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泛 → 汎泛”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面晕
碗花
起鸡皮疙瘩
觞窦
面赪颈赤
《漢語大詞典》:面晕(面暈)
脸上泛起红色。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这的是一朵红梨花,休猜做枯枝杏,恰便似佳人面晕微醒。”
《漢語大詞典》:椀花
沏茶时碗里泛起的乳花。 唐 皇甫冉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椀花。”
分類:沏茶泛起
《国语辞典》:起鸡皮疙瘩(起鸡皮疙瘩)  拼音:qǐ jī pí gē da
因寒冷、害怕或听到刺耳的声音,皮肤上泛起小米般的小疙瘩。如:「寒风阵阵吹来,不禁令人起鸡皮疙瘩。」
《漢語大詞典》:觞窦(觴竇)
谓仅能泛起酒杯的小渎。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言公下:“譬彼觱沸酌於觴竇,斯褰裳以厉津;隄防拯於横流,必方舟而济乱。” 叶瑛 校注:“家语·三恕:‘ 江 始发於 岷山 ,其源可以滥觴。’竇,瀆也。”
分類:泛起酒杯
《漢語大詞典》:面赪颈赤(面赬頸赤)
脸与头颈泛起红晕。形容羞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梨花》:“ 梨花 面赬颈赤,羞涩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