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众流归海(衆流歸海)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唐 杜甫 《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怎当得 丁生 连掷胜采,两人出注,正如众流归海,儘数赶在 丁生 处了。”
《漢語大詞典》:中水期
也叫平水期。指河流处于正常水位的时期。
《國語辭典》:外流河  拼音:wài liú hé
水源充足,流水终年不断,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黄河等。
《漢語大詞典》:外流湖
湖水与入海河流相通的湖泊。大型的外流湖常能起调节河水流量的作用。如中国的洞庭湖。
《漢語大詞典》:外源河
源出丰水地区穿过沙漠奔流入海的河流(如尼罗河)
《國語辭典》:泰晤士河  拼音:tài wù shì hé
Thames River
河川名。在英格兰南部,发源于科兹窝山麓,向东流经伦敦,注入北海,全长约三百三十公里,极富水运价值。
《國語辭典》:梯河  拼音:tī hé
大陆地区指筑有阶梯式拦水堤的河流。
《國語辭典》:一衣带水(一衣帶水)  拼音:yī yī dài shuǐ
语出《南史。卷一○。陈后主本纪》:「隋文帝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比喻江流狭窄有如一条衣带。后泛指虽有江河阻隔,但不足以限制交往。《宋史。卷二五八。潘美传》:「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国语辞典》:伊犁河  拼音:yī lí hé
河川名。位于新疆,上源由特克斯河、崆吉斯河及哈什河三条河流汇聚而成。三源会合后,以下始称伊犁河。经伊宁西下俄境,注入巴尔喀什湖。
《国语辞典》:罗亚尔河(罗亚尔河)  拼音:luó yà ěr hé
河川名。法国最长的河流。源于地中海岸塞文山脉南麓,西北流至奥尔良,西折,在南特形成比斯开湾,于布列塔尼半岛南面注入大西洋。全长六百三十英里,流域面积四万五千平方英里。两岸葡萄园星罗棋布,风光秀丽。
《国语辞典》:弱水三千  拼音:ruò shuǐ sān qiān
弱水,传说中仙境的河流。参见「弱水」条。弱水三千比喻险恶难渡的河海。《西游记》第八回:「师徒二人正走间,忽然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
《国语辞典》:弱水之隔  拼音:ruò shuǐ zhī gé
弱水,传说中仙境的河流。参见「弱水」条。弱水之隔比喻两地阻隔,无法会合。
《国语辞典》:河川袭夺(河川袭夺)  拼音:hé chuān xí duó
河川抢夺其他河流的现象。侵蚀力强的河水,深切入河床,往高处侵蚀,穿过分水岭,而将另一侧的河水上游截流。通常是低位河抢夺高位河。也称为「抢水」。
《国语辞典》:江海同归(江海同归)  拼音:jiāng hǎi tóng guī
所有河流均通往大海。比喻殊途同归。宋。钱易〈南部新书乙〉:「贞元十二年天子降诞日,诏儒官与缁黄讲论。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三殿谈经,自此始也。」
《国语辞典》:自然营力(自然营力)  拼音:zì rán yíng lì
自然界的动力。如河流、海浪、潮汐、风、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