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外监(外監)
清 代监狱分内监、外监。外监拘囚军流以下轻罪的犯人。参阅《清会典·刑部四·尚书侍郎职掌四》。
《国语辞典》:司长(司长) 拼音:sī zhǎng
中央行政各部皆分司治事,掌理一司的首长称为「司长」。如教育部社教司司长。
《漢語大詞典》:中寝(中寢)
(1).古代天子、诸侯常居治事的正室。亦泛指居屋的正室。
《魏书·高祖纪上》:“十有一月乙卯,依古六寝,权制三室,以 安昌殿 为内寝, 皇信堂 为中寝,四下为外寝。”
《新唐书·马璘传》:“詔毁 璘 中寝及宦人 刘忠翼 第。”
(2).睡到一半;睡梦之中。 南朝 齐
谢朓 :“忽中寝而念厉,魂申旦而九移。”
(3).指午睡。 唐
李频 《长安书情投知己》诗:“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4).犹中止。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帝深纳其言,事遂中寝。”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丁:“﹝ 唐 ﹞ 大中 中, 于琮 选尚 永福公主 ,忽中寝。” 章炳麟
《邹容传》:“ 镜如 慙,事中寝。”
《漢語大詞典》:不乂
不能治事。
《后汉书·五行志一》:“言之不从,是谓不乂。” 刘昭 注引 郑玄 曰:“乂,治也。君言不从,则是不能治其事也。”
《明史·汪若霖传》:“ 若霖 上疏曰:‘臣稽
《洪范传》,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罚恒暘。’”
《國語辭典》:干略(幹略) 拼音:gàn lüè
能办事,具谋略。《晋书。卷六六。刘弘传》:「弘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阳。」
《漢語大詞典》:五曹
(1).指尚书省下分职治事的五个官署。 汉 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曹主刺史二千石事;民曹主庶人上书事;主客曹主外国事。 成帝 时置五人,设三公曹主断狱事。
《后汉书·应劭传》:“輒撰具
《律本章句》……
《五曹詔书》及
《春秋断狱》凡二百五十篇。” 李贤 注:“ 成帝 初置尚书员五人,
《汉旧仪》有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三公曹也。”
《南史·恩倖传论》:“尚书八座五曹,各有恒任,係以九卿六府,事存副职。” 宋
王禹偁 :“今使之总领五曹,挈提百揆,专臺阁之任,同冢宰之司,不亦难矣哉!”
(2).谓秤、尺、地、仓、金。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近有 鐘离 令 王仁岫 ,善功算,因集八卦五曹算法……五曹:秤、尺、地、仓、金。”
《漢語大詞典》:理任
谓到任治事。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当官理任,衎衎辩举。”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自从相公理任以来,俺在这衙门后堂居住。”
《元典章·吏部四·赴任》:“今后赴任官员,如到任所即将理任署事,月日飞申,以凭标附。”
《漢語大詞典》:皇堂
(1).旧时官府治事之所。通称大堂。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及晓,伺门未开, 郭 已严饰归骑,而 狄 常供肴醴一无所施,坐於皇堂,大恣呵责。”
(2).皇帝的墓室。
《宋史·仁宗纪一》:“﹝ 乾兴 元年﹞六月己酉,命参知政事 王曾 按视山陵皇堂。”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 宋太祖 ﹞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朱熹 ﹞上书建议,乞以 武林山 为 孝宗 皇堂。”
(3).指官位。
《捻军歌谣·金银不动心》:“ 胜保老儿 真刁滑,拿着皇堂把俺耍。”
《漢語大詞典》:曹局
(1).官署。
《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性不饮酒,唯多置餚胾,昼夜食噉而已。自旦至中,方始寝寐。曹局文案,非呼不得輒白。” 唐
王建 《寒食忆归》诗:“京中曹局无多事,寒食贫儿要在家。”
(2).分职治事的官吏。
《南史·赵伯符传》:“后为 丹阳 尹,在郡严酷,曹局不復堪命。”
《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是夜,梦駃卒来追,与之偕行,至大宫殿,侍卫罗列,曹局分布。”
《漢語大詞典》:晨衙
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
《新唐书·崔从传》:“ 宝历 初,为 东都 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衙见留守。吏诞傲,久废,至是復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一日晨衙,羣寮谈诗, 广 起於坐曰:‘ 郑广 麄人,有拙诗白之诸公。’”
《國語辭典》:部曹 拼音:bù cáo
旧时各部分曹治事,因此称各部的司官为「部曹」。《儒林外史》第七回:「贞臣良佐,忽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
《漢語大詞典》:寄理
谓在外地居官治事。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不佞寄理 吴兴 ,幸不为吏民所厌恶。”
《漢語大詞典》:堂阁(堂閣)
(1).殿堂楼阁。
《后汉书·陶谦传》:“﹝ 笮融 ﹞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
(2).指政府机构治事之所。
《宋史·选举志一》:“既谢恩,诣国学謁先圣先师,进士过堂阁下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