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蔡承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蔡承甲,字青沙,湖广攸县人。湖广庚子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仕至惠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简介
李恒福(1556—1618),朝鲜王朝宣祖、光海君年间的著名文臣。字子常,号白沙、弼云、清化真人、东风。封“鳌城府院君”,谥号“文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五
王炼,号后沙。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人。事见东莞《鳌台王氏族谱》。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月汀,字湛虚,号秋沙,万历间海盐栖真观道士。观废,月汀倒橐兴葺。其自述有“人愚自堕移山计,天漏谁传补石方”之句,有《水月轩稿》。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应麟(?—1621年),字仁卿,号玉沙,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民籍。福建乡试第五十九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七十二名,登三甲第二百名进士。初授溧阳县知县,历官南雄府同知、镇江府知府、四川右参政,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升四川按察使,三十五年六月升右布政使,改江西左布政使,四十一年四月升顺天府府尹,四十三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地方,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官,赐祭葬。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顺兴人。字仁瑞。号沙村。
邓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于德。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御史,出为湖广按察佥事。有《大隐堂》、《清雅堂》、《东园》等集。
维基
邓澄,字于德,号来沙,江西建昌府新城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江西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大理寺观政,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五年授福建道御史,巡按直隶,以畿南灾困,俵马多艰,为上请改折疏,又劾江西税监潘相、李道。巡视仓场,议裕储计六事。三十七年以疏议辅臣李廷机,出为湖广湖北道佥事,三十九年京察被论去职。著有《大隐堂》、《清雅堂》、《东园》等集。
释大舣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大舣,一名元来,字无异。姓沙氏,龙舒人也。早岁礼五台落发,往参无明于宝方,阅《传镫》有省,往见无明,复茫然自失。居久之,随无明至玉山,闻护法神倒,划然绝解,以偈呈无明。无明曰:“子到门矣。”一日见人升树,恍如大彻。走至无明所,问曰:“近日何如?”舣曰:“却有一条活路,只是不许人知。”曰:“因甚不许人知?”对曰:“不知不知。”无明乃举婆子烧庵,及龙吟雾起公案,舣皆颂出。无明曰:“今日方知吾不汝欺也。”后隐信州博山,学侣辐辏,遂成丛席。天启丁卯,鼓山僧众方议合一,创作丛林。曹能始观察与乡人联词,延舣主之。至则立规饬绳,四众翕然,徒侣累千,遂为始祖。上堂:“春日乍寒乍暖,春风倏有倏无,若从此处会去,佛法天地悬殊。不从此处会,又向何处去。才涉思惟,成群作队,不思惟处又如何?行人更在青山外。”居六月而归。崇祯庚午九月十八日示寂,建塔博山,鼓山僧徒更塔衣钵于香炉峰前。舣尝登喝水岩,吟曰:“云磴如鳞砌,扶筇纵步行。水从龙口出,松倚石痕生。浓树藏嘉羽,层峦叠翠屏。懒谭西祖意,独对远山明。”
金忠善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简介
金忠善(1571年—1642年)字善之,号慕夏堂主人,本名冈本越后守,亦称沙也可。李氏朝鲜壬辰倭乱中投诚的日本人,曾为李氏朝鲜立下赫赫战功,谥号“忠善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武康人,号乾沙。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由翰林官累迁礼部侍郎,忤魏忠贤,罢归。魏忠贤败,官南京礼部侍郎。有《澹然斋存集》。
