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法相大乘
法相三论
诸法相即自在门
无法相
总列法相
二法相违
法相法
不违法相
令众生知法相
说法相
释法相( 侯 )
释法相( 俞 )
僧师会( 巨 法相 )
佛类词典(续上)
法相教法相大乘
法相三论
诸法相即自在门
无法相
总列法相
二法相违
法相法
不违法相
令众生知法相
说法相
其它辞典
释法相( 梁 )释法相( 侯 )
释法相( 俞 )
僧师会( 巨 法相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居常山。诵经十馀万言。泰山祠有大石函。贮宝器。夜偶宿于祠侧。有玄衣武冠者。使相开函。忽不见。相意函百牛不可动。试举之轻甚。于是出宝器货易之。以施贫者。后渡江。止越城寺。忽游纵放荡。于冒朝贵。镇北将军司马恬招而鸩之。然爵连三釂。神气愈清爽。恬大异之。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法相。姓梁。不测何人。常山居精苦。诵经十馀万言。鸟兽集其左右皆驯若家禽。太山祠有大石函贮财宝。相时山行宿于庙侧。忽见一人玄衣武冠。令相开函言绝不见。其函石盖重过千钧。相试提之飘然而起。于是取其财以施贫民。后度江南止越城寺。忽游纵放荡优俳滑稽。或时裸袒干冒朝贵。晋镇北将军司马恬恶其不节。招而鸩之。频倾三钟。神气清夷。淡然无扰。恬大异之。至晋元兴末卒。春秋八十。时有竺昙盖竺僧法。并苦行通感。盖能神咒请雨。为杨州刺史司马元显所敬。法亦善神咒。晋丞相会稽王司马道子。为起治城寺焉。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卷第二
法相。本姓侯。燉煌人也。履操清贞才识英拔。笃志好学不以屡空废业。清安贫窭。不以荣达移心。出适傅氏。家道多故。符坚败绩眷属散亡。出家持戒信解弥深。常割衣食好者施慧宿尼。寺僧谏曰。慧宿质野言不出口。佛法经律曾未厝心。欲学禅定又无师范。专顽拙讷是下愚人耳。何不种以上田而修此下福。答曰。田之胜负唯圣乃知。我既凡人宁立取舍。遇有如施何关作意耶。慧宿后建禅斋七日。至第三夜与众共坐。众起不起。众共观之。坚如木石牵持不动。或谓已死。后三日起。起后如常。众方异之。始悟法相深相领照矣。其如此类前后非一。相年逮桑榆操行弥笃。年九十馀。元嘉末卒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姓俞。吴之长水人。七岁。师使习诵法华。仅三阅旬浃。而通彻全部。视诸儿卓异。大历中。受具足戒。于京师之安国寺。遂复该综毗尼部文。涉十一载。而蔚有成绪。及归。从之学者如市。郡太守奏置戒坛于开元寺。就推相。充寺纲管。既临坛且为众依止。恒施白衣归戒。佩漉水囊。所至辄用。平生未尝畜长。所坐之地。每有乌栖止。驱之不去。会昌元年二月十日。告弟子清浚清高等曰。吾其逝矣。因累足右胁而卧。众闻天乐昼鸣。夕睹瑞光。寿八十九。腊六十九。是年四月。迁龛塔于来苏之原。后唐景福二年。其弟子。与义州刺史曹信。大理司直吴方将重治其塔发之。见遗骸若铜色。舌若芙蓉。齿全四十二。香汤熏沐。用其年五月二十五日以葬焉。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法相。姓俞氏。吴长水人也。天宝中诞育为婴儿。卓异。七岁投师受经法。三浃旬诵通法华全部。弱冠往长安安国寺得满足戒。即人历中也。便于上京习毗尼道。诸部同异无不该综。涉十一载蔚成其业。传法东归。请学者如林。吴郡太守奏。于开元寺置戒坛。相预临坛之选。寻充依止。兼众推为寺纲管。恒施二众归戒。行佩漉囊器不畜长每有鸟栖于座侧。驰斥不去。会昌元年二月十日午时三刻。告弟子清浚清高。吾当灭矣。俨然累足右胁而逝。时众昼闻管弦清亮。乃天乐也夕睹异光。春秋八十九。僧腊六十九。四月迁塔于来苏乡之原。白塔是也。后弟子率义州刺史曹信大理司直吴方重修塔。发之见相遗骨若铜色。舌相不坏若芙蓉焉。齿全四十二。香汤沐之重葬盖。景福二年癸丑岁五月二十二日也。高弟子公静。静弟子行蕴。蕴弟子仁表。表弟子玄杲。杲本清白之僧也。同鸿启重修灵光一寺。为兵革残毁之后也。杲公启公后偕隐天台习禅观。相次终于山。焚之皆获舍利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0—946 【介绍】: 五代时僧。蓟州人,俗姓巨。少于蓟州出家,受戒于金台宝刹寺。后梁太祖开平中,历游南北,至随州观音院遇岩俊,话道相得,遂共参投子山大同禅师,得传禅要。乾化二年,至东都汴州。四年,住宝积坊罗汉院。寺后赐额天寿,为四方僧聚之地。历三十五载,供僧二百万,师会用其财宝,无少混淆。后晋高祖天福七年,敕赐紫衣。出帝开运元年,赐号法相。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巨氏。汉荆州刺史武之后。祖北徙。遂为蓟门人。考知古。母赵氏会幼从乡里之温泉院道丕出家。年满受具于金台宝刹寺坛。梁开平中。北游河朔南走江淮。迄未有所得也。抵汉南遇观音院岩俊。问会曰。子闻投子山大同禅师否。曰。闻。曰尝往见否。曰未之见也。曰宜亟往。毋缓也。于是会以为然。既见。语果契。乾化二年。特过俊公谢曰。微子吾几空度此生。时俊公居汴。因亦留会佐法席。四年秋宝积坊罗汉院住持志脩。愿举会自代。会让不可。且顾其院隘陋莫足容众。俄檀越尚书左丞吴蔼兵部侍郎张衮共疏请额于朝。诏赐额天寿自尔翕然兴起。矣天福七年。诏赐紫衣。开运初。赐号法相。如是历三十五载。饭僧满二百馀万。其所得所用无小差互。其操守廉洁槩可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嘱累门人。泊然而化。寿六十七。腊四十八。阇维收舍利。起塔于东郊汴阳乡刑部侍郎边归谠文其碑。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师会。俗姓巨。汉荆州刺史武之后。祖徙家北燕。遂为蓟门人也。考讳知古。母赵氏。会童孩出俗。礼蓟州温泉院道丕为师匠焉。业成年满受具于金台宝刹寺坛。梁开平中萍梗任飘于河朔。杯盂随步于江淮乃抵汉南遇观音院岩俊。班荆话道抵掌论心。