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玄醴
(1).醴泉,甘美的泉水。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玄醴腾涌於阴沟,甘露被宇而下臻。”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激玄醴於清池兮,靡微风而行舟。”
(2).指酒。《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张铣 注:“玄醴,黑黍酒也。”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三折:“自惭玄醴薄,能使 穆生 疎。”
《漢語大詞典》:寒液
寒凉的液体。指眼泪、泉水、鼻涕等。 唐 柳宗元 《晋问》:“观者胆掉,目出寒液。” 童宗说 注:“液,泪也。” 宋 梅尧臣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上饮醒心泉,高颠溜寒液,下看峯半雨,广甸飞甘泽。”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野僧斫路出门去,寒液满鼻清淋漓。”
《漢語大詞典》:泉雨
谓喷洒如雨的泉水。管子·轻重乙:“泉雨五尺,其君必辱。”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赋》:“故其处石则松栝交阴,泉雨长注。”
《漢語大詞典》:琼津(瓊津)
(1).犹玉泉。清澈的泉水。 唐 黄滔 《壶公山》诗:“琼津流乳竇,春色驻芝田。”
(2).晶莹如玉的液汁。 五代 徐夤 《荔枝》诗之二:“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漢語大詞典》:咸泉(鹹泉)
含盐分的泉水,可以制盐。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四:“ 蜀江 有咸泉。有能相度泉脉者,卓竹江心,谓之卓筒井,大率近年不啻千百井矣。”宋史·食货志下五:“近岁咸泉减耗,多杂沙土。”
分類:盐分泉水
《漢語大詞典》:玉井水
玉矿石中流出的泉水。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 崑崙山 有柰,冬生子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水部·玉井水﹝集解﹞引 陈藏器 曰:“诸有玉处山谷水泉皆是也。”
《漢語大詞典》:窟泉
地下的泉水。 晋 郭璞 《客傲》:“且夫窟泉之潜,不思云翬;熙冰之采,不羡旭晞。”
分類:地下泉水
《漢語大詞典》:流滥(流濫)
泉水流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今时泉水已多流滥。”
分類:泉水水流
《漢語大詞典》:毖涌
指泉水涌流。毖,通“ 泌 ”。《文选·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李善 注:“説文曰:‘泌,水駃流也。’泌与毖同。”宋书·王弘传:“陛下圣哲御世,光隆中兴,宜休徵表祥,醴泉毖涌。”
《漢語大詞典》:县泉(縣泉)
山顶上的泉水;瀑布。管子·地员:“高陵土山二十施,百四十尺,而至於泉,山之上,命之曰县泉。”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夏纬瑛 曰:“‘县泉’与 崑崙 之 县圃 同例,当指高山之顶有泉处。” 明 刘基 《郁离子·牧豭》:“县泉沃之,湿蘚被焉。”
《漢語大詞典》:洋泌
涌流不竭的泉水。语出诗·陈风·衡门:“泌之洋洋,可以乐飢”。 唐 许敬宗 《小池赋应诏》:“爰凿小池,依於胜地,引八川之餘滴,通三涇之洋泌。”
《漢語大詞典》:滋穴
谓喷涌泉水的洞穴。列子·汤问:“山名 壶领 ,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 张湛 注引 郭璞 曰:“今 河东 汾阴 ,有水中如车轮许大,渍沸涌出,其深无底,名曰瀵。”
《漢語大詞典》:沃泉
由上向下流的泉水。尔雅·释水:“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 郭璞 注:“从上溜下。” 郝懿行 义疏引 李巡 曰:“水泉从上溜下出是下泉,即沃泉。”释名·释水:“水……悬出曰沃泉。水从上下,有所灌沃。”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寿山艮岳:“附于池上者,曰:伏犀、怒猊、仪凤、乌龙;立于沃泉者,曰:留云、宿雾。”
《漢語大詞典》:山漏
山中的计时器。 晋 慧要 在 庐山 立十二叶芙蓉于泉水中,因流转动,以定十二时。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释道祖附录·慧要传》。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猨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清 汪懋麟 《再过借树园宿骋怀堂》诗:“听曲不知山漏转,临风微觉葛衣凉。”
《国语辞典》:马跑泉(马跑泉)  拼音:mǎ pǎo quán
古时四川青城县西北的名泉。泉水甘美。相传太上老君与天真皇人在此会见,泉乃老君所乘的马所跑成。其后多处有「跑马泉」,如山西省静乐县的马跑泉,相传为唐太宗在此练兵,马思水跑地而成;陕西省秦州的马跑泉,乃因尉迟敬德之士兵疲渴无水,敬德所乘之马所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