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沙锅(沙鍋)  拼音:shā guō
一种用陶土烧制成的锅。通常做为烹煮食物和熬药的器具。如:「沙锅鱼头」、「打破沙锅问到底」。也称为「砂锅」。
《国语辞典》:打破沙锅(打破沙锅)  拼音:dǎ pò shā guō
比喻追根究柢,非问个清楚不可。
分类:清楚不可
《漢語大詞典》:打破沙锅问到底(打破沙鍋問到底)
同“ 打破砂锅璺到底 ”。 巴金 《团圆》:“她为什么不回到文工团去?不过我也并非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亦作“ 打破砂锅问到底 ”。 陶行知 《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我们必须绞脑筋,打破砂锅问到底。”
《國語辭典》:打破沙锅璺到底(打破沙鍋璺到底)  拼音: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璺,陶瓷的裂痕。打破沙锅璺到底指沙锅被打破,裂痕从顶到底。比喻对事情寻根究柢。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也作「打破砂锅问到底」。
《漢語大詞典》:沙锅浅儿(沙鍋淺兒)
比较浅的沙锅。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是个铁打的沙锅浅儿模样儿,底下又有三条腿儿,据 安老爷 平时讲説,是上古 燧人氏 教民火食烹飪始兴时候的锅,名曰‘燧釜’。”
分類:沙锅
《漢語大詞典》:泥铛(泥鐺)
沙锅。 明 李东阳 《成国内弟有忆陶鼎诗见寄次韵》之一:“列鼎朱门非我事, 楚 人家自有泥鐺。”
分類:沙锅
《国语辞典》:担仔面(担仔面)  拼音:dàn zǐ miàn
一种台南小吃。以油面加上少许由沙锅燉出的肉燥制成。因早期是以担子挑著沿街贩卖,故称。
《国语辞典》:支炉儿(支炉儿)  拼音:zhī lú ér
底如筛漏的沙锅。可供烙饼等用途。
《国语辞典》:气锅(气锅)  拼音:qì guō
一种烹煮食物的沙锅。原产于云南。锅中有管直通锅底,但不突出于锅盖,烹调时,在圆管四周放置食物,连同沙锅一起放入大锅蒸煮,水蒸气经由圆管进入沙锅,使食物蒸熟,并可得到香浓的汤汁。如气锅鸡为云南著名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