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迦罗沙曳
【佛学大辞典】
(杂名)茶香室丛钞十三曰:即袈裟也。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引陈养吾象教皮编云:迦罗沙曳,僧衣也。省罗曳字,止称迦沙。葛洪撰字苑。添衣作袈裟。或从毛作袈裟。
恒沙
【佛学大辞典】
(譬喻)恒河沙之略。(参见:恒河沙)。【又】台宗所立三惑中尘沙之惑亦云恒沙。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见思恒沙无明之惑。」
恒河沙
【佛学大辞典】
(譬喻)Ganga%-nad-va%luka%,略称恒沙。恒河沙之数,譬物之多也。智度论七曰:「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馀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馀河。」
恒河沙
【佛学常见辞汇】
恒河是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喻最多之数。
恒沙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多如恒河沙数之禅定。乃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众机之禅定也。玄奘记十轮经一曰:「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往生要集上末曰:「地藏菩萨,每日晨朝入恒沙定,周遍法界拔苦众生。」
恒河沙
【佛学大辞典】
(譬喻)Ganga%-nad-va%luka%,略称恒沙。恒河沙之数,譬物之多也。智度论七曰:「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馀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复次诸人经书皆以恒河为福德吉河,若入中洗者,诸罪垢恶皆悉除尽。以人敬事此河,皆共识知,故以恒河沙为喻。复次馀河名字屡转,此恒河世世不转,以是故以恒河沙为喻,不取馀河。」
八恒河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经六明信解大乘经之人,宿福深广,由于熙连河沙及八恒河沙之诸佛所发心修行。谓之九河供佛,又云九河发心。
柯摩施离沙多
【佛学大辞典】
(异类)夜叉名。孔雀王咒经上曰:「柯摩施离沙多,梁言胜欲。」大孔雀经曰:「迦摩施瑟陀。」Ka%mas/res!t!ha。
乌沙斯
【佛学大辞典】
(天名)Us!as,星名。译曰太白星。见玄应音义二十二。吠陀之女神。化为曙光也。
乌素沙摩
【佛学大辞典】
(明王)(参见:乌刍沙摩)
乌逋沙他
【佛学大辞典】
(行事)Upavasatha,巴Uposatha,译为斋日,增长。起世因本经七曰:「一一月中,有六乌晡沙他。」注曰:「隋言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即六斋日也。同经十曰:「乌逋沙他,隋言斋戒。」异译经二曰:「隋言洁斋。」(参见:布萨)。梵文多用Pos!adha之俗字故有增长之译。
乌瑟沙摩
【佛学大辞典】
(明王)(参见:乌刍沙摩)
乌瑟腻沙
【佛学大辞典】
(术语)Us!n!is!a,又作嗢瑟尼沙,郁瑟尼沙,郁尼沙,坞瑟腻沙。译曰佛顶,肉髻。佛之顶骨隆起成髻形者。三十二相之一。可洪音义一上曰:「乌瑟腻沙,此云佛顶。」玄应音义二十一曰:「乌瑟腻沙,或作嗢瑟尼沙,或作郁瑟尼沙,此云髻。案无上依经云: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慧琳音义四曰:「乌瑟腻沙,梵语也,如来顶相之号也。观佛三昧海经云:如来顶上,肉髻团圆,当中涌起。高显端严,犹如天盖。」往生要集上末曰:「乌瑟高显,晴天翠浓,白毫右旋,秋月光满。」无上依经曰:「郁尼沙。」
乌瑟腻沙总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之略名。
乌瑟腻沙最胜尊
【佛学大辞典】
(佛名)谓乌瑟腻沙最胜总持功德之尊体。详见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
乌刍沙摩
【佛学大辞典】
(明王)Ucchusma,又作乌枢沙摩,乌刍涩摩,乌刍瑟摩,乌枢瑟摩。乌素沙摩。明王名。译曰不净洁,秽迹,火头等。有转不净为清净之德,因之于厕中祭此明王。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云不净洁金刚。」希麟音义五曰:「乌枢瑟摩,或云乌刍摩沙,此云秽迹。旧翻为不净洁,皆讹。新翻为除秽,忿怒尊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支诸冷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义疏五下曰:「乌刍沙摩,云火头。」
乌刍沙摩尊形
【佛学大辞典】
(图像)尊形为忿怒形,由诸毛孔流出火焰,四臂具足,右手持剑,下手把罥索,左手持棒,次手把三股叉,一一器杖,皆起火焰。见乌枢瑟摩明王经上,图像钞八。若据陀罗尼集经九,则「面貌端正。极令殊好。」非忿怒之形,且四臂之器杖有差违,更有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