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那睺沙
【佛学大辞典】
(人名)Nahus!a王名,译曰不事火。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劫摩沙
【佛学大辞典】
(地名)巴Kammasa,地名。长阿含经十曰:「佛在拘流沙国劫摩沙住处。」
芬陀利花沙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果)
四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Srota%panna phala,巴Sota%panna phala,斯陀含果Sakrda%ga%mi,阿那含果Anga%mi-,阿罗汉果Arahat-,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馀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馀,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槃,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又】一黄蓝花沙门,须陀洹之圣者也。二芬陀利花沙门,斯阿含果之圣者也。三柔软沙门,阿那含之圣者也。四柔软中柔软沙门,阿罗汉果也。见增一阿含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的四种果位,即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初果须陀洹,华译为入流,意即初入圣人之流;二果斯陀含,华译为一来,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后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们此世界一次,便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三果阿那含,华译为无还,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于欲界;四果阿罗汉,华译为无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脱生死,不受后有,为声闻乘的最高果位。2。指阿罗汉。
底沙
【佛学大辞典】
(佛名)Tis!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赞佛,依其功德于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为名。」慧琳音义十八曰:「底沙,唐云鬼宿,即其人是此宿直日生。西方以二十八宿记日,但以月所临宿以为名,旧经云蛭数者是也。」婆沙论一百七十七曰:「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牟尼,二名梅怛俪药(译言慈氏)。尔时彼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士所化有情,谁根先熟。又如实知释迦所化应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机感相会遇耶?然令一人速熟则易,非令多人。作是念已,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随去。尔时彼佛取尼师檀,随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界定。经七昼夜,受妙喜乐,威光炽然。释迦须臾亦往山上,处处寻佛,如犊求母。展转遇至彼龛室前,欻然见佛,威仪端肃,光明照耀。专诚恳发,喜叹不堪。于行无间,忘下一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经七昼夜,以一伽他赞彼佛曰: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如是赞已,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
底沙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Tis!ya,又作弗沙Pus!ya,佛名。原为星。以星为佛名。释尊百劫之修相中,逢此佛,翘足赞偈,因超九劫。(参见:底沙)。
底沙
【佛学大辞典】
(佛名)Tis!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赞佛,依其功德于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为名。」慧琳音义十八曰:「底沙,唐云鬼宿,即其人是此宿直日生。西方以二十八宿记日,但以月所临宿以为名,旧经云蛭数者是也。」婆沙论一百七十七曰:「如契经说,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牟尼,二名梅怛俪药(译言慈氏)。尔时彼佛观二弟子谁先根熟,即如实知慈氏先熟,能寂后熟。复观二士所化有情,谁根先熟。又如实知释迦所化应先根熟,知已即念。我今云何令彼机感相会遇耶?然令一人速熟则易,非令多人。作是念已,便告释迦:吾欲游山,汝可随去。尔时彼佛取尼师檀,随路先往,既至山上,入吠琉璃龛。敷尼师檀,结跏趺坐,入火界定。经七昼夜,受妙喜乐,威光炽然。释迦须臾亦往山上,处处寻佛,如犊求母。展转遇至彼龛室前,欻然见佛,威仪端肃,光明照耀。专诚恳发,喜叹不堪。于行无间,忘下一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经七昼夜,以一伽他赞彼佛曰: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如是赞已,便超九劫。于慈氏前,得无上觉。」
长眉沙门
【佛学大辞典】
(人名)即长眉僧。
金沙河
【佛学大辞典】
(杂名)此河在拘耶尼洲。梵名娑婆耶。涅槃经十曰:「于是三千大千世界,有洲名拘耶尼。其洲有河,端直不曲,名娑婆耶。犹如直绳,入于西海。」玄义五上曰:「金沙大河,直入西海。」玄义私记五末曰:「经云娑婆耶,大论云金沙河。」
金沙轮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轮三昧之一。金沙为真实无著之义。修禅定断见思二惑,起无漏智,无染无著,因是断尽一切烦恼,得道果,故名。
【三藏法数】
金则譬真,沙喻无著,谓行者修习禅定三昧,若破见、思惑,明发真慧,无染无著,则得道果。若是菩萨,即能破一切尘沙烦恼,是名金沙轮三昧。(果即初果、二果、三果也。)
金刚顶经毗卢沙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善无畏译。说金刚界一百八尊之密印。
金粟沙
【佛学大辞典】
(杂名)中阿含经三十三曰:「池水清且凉,底有金粟沙。」
命道沙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沙门之一。(参见:沙门)附录。
拘沙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又作贵霜。种族名。即月氏族之一分派也。大庄严论经六曰:「拘沙种中有王,名真檀迦腻吒,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
拘流沙
【佛学大辞典】
(地名)国名。佛在此说长阿含之大缘方便经。长阿含经十曰:「一时佛在拘流沙国劫摩沙住处。」Knru%。
阿失丽沙
【佛学大辞典】
(杂名)As/les!a%,星宿名。译曰柳宿。见宝星陀罗尼经四。
阿尼弥沙
【佛学大辞典】
(界名)佛世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