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3,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骆驼刺
淖沙
海滩排球
登厢
沙洳
沙碱地
沙埚
沙荒地
《漢語大詞典》:骆驼刺(駱駝刺)
落叶灌木。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红。生于沙地,是骆驼的牧草。《中国民间故事选·自己跳水》:“冬天, 阿凡提 赶着驴,驴驮着一驮骆驼刺上市去卖。”
《漢語大詞典》:淖沙
表面板结下面虚软易陷的沙地。又称流沙、活沙、范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予在 鄜延 ,见 安南 行营诸将閲兵马籍,有称‘过范河损失’。问其何谓‘范河’,乃 越 人谓‘淖沙’为‘范河’,北人谓之‘活沙’。予尝过 无定河 ,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之外皆动,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驰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或谓此即‘流沙’也。又谓沙随风流,谓之‘流沙’。”
《国语辞典》:海滩排球(海滩排球)  拼音:hǎi tān pái qiú
在沙滩或沙地上举行的排球运动。球赛场地不划中线、攻击线及发球区,但仍有球网、网柱。比赛用球以多瓣皮革制成,多则十八块,少则十二块;圆周需二十六到二十八吋,重量定为二百八十公克。因著重其娱乐性,所以比赛规则较一般排球赛宽松,但仍有一定的规则。如不得触网、比赛中不得替补,以二人为一组等。因场地无中线,所以没有中线犯规规定,发球时可在球场端线外及两边延长线间的任何一点发球。攻击球时可用双手手指作任何手势的攻球。
《漢語大詞典》:登厢(登廂)
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辽史·二国外记传·西夏:“土产大麦、蓽豆……登厢草、沙葱。”《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蘠彫胡” 清 叶树藩 按:“东蘠,《地里志》云:色青黑,实如穄子,十月始熟,出 幽 凉 乌丸 地,一名登厢。”参见“ 登相 ”。
《漢語大詞典》:登相
进位宰相。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潞公 自 庆历 八年登相,至七十九岁以太师致仕。”
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 六窠沙 ﹞沙深三尺……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漢語大詞典》:沙洳
低湿的泥沙地。 清 方文 《题张方伯忠节卷》诗:“公死十日贼兵去,有妇零丁出沙洳。”
《漢語大詞典》:沙碱地
含碱质的沙地。
分類:沙地
《漢語大詞典》:沙埚(沙堝)
低洼的沙地。辽史·营卫志中:“ 鸭子河濼 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在 长春州 东北三十五里,四面皆沙堝,多榆柳杏林。”
分類:低洼沙地
《漢語大詞典》:沙荒地
由大风或洪水带来大量沙粒而形成的不能耕种的沙地。《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1期:“三十里长的 黑海子 渠道就是用这种办法将大小数十个沙丘拉平了,使五千多亩沙荒地变成水浇地。”亦省作“ 沙荒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在 贾鲁河 蜿蜒的长堤外面,有一片茫茫的沙荒。这飞沙扑脸的瘠薄的土地,是当年 黄水 留下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