维基
骆从宇,字宇咸,号乾沙,浙江湖州府武康县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浙江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考选为庶吉士,三十五年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七年直起居馆,三十八年八月引病归。四十四年升国子监司业,寻升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四十七年升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泰昌元年(1620年)升为右庶子掌司经局印,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充经筵日讲官,寻改左庶子掌左春坊印。二年正月,升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三年五月升礼部右侍郎,兼官如故。改左侍郎,六年八月升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清介中立无所倚。时朝中各依门户,从宇独岸然孤峙,有回澜之力。魏珰摧戕正类,从宇遇诸朝,不一份,珰客来说,拒之益峻。遂夺职里居,珰败,起南礼部尚书,卒官,赠太子少保。著有《澹然斋存稿》。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舒城沙氏子。生而白衣重包。荤酒不入于口。十六游金陵。听讲法华。叹曰。求之在我。岂可循文逐句哉。遂礼五台静庵通剃发。次参寿昌。机语弗契。入闽。一日阅赵州有佛不得住因缘。有省。再谒昌。昌问。蚁子解寻腥处走。苍蝇偏向臭边飞。是君边事。臣边事。师曰。臣边事。昌呵曰。大有人笑汝在。一日登厕。睹登树人大悟。趣见昌。昌问子近日何如。师曰。有个活路。只是不许人知。昌曰。因甚不许人知。师曰。不知不知昌问。婆子具什么手眼。便烧庵趁僧去。师曰。黄金增色尔。又举僧问玄则。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公案。命作颂。师颂曰。杀活争雄各有奇。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不遂时流意。依旧春风逐马蹄。昌笑曰。子今日方信。吾不汝欺也。万历三十年。住博山云。此事不从功行得。不从修證得。不从思议得。不从学问得。不从禅定得。有一等人。闭门作活。暗里休心。将自己身心。炼得如枯木寒灰。虫唼衣而不知。蛛结网而不顾。纵是百年在定。终如一个死人。于本分事中。全无交涉。所以玄沙曰。直饶如澄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此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烧冰。箭既离弦。无返回势。须就明中取则。向花柳街前。逴得九衢春色。于芙蓉岸上。带来八面秋风。应用无亏。随缘自在。且道作么生。是博山行履处。良久曰。祇有一双穷相手。不曾轻揖等閒人。况博山与诸人。同途不同彻。诸人向正位中来。博山不在正位。诸人在博山。拂子里许。诸人向偏位中来。博山。不在偏位。拂子在诸人袈袈里许。所以道。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若向这里彻去。当下知归。不留朕兆。故我释迦大师。为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顷。为懈怠众生。得果满僧祇劫。博山。恁么道。犹是葛藤。诸人也须绊断始得。且道绊断后。作么生行履。卓拄杖曰。不因樵子径。争到葛洪家。崇祯三年秋示疾。首座问。和尚尊体如何。师曰。尽有些子受用。座曰。还有不病者也无。师曰。热大作么。座曰。来去自繇。请道一句。师书历历分明。四字。投笔坐化。塔全身于本山。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无异禅师者。名元来。庐州舒城人也。姓沙氏。胎乳绝荤。耳目不涉尘垢。年十六。游石头城听法华。自信佛法。不从人得。乃礼五台静庵沙门。著垢衣。五年精核教观。振锡南还。上峨峰。谒无明经公。自负人无我。及辄辞行。经公敛目危坐而已。师不测。竟去入闽。寓白云峰。阅古尊宿语。忽有所得。再谒经公。陈其见处。公曰。蚁子解寻腥处走。苍蝇偏向臭边飞。是君边事。臣边事。对曰。臣边事。曰。大有人笑你在。师愕然曰。到者里。因甚不是。公曰。此不是。彼皆然。师乃倾心哀请。公惟敛目。师益不测。一日闻泥神倒地声。不觉踊跃。呈偈于公。公仍敛目。命以宗乘堂别居之。居年馀。每呈偈颂。公敛目如前。师因感泣。以为依公决择。不蒙指示。岁序推迁。何了日耶。偶登厕。睹上树人。乃明大旨。叹曰。今日方知。师不我欺也。万历壬寅。师年二十有八。出住博山。而持重端严。笃行古德之风。入其门者。心容俱肃。寻应闽之董岩。鼓山大仰。