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沉 → 沈沉”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磨扇坠手(磨扇坠手)  拼音:mò shàn zhuì shǒu
比喻手上拿著沉重的东西,行动不灵活。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当要一千锭,则要五百锭,当要五百锭,则要二百五十锭,人都抢著买,可不磨扇坠著手哩!」
《国语辞典》:若释重负(若释重负)  拼音:ruò shì zhòng fù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比喻责任已尽,身心轻快。《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也作「如释重负」。
《国语辞典》:繁刑重敛(繁刑重敛)  拼音:fán xíng zhòng liàn
苛杂的刑罚和沉重的税赋。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七出:「况边庭黩武连年,繁刑重敛谁不怨。」也作「繁刑重赋」。
《国语辞典》:黄巢之乱(黄巢之乱)  拼音:huáng cháo zhī luàn
唐懿宗以来,因皇室奢侈过度,赋税沉重,加上连年发生水、旱灾,遂致民不聊生,盗匪群起。僖宗乾符元年(西元874),王仙芝率盗匪起事,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黄巢被推举为冲天大将军,率众攻掠江、浙、闽、粤等地,广明元年(西元880)陷洛阳、长安,僖宗逃奔成都,巢自号为帝,国号大齐。唐以官爵笼络李克用相援,大败黄巢,巢自刎身亡,为害十年的黄巢之乱始告结束,史称为「黄巢之乱」。
《国语辞典》:路远没轻担(路远没轻担)  拼音:lù yuǎn méi qīng dàn
无论重量多轻的东西,担久了都会觉得沉重。《西游记》第八○回:「『路远没轻担』,教我驮人,有甚造化?」
《国语辞典》:蜗步难移(蜗步难移)  拼音:guā bù nán yí
形容行动困难,步履沉重。如:「看他那副蜗步难移的痛苦状,不禁让人为之心酸。」
《国语辞典》:繁刑重赋(繁刑重赋)  拼音:fán xíng zhòng fù
苛杂的刑罚和沉重的赋税。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五:「齐景公不繁刑重赋,虽有田氏,齐不可取。」也作「繁刑重敛」。
《国语辞典》:备受威胁(备受威胁)  拼音:bèi shòu wēi xié
感受到特别沉重的压迫、胁迫。如:「这次比赛高手如云,使争取卫冕的他备受威胁。」
《国语辞典》:病染膏肓  拼音:bìng rǎn gāo huāng
病情沉重,无药可救。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参见「病入膏肓」条。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风雨秋堂套。赚〉:「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彫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国语辞典》:病已成势(病已成势)  拼音:bìng yǐ chéng shì
病情沉重,已无挽回的情势。《红楼梦》第六九回:「病已成势,日无所养,反有所伤,料定必不能好。」
《国语辞典》:病在膏肓  拼音:bìng zài gāo huāng
病情沉重,已到无药可救。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参见「病入膏肓」条。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三出:「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漢語大詞典》:风雨如盘
1.形容风雨极大。盘,大石头。
2.比喻黑暗势力压迫沉重。
《國語辭典》:风雨如磐(風雨如磐)  拼音:fēng yǔ rú pán
磐,大石。「风雨如磐」形容风雨极大。如:「准备好了明天去郊游,结果被这风雨如磐的天气给打消了。」后比喻黑暗势力的沉重压迫。如:「值此风雨如磐之时,大家更应戮力同心,共度危难。」
《漢語大詞典》:高干大
长篇小说。欧阳山作。1947年发表。任常有领导的供销合作社给群众造成沉重负担,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副主任高生亮(即“高干大”)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使供销社在经济生活中重新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品反映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中的两种不同思想和作风的冲突。
《漢語大詞典》:钝重(鈍重)
(1).沉重,低沉。 鲁迅 《呐喊·白光》:“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沙汀 《闯关》二:“从黎明的薄暗里,钝重的大炮声不断轰鸣起来。”
(2).憨厚,淳朴。 萧红 《手》:“‘喝喝……睡着啦!’她每逢说话总是开始钝重的笑笑。”