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5,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73  74  75  76  77  79  80  81  8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啰迦沙弥
郁尼沙
郁瑟尼沙
恒沙
恒沙定
恒河沙
入海算沙
恒河沙数
聚沙成塔
三名──沙弥三名
五观──沙门受食五观
十戒──沙弥十戒
热风热沙患
尘沙惑
北门见沙门
啰迦沙弥
【佛学大辞典】
(植物)木名。陀罗尼集经十曰:「啰迦沙弥木,是菩提树之别名。」梵Ra%ka%s/va%min。
郁尼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鸟瑟腻沙)
郁瑟尼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鸟瑟腻沙)
恒沙
【佛学常见辞汇】
1。恒河沙的简称。(参见:恒河沙)2。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尘沙惑也叫做恒沙。
恒沙定
【佛学常见辞汇】
多如恒河沙数的禅定,为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察众机的禅定。
恒河沙
【佛学常见辞汇】
恒河是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喻最多之数。
入海算沙
【俗语佛源】
佛法深广难测,喻为「法海」、「义海」等。经中又常以「恒河沙」比喻极多的数目。原来当年释迦佛常在恒河流域说法,即指河岸沙滩为譬喻。如说到无数世界时,即形象化地称为「恒河沙数世界」。又如《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载,有幼童聚沙为戏,习「算沙法门」,获得「工巧神通」。佛经卷帙浩繁,义理深奥。如果只在文字、名相上绕来绕去,分别计较,而不融会悟入,就难以获得实益。正如唐·玄觉《永嘉證道歌》所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又如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谓:「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后亦有用作褒义,喻学力精勤。如清·钱谦益《宋文宪护法录序》:「文宪三阅大藏,入海算沙,有如指掌。」 (李明权)
恒河沙数
【俗语佛源】
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大河。《大智度论》卷七说:「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超)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数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此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余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后来用以形容数量多得像恒河里的沙粒那样无法计算。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顾自古及今,遭丧者恒河沙数,何以独示兆于是夜?」(宽忍)
聚沙成塔
【俗语佛源】
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语出佛典。《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像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无名氏)
三名──沙弥三名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梵语沙弥,华言息慈。谓息恶行慈也。
〔一、驱乌沙弥〕,谓能驱遣乌鸟,即七岁至十二三岁者,皆名驱乌沙弥也。
〔二、应法沙弥〕,谓能与出家之法相应,即十四岁至十九岁者,皆名应法沙弥也。
〔三、名字沙弥〕,谓能止息诸恶,勤行众慈,可以沙弥名字称之。即二十岁已上,皆号名字沙弥也。
五观──沙门受食五观
【三藏法数】
(出大藏一览)
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凡受食时,先作五观,然后方食,故名沙门受食五观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功多少者,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穫,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者,谓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而为医药,用资其身。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者,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道业何成?增壹阿含经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十戒──沙弥十戒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并沙弥十戒法)
梵语沙弥,华言息慈。初受十戒,名为沙弥;后受具足戒,名为比丘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杀戒〕,谓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应当怜悯,慎勿伤害,是名不杀戒。
〔二、不盗戒〕,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三、不淫戒〕,谓清净自守,不犯色欲,是名不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言说诚实,不以虚言诳他,是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酒能昏神乱性,增长愚痴,应当绝饮,是名不饮酒戒。
〔六、离高广大床戒〕,谓所坐之床,高不过尺六,广不过四尺,若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则不当坐,是名离高广大床戒。
〔七、离花鬘等戒〕,谓不著花鬘璎珞,不用香油涂身,是名离花鬘等戒。
〔八、离歌舞等戒〕,谓不自歌舞,亦不辄往观听歌舞,是名离歌舞等戒。
〔九、离金宝物戒〕,谓金银钱宝,不当蓄积,亦不许手执,是名离金宝物戒。
〔十、离非食时戒〕,谓佛制午时为食时,若过午,则不当食,是名离非食时戒。
热风热沙患
【三藏法数】
谓一切龙,若遇热风热沙著身之时,烧皮烧肉及以骨髓,即受痛苦,故名为患。
尘沙惑
【三藏法数】
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数多,如尘若沙,乃他人分上之惑,菩萨之行,专为化他,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而亦名别惑者,别在菩萨所断故也。
北门见沙门
【三藏法数】
时太子又欲向彼园林游观。净饭王闻之,于是敕令严净街道,复振铎言,莫使更有老病死亡之人,令太子见,生厌离心。及太子出北门,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沙门,著僧伽黎,执锡擎钵,威仪整肃,行步安详。太子见已,心生爱乐,问言:尊者!汝是何人?沙门答言:我名出家之人,世间诸行,尽是无常,我今舍家求无上道,故名出家。太子为言:此业大善。于是还宫,白净饭王曰:世间一切众生,皆有别离,我今志愿出家,乐求涅槃。(梵语沙门,华言勤息。梵语僧伽黎,华言重复衣。梵语涅槃,华言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