画拟象水势之貌。”淌游,一本作“ 淌湘 ”。
《漢語大詞典》:雪浪笺(雪浪箋)
有隐形波纹的白色宣纸。红楼梦第三八回:“没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 迎春 ,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併誊録出来。”
《国语辞典》:绹纹(绹纹)  拼音:táo wén
一种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是由波纹交错扭结成绳索的形状。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重修宣和博古图。卷一九。周蟠虬盉》:「盖饰以虺,纯缘外著蟠虬,下为绹纹,而以麟为流,设提梁可以挈携。」
《国语辞典》:碧波爽清  拼音:bì bō shuǎng qīng
有如浮现在澄澈水面上的波纹那般清清楚楚。《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我在林子里,那些东西瞧不见我,我却瞧见他们,看的碧波爽清的。」
《国语辞典》:波纹如縠(波纹如縠)  拼音:bō wén rú hú
细微如绉纱般的波纹。《儒林外史》第三○回:「轩窗四起,一转都是湖水围绕,微微有点薰风,吹得波纹如縠。」
《漢語大詞典》:黛漪
碧绿的波纹。 闻一多 《红烛·红豆之二一》:“深夜若是一口池塘,这飘在他的黛漪上的淡白的小菱花儿,便是相思底花儿了。”
分類:碧绿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