且曰。子还闻投子山有大同禅师已否。曰闻而未见。曰宜亟往焉。及参大同。跬步之间。举扬之外。洗焉明白。其安坦然。乾化二年来梁苑谢俊公曰。始者攸攸岐路茫茫生死。紫实昧朱狂斯滥哲。苟不奉师友指归。几一生空度。今以秽莸请与薰同器而藏可乎。俊公与会胥德留入法席。四年秋有宝积坊罗汉院志修。坚请会代居所住焉。苫盖五间而已。乃感檀越尚书左丞吴蔼兵部侍郎张衮。若袁粲之谒宝亮。徐湛之礼惠通。共发奉章赐额曰天寿焉。四海之僧翕然而至。历三十五载供僧二百馀万。用其财宝无少混淆。耿介可知也。天福七年晋高祖以会行成于内声闻于外。敕赐紫衣。开运元年赐号曰法相。紫衣则藏以受持。师号则蔑其称谓。且曰。我本不求名。名来自求我。知其白而守其黑。和其光而同其尘。世幻逡巡时不我与。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累诸门人帖然而灭。春秋六十七。夏腊四十八。阇维收舍利数百粒。起塔于东郊汴阳乡也。刑部侍郎边归谠为碑颂德云。
法相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具名大乘法相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术语)具名大乘法相教。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法相大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为大乘教,故称曰法相大乘。
(术语)法相宗为大乘教,故称曰法相大乘。
法相三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相宗与三论宗也。华严天台两家贬此二宗曰权大乘。
(术语)法相宗与三论宗也。华严天台两家贬此二宗曰权大乘。
诸法相即自在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第四。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互融互即,不相妨碍。如一法舍己同他,则举体全是于彼;若一法摄他同己,则令彼一切即是己体。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是也。
(术语)十玄门之第四。
【三藏法数】
谓一切诸法,互融互即,不相妨碍。如一法舍己同他,则举体全是于彼;若一法摄他同己,则令彼一切即是己体。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是也。
无法相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无真实之体,亦无真实之相。
谓一切法都是缘生的,无真实之体,亦无真实之相。
总列法相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众生之心所生之一切法,由分合之不同,而有十八界、十二处、六入、五蕴、名色、七十五法等,详略之诸名相。
一切众生之心所生之一切法,由分合之不同,而有十八界、十二处、六入、五蕴、名色、七十五法等,详略之诸名相。
二法相违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出瑜伽师地论)
〔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法相法
【三藏法数】
法相法,即四谛法也。谓四谛之法,各有相状,是名法相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法相法,即四谛法也。谓四谛之法,各有相状,是名法相法。(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不违法相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于如来所说正教,当遵其法相,如理思修,精进一心,不敢违背,是名不违法相。
谓修行之人,于如来所说正教,当遵其法相,如理思修,精进一心,不敢违背,是名不违法相。
令众生知法相
【三藏法数】
令众生知法相者,谓佛说法,微妙难知,必先地动,普令一切众生,心生警悟,觉了诸法之相也。
令众生知法相者,谓佛说法,微妙难知,必先地动,普令一切众生,心生警悟,觉了诸法之相也。
说法相
【三藏法数】
谓菩萨既成道已,便欲说法,度诸众生。即自思惟,无能信受者,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入于涅槃。尔时梵天前白佛言:世尊今日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入于涅槃而不说法。是时如来受梵王请已,即往鹿野苑中,先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及说大小乘种种教法,是名说法相。(五人者,憍陈如、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拘利太子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谓菩萨既成道已,便欲说法,度诸众生。即自思惟,无能信受者,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入于涅槃。尔时梵天前白佛言:世尊今日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入于涅槃而不说法。是时如来受梵王请已,即往鹿野苑中,先为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轮,及说大小乘种种教法,是名说法相。(五人者,憍陈如、马胜、跋提十力、迦叶、拘利太子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