复还博山。参徒大集。是时。经公已迁寿昌。父子道价。喧腾宇内。僧问如何是功。师曰。一人同一春。如何共功。师曰。力士舁杖鼓。如何是功功。师曰。猢孙上露柱。曰。不得敲唱双举。请示正中妙叶。师曰。高底云绕树。远近鸟衔花。如何是君。师曰。水有筋山有骨。如何是臣。师曰。鹡鸰鸟鸣似哭。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千年老树挂枯藤。如何是臣视君。师曰。楼头画鼓正三更。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金阙凤衔丹诏去。边陲人唱凯歌归。僧作礼。师曰。君位中事作么生。对曰。虚突兀。师复打。时。慧台镜禅师。早得旨于经公。翛翛瓢笠。剥啄诸方。诸方以矮师叔类之。过访于师。适师升座。镜出震威一喝曰。百丈闻喝。三日耳聋。且道。是那三日。师曰。秋风多带杀。秋露愈加寒。镜拂袖归众。师便下座。镜后隐于武夷石屏岩。相随者。樵汲数辈。禅衲寻风求之。镜悉指归博山。崇祯二年。魏国公徐弘基。请师说法南京天界。使符三至。师始一出。象龙沸集。大廓曹洞宗风。上堂曰。达磨大师。航海而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则门庭万仞。壁立千层。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乃至六代传衣。五宗竞出。运无碍轮。化无缘众。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沩山大师。敲唱同行。暗机圆合。倾瓶以辨超方。撼茶而彰妙用。秖演一心法。更无馀事。云门大师。箭锋相拄。函盖乾坤。扬眉落臼。顾盼犹迟。如流云翔鹤。湛水晴空。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法眼大师。拈现前石。塞虚空口。一切处现成六根互用。六用齐施。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临济大师。一语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驱耕夫牛。夺饥人食。电光石火。开眼犹迷。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洞山大师。混不得类不齐。立宝镜三昧。炤学人肺肝。分五湖玉石。雪盛银碗。月炤金沙。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乃至博山。今日远承诸祖慈荫。循规蹈矩。借路还家。驾轻就熟。秖演一心之法。更无馀事。诸昆仲含灵。具此一心之法。学人学此一心之法。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示此一心之法。故楞伽云。佛语心为宗。诸昆仲。那个台无月。谁家树不春。卓柱杖下座。师毅辞还山。倾都遮留。篮舆不得。前乃宵迈。缁素追攀。望江而立。徐公岁序存问不间也。师既大弘洞宗。常随侍者。万馀指。如临一人。僧问。如何是不声色堕。师曰。断桥分野水。如何是类堕。师曰。孤棹举平原。如何是尊贵堕。师曰。裂破几层清世界。倒骑玉象趁麒麟。银碗盛雪。明月藏鹭。意旨如何。师曰。露骨瘦上环紫雾。塞流小涧长青苔。师开化几三十载。未易肯诺。或请入草求人。广绍先泽。师太息曰。吾宗。贵得真脉。妙叶玄机。苟不然仍瓦解耳。吾何忍哉。语毕泣下。自后遂不上堂。示疾于崇禛庚午之秋。訚首座问曰。和尚尊体如何。曰。尽有些子受用。訚曰。还有不病者么。曰。热大作么。訚曰。去来自繇。请道一句。师书历历分明四字。跏趺而寂。塔于博山。坐三十九夏。其年仅五十六也。 赞曰。投子世大阳之代。须凭秀圆通协而成之。其道始著。真歇禀丹霞之嗣。还借炤长芦荐而褒之。此话方行。博山父子。远绍少室之宗。不叨馀力。大衍新丰之调。本自天。然其说法。则横空凤舞。激扬则掷地金声。至其慎重真脉。常自下涕。语云。猛虎生儿。势不能食牛者。辄癈之。其博山之山之谓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清(后金)蒙古镶白旗人,瓦三氏。原属察哈尔林丹汗,率部投清,授世职游击。崇德间屡有战功,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陈所学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江浦人,字行之,别号鸥沙。明诸生。入清,撕裂诸生巾,椎碎家具,拆毁住宅,居于穷乡茅屋,四十余年而卒,年八十九。有诗数十卷。
来蕃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字成夫,别字北沙。明亡后弃举子业。善诗古文,能作古文鱼籀大小篆殳隶八分。有《北沙集》。
沙嫩儿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人,名宛在,以字行。自称桃叶女郎。金陵妓。能诗,尤以善吹箫名于时。有《蝶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