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皇纪(皇紀)
帝王统治天下的法制。后汉书·祭祀志赞:“淫乃国紊,典惟皇纪。” 明 李沂 《玉壶吟》:“ 尧 之圣兮 舜 为弼,皇纪张兮定八极。”
《漢語大詞典》:皇规(皇規)
皇帝统治天下的规划。 元 耶律楚材 《怀古寄张敏之》诗:“ 太宗 真令主, 贞观 有皇规。”
《漢語大詞典》:临干(臨乾)
谓统治天下。乾,指君位。 南朝 梁 沈约《瑞石像铭》:“我皇体神御极,挹睿临乾。”
《国语辞典》:礼乐为钩(礼乐为钩)  拼音:lǐ yuè wéi gōu
礼乐正如钓鱼的钩,用以治理国家,则可平治天下。语出《淮南子。俶真》:「是故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钩,仁义为饵,投之于江,浮之于海,万物纷纷,熟非其有?」
《国语辞典》:有治人,无治法(有治人,无治法)  拼音:yǒu zhì rén,wú zhì fǎ
只有治理天下的人才,而没有平治天下的固定法则。指只靠法律不能治国。《荀子。君道》:「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清。王先谦。集解:「无治法者,法无定也。」
《国语辞典》:应图受箓(应图受箓)  拼音:yìng tú shòu lù
相传帝王是应河图、受符命来统治天下,表示君权乃上天所授。参见「应箓受图」条。《旧唐书。卷二三。礼仪志三》:「物极而复,天祚我唐,武、文二后,应图受箓。」
《国语辞典》:应箓受图(应箓受图)  拼音:yìng lù shòu tú
相传帝王应符命、受河图来统治天下,表示君权乃上天所授。语本《易纬乾凿度。卷下》:「二十九年伐崇侯,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晋书。卷二三。乐志下》:「改上邪为大晋承运期,言圣皇应箓受图,化象神明也。」也作「应图受箓」。
《國語辭典》:坐江山  拼音:zuò jiāng shān
比喻掌握政权。如:「纵观古今朝代,从未有暴君能够长期坐江山,屹立不倒的。」
《漢語大詞典》:伯成子高
唐尧 时人。相传 尧 治天下,他立为诸侯。 尧 授 舜 、 舜 授 禹 时,他认为“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就隐居耕种。见《庄子·天地》。亦省称“ 伯成 ”。 唐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 舜 昔授 禹 , 伯成 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