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3,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朱仙镇
崆峒山
诸葛庐
白马寺
枉人
肥泉
虎牢关
绿珠楼
缑氏山
溱水
奥山
坠子
鹿蹄
柴窑
仙州
《國語辭典》:朱仙镇(朱仙鎮)  拼音:zhū xiān zhèn
1.戏曲剧目。参见「八大锤」条。
2.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县西南,为水陆交通要地,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进军至此。清时与景德、汉口、佛山并称四大镇。
《国语辞典》:崆峒山  拼音:kōng tóng shān
山名:(1)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辖汝州市西南。(2)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南。(3)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泾水发源地。(4)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西。(5)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西。
分类:山名河南
《漢語大詞典》:诸葛庐(諸葛廬)
(1). 诸葛亮 隐居时的草庐。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南阳 诸葛 庐,西 蜀 子云 亭。”
(2).名胜古迹名。在 河南省 南阳市 西南 卧龙岗 武侯祠 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 三顾堂 、 躬耕亭 等胜迹。
《國語辭典》:白马寺(白馬寺)  拼音:bái mǎ sì
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县东的佛寺。相传东汉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派遣蔡愔及博士弟子秦景宪西行求经,途中遇竺摩腾、竺法兰二僧,正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东行传道,遂迎二僧至洛阳,创建白马寺。
《漢語大詞典》:枉人
(1).山名。又名 上阳山 。在 河南省 浚县 西北。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始则地名 全节 ,终则山称 枉人 。” 倪璠 注:“《隋图经》曰:‘ 枉人 ,山谷名。或云 殷紂 杀 比干 於此,因得名。’”
(2).谓枉劳人,麻烦别人。《隋炀帝艳史》第二二回:“ 巢元方 退出院外,忙配了一副煎药,送入院来。 萧后 也不枉人,亲自煎了来与 煬帝 吃。”
《漢語大詞典》:肥泉
古水名。又名 泉源水 。在今 河南省 淇县 境,东南流入 卫河 。《诗·邶风·泉水》:“我思 肥泉 ,兹之永叹。” 毛 传:“所出同,所归异为 肥泉 。”即此。参阅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肥泉
《国语辞典》:虎牢关(虎牢关)  拼音:hǔ láo guān
1.地名。在河南省荥阳县西,昔时为用兵的要地,今有陇海铁路通过。
2.戏曲剧目。三国故事戏。故事叙述曹操会集各路人马讨伐董卓,吕布出关抵抗,连败各路人马。后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合力战胜吕布。
《漢語大詞典》:绿珠楼(緑珠樓)
楼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相传 洛阳 昭仪寺 有 绿珠楼 ,为 晋 石崇 宠妾 绿珠 所居。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 昭仪寺 有池,京师学徒谓之 翟泉 也……后隐士 赵逸 云:此地是 晋 侍中 石崇 家池,池南有 緑珠楼 。”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 緑珠楼 下花满园,今日曾无一枝在。”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三·西京一:“ 洛阳县 : 石崇 宅有 緑珠楼 ,今谓之 狄泉 是也。”参见“ 緑珠坠楼 ”。
《漢語大詞典》:绿珠坠楼(緑珠墜樓)
指晋 石崇 爱妾 绿珠 被强暴所逼坠楼而死之事。晋书·石崇传:“时 赵王 伦 专权, 崇 甥 欧阳建 与 伦 有隙。 崇 有妓曰 緑珠 ,美而艷,善吹笛。 孙秀 使人求之。 崇 时在 金谷 别馆,方登凉臺,临清流,妇人侍侧。使者以告…… 崇 竟不许。 秀 怒,乃劝 伦 诛 崇建 。 崇建 亦潜知其计,乃与黄门郎 潘岳 阴劝 淮南王 允 、 齐王 冏 以图 伦 秀 。 秀 觉之,遂矫詔收 崇 及 潘岳 、 欧阳建 等。 崇 正宴於楼上,介士到门。 崇 谓 緑珠 曰:‘我今为尔得罪。’ 緑珠 泣曰:‘当效死於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参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仇隙
《漢語大詞典》:缑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国语辞典》:溱水  拼音:zhēn shuǐ
河川名:(1)源于河南省密县,与洧水会流后注入贾鲁河。(2)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流至汝南县注入汝水。(3)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流入广东。
《漢語大詞典》:奥山
山海经地名,或指今 河南省 泌阳县 东北的 虎头山 。
《國語辭典》:坠子(墜子)  拼音:zhuì zi
1.挂在器物末端,做为装饰的小东西。如:「耳坠子」、「扇坠子」。《红楼梦》第五八回:「昨儿是他摆弄了那坠子半日,就坏了。」也称为「坠脚」。
2.耳坠子。《红楼梦》第三一回:「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
3.源于河南的一种曲艺。参见「坠子戏」条。
《漢語大詞典》:鹿蹄
(1).鹿腿。《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见一大汉,浓眉环眼,方面长身,背负鹿蹄二隻。”
(2).草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鹿蹄草:“鹿蹄象叶形。能合金疮,故名试剑草。又山慈姑亦名鹿蹄,与此不同。”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东南,一名 非山 。山海经·中山经:“ 釐山 之首,曰 鹿蹄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甘水 出焉,而北流注于 洛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宜阳县》:“ 鹿蹄山 ,县东南五十里,一名 纵山 ,或谓之 非山 , 唐 龙翔 元年畋于 非山 是也, 甘水 出焉。”
《國語辭典》:柴窑(柴窯)  拼音:chái yáo
一种瓷器。产于河南郑州,世传五代周世宗柴荣时烧造,一说制器者姓柴,故称为「柴窑」。瓷器釉明如镜,质薄如纸,声清如磬,纹细如丝,形制之精,乃瓷器之极品。
《漢語大詞典》:仙州
唐 州名。在今 河南省 叶县 。相传为 东汉 叶县 令 王乔 成仙处。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汝州:“ 开元 三年,於县( 叶县 )置 仙州 ,以 汉 时 王乔 於此得仙也。二十六年废 仙州 ,属 许州 。其年,又割属 汝州 。”参阅太平广记卷六。
分類:河南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