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3分类词汇 3
分类词汇
无过
无愆
无尤
《國語辭典》:无过(無過)  拼音:wú guò
1.没有过失。《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无非、不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生惯诵经史,教导乡里徒弟,无过是教他学习个孝、弟、忠、信的道理,识认得个三纲五常。」元。杨立斋〈哨遍。世事抟沙嚼蜡套。六煞〉:「五代史止是谈些更变,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作「无故」。
3.不会胜过。《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这一年四季,无过是春天最好景致。」
《漢語大詞典》:无愆(無愆)
亦作“ 无諐 ”。
(1).没有过失。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汉 蔡邕 《太傅胡公碑》:“﹝公﹞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闕,十年而无愆。”《后汉书·韦彪传》:“故大鸿臚 韦彪 ,在位无愆,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2).没有丧失。《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庶兹永日,无諐厥绪。” 吕延济 注:“諐,失;厥,其;绪,业也。”
(3).没有超过。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乃以其意命弟 愿 著《定命论》,其辞曰:‘……贫豪莫差,修天无爽,有允琐辞,无愆鄙説,统而言之,孰往非命!’”
《漢語大詞典》:无尤(無尤)
(1).没有过失。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奉礼度以战兢,及亲疎而无尤者,良人也。”
(2).不加谴罪。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天无尤焉,而辞顺恭,宜可喜也。”
没有过失。老子:“夫唯不争,故无尤。”《晋书·挚虞传》:“若推之於物则无忤,求之於身则无尤,万物理顺,内外咸宜。”无,一本作“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