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刀创药(刀创药)  拼音:dāo chuāng yào
治疗刀伤的药物。
《国语辞典》:疗补(疗补)  拼音:liáo bǔ
治疗并调补身体。如:「她刚动完手术,需要好好疗补。」
分类:治疗身体
《国语辞典》:泥疗(泥疗)  拼音:ní liáo
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先将泥土加热后敷在病痛部位,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关节、肌肉和女子生殖器官等慢性疾病有很大的疗效。
《国语辞典》:喉片  拼音:hóu piàn
将药融入砂糖中,凝固而成的药片。主要治疗喉咙肿痛及喉咙发炎。
《国语辞典》:光疗(光疗)  拼音:guāng liáo
照射特定光线以治疗疾病。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皆可用来进行光疗。
《国语辞典》:补气止血(补气止血)  拼音:bǔ qì zhǐ xiě
治疗气虚,并制止内出血。
《国语辞典》:镇定剂(镇定剂)  拼音:zhèn dìng jì
一种安定情绪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焦虑症及精神相关疾病。若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也称为「镇静剂」。
《国语辞典》:耳鼻喉科  拼音:ěr bí hóu kē
处理治疗耳、鼻、咽头、喉头、口腔、气管、食道等疾患的医学科别。
《国语辞典》:九一四  拼音:jiǔ yī sì
一种过去用于治疗梅毒的药品。呈黄色粉末状,无臭或带微臭味,容易氧化变色。九一四为六○六之改良品。
《国语辞典》:冷敷法  拼音:lěng fū fǎ
一种治疗方法。将冰袋或浸渍药水的冰纱布,置于发炎或充血的地方,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较大肿块的疼痛。
《国语辞典》:通便剂(通便剂)  拼音:tōng biàn jì
能促进大肠蠕动以利排便的药剂。常用于便秘治疗、手术前清肠或肠道镜检。
《国语辞典》:兽医学(兽医学)  拼音:shòu yī xué
veterinary medicine
应用医学诊断与治疗方法来处理动物问题的学门。
《国语辞典》:速赐康(速赐康)  拼音:sù cì kāng
原是一种良好的镇痛药剂,可用于分娩或重症治疗。但使用量过多会有幻觉、目眩、精神错乱等作用。因目前被应用于不正当的用途,已列为禁药。也称为「潘他唑新」。
《漢語大詞典》:辅助疗法
增强医学治疗的有效性的方法、药物或其他手段。例如:X线和抗菌素是外科的辅助疗法。
《漢語大詞典》:封闭疗法(封閉療法)
治疗方法之一。当组织或器官发生炎症、损伤或疼痛时,激起局部强烈的神经冲动向中枢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封闭疗法系用0.25%至1.0%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阻断这种神经冲动的传入通路,以维护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